草场绿了牧民富了——记青海强化生态绩效考核
青海海西州柴达木盆地尕海湖畔的草原。 本报记者 石 晶摄
夏季的哈勒景乡草原上,牛羊漫山遍野。“今年哈勒景牧民向夏季草场转场的时间比往年晚了15天,海北州海晏县作为草原生态绩效管理试点县之一,今年第一次做到按规定时间统一转场禁牧。”青海省海晏县农牧局草原站站长杨有武说。
青海脆弱的生态系统决定了推进生态文明具有特殊的艰巨性和复杂性。2011年青海省启动草原生态机制,4年来,在实施过程中,一系列问题凸显出来,如禁牧减畜过程中国家补偿标准与草原实际产值间存在差距、牧民追求牲畜数量的传统观念与履行禁牧义务和草畜核减之间存在矛盾等,这些问题需要不断深化改革来解决。
实施补奖机制政策,关注度高,涉及面广,政策落实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草原牧区可持续发展和牧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为此,青海结合实际,细化草原生态补偿奖励绩效考核办法,趟出一条减畜不减收,草原生态恶化态势得到扭转的双赢之路。
2014年,青海省委、省政府将刚察县作为绩效管理试点县,试点方案中要求,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奖资金与禁牧减畜、草畜平衡管理挂钩,健全草原监理监测体系和核查监管机制,完善扶持后续产业发展的配套政策措施,探索建立规范的绩效考核评价指标体系,保护草原生态环境,促进草原生态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确保实现禁牧不禁养、减畜不减肉、牧民收入不下降的目标。同时将禁牧减畜纳入村规民约,充分发挥牧民群众监督作用,建立起民间互相监督、互相约束的监督机制。其中明确,推行“四个挂钩”:即补助资金与禁牧工作挂钩,奖励资金与草畜平衡工作挂钩,管护员职责履行与绩效工资挂钩,生态保护效果与州县政府年度目标考核挂钩。
刚察县作为试点县,将绩效管理列入县、乡政府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了工作实施小组,通过走村串户宣讲和召开绩效管理试点工作群众大会等,宣传实施草原补奖政策绩效的长远意义,增强牧民参与试点工作的自觉性、积极性和主动性。在主要牧道设立禁牧检查站,抽调乡(镇)人员分组集中进行专项清查和发挥各村草原管护员的作用,劝返要进入禁牧区放牧的牧民群众。
禁牧后,刚察县与青海大学合作,实践、推广藏羊“两年三胎”、牦牛“一年一胎”、“羔羊早期断奶”、牦牛全舍饲养殖等高效养殖配套技术,以解决草地放牧繁活率不高、饲草紧缺和超载的问题,全县60%的牧民开始利用补饲减轻天然草场压力,改变靠天养畜的局面。同时,以“专业合作社+牧户”的方式,进行后续产业基地建设,大力发展以畜产品加工、饲草料加工、旅游观光等为中心的后续产业,转入到第二、三产业生产,提高牧民转产收入,减轻对畜牧业的依赖。
在刚察县试点取得良好成效的基础上,青海今年将生态绩效考核扩大到全省6州9县牧区,开展大范围绩效管理。
黑河源头的祁连县拥有1764万亩草原,从2011年起,全面实施了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全县511万亩夏季草场实现禁牧,1041万亩草场实现草畜平衡。草原生态补奖和基础建设的加强,使祁连县草原生态环境得到逐步恢复和改善。近两年第三产业快速发展,旅游业人数倍增,“牧家乐”等迅速兴起,促进了牧区经济结构多元化发展。
在海晏县农牧局草原站,记者拿到一份海晏县甘子河乡人民政府乡长公保才旦与该乡托华村委会书记红卫签订的“草畜平衡减畜目标责任书”,其中权责分明,具体到负责人。
在基层工作多年的海晏县草原站杨铭告诉记者,以前也抓禁牧减畜,但是有牧民6月初就开始转场。夏季草场基本都在草原深处,地处高山草甸,生态非常脆弱。多延缓一些牲畜进场时间,牧草高度和密度增加后,对草场下一年的植被恢复是有利的。今年实施的层层签订禁牧平衡减畜责任书效果不错,全县7月10日统一进夏季草场,效果很好。
“禁牧4年,国家给钱保护了我的草场,柠条都长出来了好多。”海晏县哈勒景村的昂青是村里的牛羊养殖大户,家有1500只牲畜和1900亩草场,其中禁牧的是夏季草场,禁牧后各项补助一年可以领到1.6万元。这几年他又流转了无畜户的2300亩草场,一年收入有十几万元,日子越过越好了。(经济日报记者 马玉宏 石 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