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诗人”频现,作品价值几何?
资料图:草根诗人聚首徐志摩家乡浙江海宁,献诗缅怀徐志摩。(李晨韵 摄)
诗歌,作为一种抒情性极强但略显“小众”的文学体裁,固然有过辉煌时期,更多时候则是处在“边缘”地位。但在2015年过去的半年中,诗歌界却显得“颇不宁静”,以余秀华为代表的一批“草根诗人”迅速走红又迅速归于沉寂。针对这一现象,人们在惊讶于诗作者群体扩大的同时,不少人发问,公众关注这些诗人,究竟是将其当作娱乐化的新闻事件,还是真正出于对诗歌的热爱与尊重?他们的作品,又究竟价值几何呢?
普通人写诗走红:余秀华成热门话题 高三女生被称“吃货诗人”
在2015年刚过去的半年多时间内,原本寂寞的诗坛可谓颇不宁静。年初,一首名为《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的诗在朋友圈爆红,随之而来的铺天盖地的报道让人们记住了“余秀华”这个名字,这个同时被贴上“脑瘫”“农民”等标签的女诗人成为当时最热门的文化话题。借着这股“东风”,人们开始关注诗坛。然而,仅仅三个月左右的时间后,“余秀华热”便走向衰退。
同样获得巨大声誉的,还有“打工诗人”郭金牛。他曾是流水线上的一名工人,因一首《纸上还乡》成名,于2014年出版了自己的诗集。2015年,郭金牛受邀参加第46届鹿特丹国际诗歌节。由于该诗歌节久负盛名,这一消息在当时引发广泛关注。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郭金牛和他的作品很快从大众视野中消失了。
与上述相比,另外一些普通人所作诗歌的生命周期更加短暂,在严格意义上,这些人甚至不能算作诗人。2015年4月份,一位以“食物”为题材写诗的高三女生在网上迅速走红。该女孩被称为“食物派诗人”,她的诗在微博传播走红后,有媒体报道使用“才女”、“吃货诗人”等字眼,不吝赞美,其微博粉丝猛涨至3万多人。只是,也不过一个星期,公众对这位女孩的关注度陡然下降,不复当初。
引发众议:“草根诗人”或并非桂冠 应关注作品本身
以上事件并非个例。如在搜索引擎中键入“草根诗人”关键词,所得名字、作品等结果更多,其中多数人几乎都是昙花一现,也并非以写诗为职业。这种现象在近半年多的时间内,出现得愈加频繁。
对于这些“草根诗人”走红的原因,不少网友、读者认为跟一些媒体的跟风炒作有关:在报道中使用大量“农民诗人”、“才女”之类的标签吸引眼球,这也不利于引导大众去关注作品本身。作家阎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便表示,余秀华身患疾病仍坚持创作的举动值得肯定,但单就诗而言,实在没什么炒作的空间,“中国这样的诗人起码有十万。”
同样,在今年2月份举行的一次研讨会上,诗人、评论家齐聚一堂,对以余秀华为代表的“草根诗人”创作群体进行讨论。中国作协副主席、著名评论家李敬泽表示,这些作者并非一夜之间冒出来,这种创作现象已存续了很长时间,值得诗歌界思考。
诗歌评论家吴思敬则从大众传播的角度提出自己的看法。他认为,“草根诗人”不断涌现得益于互联网提供的平台;同时,“草根诗人”算不得一顶“桂冠”,“底层写作不应只是一种生存的欲望,写出的首先是诗,应该遵循诗的美学原则”。
对于“脑瘫诗人”“打工诗人”之类的称呼,很多评论家认为没有必要去争论是否贴标签的问题。青年评论家张杭表示,他更希望大家去深入了解这些诗人的作品。
观察:无论哪个时代,最终留下来的只有诗歌文本
作家、诗歌评论家们的意见不无道理。纵观这个创作群体,即便红火如余秀华,浏览近来与其有关的新闻,也多半与诗歌二字无关。在更大的层面来讲,则是陷入了一种“娱乐化”境地。这让人不禁要问,在诗歌已被“边缘化”的时代,人们对诗歌的关注,究竟是将其当作谈资,还是出于对诗歌本身的热爱?这种情形之下,我们又应该如何看待诗歌呢?
中国诗坛并非没有过辉煌时期。大致上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初,大众的思想进入活跃期,诗歌成为一种很好的宣泄方式,一时间诗派林立,诗人也受到特别的崇敬。可惜好景不长,诗歌逐渐被“边缘化”。发现余秀华的《诗刊》编辑刘年曾表示,到了90年代以后,人们开始疏远诗歌,“这当然与我们唯经济、唯物、唯钱、唯快、唯新的时代潮流有关”。
而今,大众热议诗歌这种“边缘文体”的现象,在诗人、评论家霍俊明看来,需要审慎分析,不要急于肯定或否定,“很少有人真正静下心来阅这些诗作,而更多热衷于评判和发言。看客心理、围观意识、猎奇心态、窥私欲望,都在草根诗人现象甚至文化事件中得以淋漓尽致地上演。这并非是在真正意义上对诗人和诗歌的尊重”。
“评价包括草根诗人的文学和文化现象,应该是历史、艺术等方面和人民性融合的观点。能够被铭记的诗人,往往既具有美学的创造性,又有历史的重要性和时代的发现性。无论哪个时代,不管出现多么轰轰烈烈诗歌事件和大张旗鼓的诗歌活动,最终留下来的只有诗歌文本。”霍俊明称。(上官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