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蒜”出来的小康路

20.01.2016  09:55

   1户,0.4亩,勉强温饱;

  87户,350亩,人均收入超过1.6万元。

  这是一组令人惊叹的数据。前者是海东市乐都区高店镇小河滩村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刚刚种植大蒜时的情形,而后者,是如今这个小康示范村的真实写照。

  多年前,一户村民到新疆伊犁走亲戚时带回来几串当地的大蒜,回来种在自家地里。等收获时,发现这种大蒜不仅个头大、颜色好,口感也比之前种的大蒜好很多。在左邻右舍种起大蒜之后,村民们纷纷效仿种植。这一举动,打开了这个贫困村致富的大门……

  文兴是地地道道的小河滩人。家境贫寒的他从十三四岁就外出打工,吃了不少苦,可贫困的这顶帽子一直没能摘掉。“在外面闯了一圈也没挣到钱,就回家继续干老本行了。”农民出身的文兴回家后,发现村里不少人都开始种植紫皮大蒜,他也跟着种了起来。一上市,这种大蒜不仅卖得快,价格也比以前高,尝到甜头的他下定决心种植紫皮大蒜。“5亩地全种上大蒜,我和媳妇在地里忙活一年,最少也有6万元的收入,其中2014年挣了10万元,2015年种完蒜后又复种了蔬菜,大蒜收入近8万元,菜卖了2万元。这是我们一家4口原来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在小河滩村,靠种植大蒜发家致富的可不仅仅是文兴。

  “我是镇上的大蒜经纪人,我的作用可不小啊!”逯登良说着,回忆起了他和大蒜的故事。

  作为村上最早一批种植紫皮大蒜的人,早在1982年,逯登良就在自家的4亩地里种满了蒜。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紫皮大蒜在市场上的口碑越来越好,经常供不应求。“为何不收购其他村民的蒜一起卖出去?”看准商机的他开始当起了中间人。“原来我们都是自产自销,收获了就在马路两边出售,没有什么规模,销路也很有限。经过几年的摸索,我这个经纪人当的越来越顺手,我们的大蒜不仅卖到了山东、江西,也出口到了韩国、日本。2014年,通过山东的代理商,我们的35吨大蒜卖到了加拿大。”逯登良告诉记者,仅代办费这一项,他一年的收入最低也能有6万元。在高店镇,像他这样的大蒜经纪人有19个。

  “这些经纪人,我们可不是随便认定的,19个经纪人都有证书。每年培训4次,定期去外省学习取经!”镇长马元宏笑着说。在他眼里,小河滩村的发展就是高店镇发展的一个缩影。“大蒜可是我们镇的宝,从最初小河滩村的那4分地,到现在种植紫皮大蒜的面积达到4000亩,是全镇耕地的一半。特别是小河滩,西门、河滩寨这几个村,几乎家家户户种大蒜。而且富硒的土地,大大增加了紫皮大蒜的营养价值,价格也相应提升。对于村民们来说,在家种大蒜,要比外出务工挣得还要多!”

  村民王桂英是西门村出了名的吃苦能人。这个称呼背后的辛酸王桂英到现在都记得。“我1991年嫁到西门村时,家里特别困难,土房子直漏风。上有老下有小,一家9口人都得吃饭。大蒜的效益好,我们就起早贪黑地在地里干活,盼着有个好收成。”靠着6亩大蒜,这些年来,王桂英供出了三个大学生,盖起了10间亮堂的新房子,成了村上的种植大户,2015年收入近7万元,一家人的日子越过越富裕。

  种植面积不断增加,产量也连年攀升,紫皮大蒜的名声越来越大,而高店镇更是成为了“大蒜之乡”,2008年,“乐都紫皮大蒜”的品牌正式打响,2010年,“乐都紫皮大蒜”被认定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除了27个合作社,镇上还有9家农业企业,不仅解决了周边300多人的就业问题,还让全镇的零散农户逐步走向了规模化、集约化。2015年11月,由青海宏恩科技有限公司投资6208万元建设的富硒黑蒜深加工项目,在富硒产业园建成并投产。通过以富硒黑蒜加工为主的富硒农产品深加工产业链的建设,将带动周边区域2215户种植紫皮大蒜,户均增收2700元。下一步,我们的目标就是建起一个恒温保鲜库,然后继续做好我们的大蒜深加工项目!”马元宏说。

  “另外,我们也想解决蒜种改良和蒜种外调的问题。之前我们实验过很多次,但都失败了。如果有专家能帮我们一把,就好了!”高店镇经济发展服务中心副主任熊永旭充满期待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