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天碧水净土 绘出大美青海靓丽底色

12.10.2020  20:33

资料图片。

  如今,伴随着“天空蓝、河湖清、山川秀”成为大美青海最响亮的“标签”组合时,这些蕴藏在生态幸福的美景正吸引着一批又一批游客纷纷踏足青海,呼吸着沁人心脾的洁净空气,去领略草原山川的秀美,感受大江大河的汹涌澎湃。

  自我省和全国同步吹响污染防治攻坚战“号角”时,青海始终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实施“一优两高”战略部署,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八场标志性战役为抓手,聚焦水、大气、土壤等重点领域协同推进综合治理,全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国家生态安全屏障愈加坚固。

青海,美在那沁人心脾的“青海蓝”

  前几日,一条《西宁,100%》的消息“径走”大家的微信朋友圈:8月,西宁市共收获31个优良天气,空气质量优良率达100%,在西北五省区省会城市中位居第一,这份成绩单是“青海蓝”的生态底气,也是我省坚决打赢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生动实践。

  梳理我省全力打好蓝天“保卫战”的成绩单,2019年,全省8个市州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5%,主要城市西宁市和海东市优良天数比例平均达89%;今年1至8月,全省8个市州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7%,主要城市西宁市和海东市优良天数比例平均达94%。

  近年来,我省认真落实国务院《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和我省实施方案,多措并举持续推进大气污染综合整治。沿着时间脉络,2017年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由西宁、海东两市拓展到全省8个市州。

  2018年《青海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通过省人大常委会审议颁布,并于2019年2月1日起实施,为推动全省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开展提供了法律保障。且还制定印发《青海省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18—2020)》,全面落实“抑尘、减煤、控车、治企、增绿”措施,强力推进大气污染综合治理。

  2019年,我省健全完善重点城镇环境空气质量状况月通报、预警等制度,以两市六州政府所在地城镇为重点,狠抓颗粒物和氮氧化物控制。并进一步强化重点区域城市扬尘防控,西宁市建成运行微型空气自动站84台/套、智慧化建筑工地监测监管系统100台/套,有效推进“6个100%”控尘措施落实。

  与此同时,我省严格落实黄标车限行和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制度,采取严格禁燃区管理、专项资金补助淘汰等方式,狠抓移动源管控,加快推进煤烟型污染治理。2017年全省淘汰黄标车4500辆、燃煤小锅炉983蒸吨,分别完成年度任务的136%和172%;2018年,全省积极淘汰老旧车2616辆,淘汰燃煤小锅炉789蒸吨,完成年度任务的109%;再到2019年,西宁市冒黑烟车辆电子抓拍系统建成投运,且全省淘汰老旧车2162辆,累计更新新能源与清洁能源公交车3788辆。

  这一组数据,倾注着全省上下致力于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的信心和决心。不仅如此,我省还深化工业大气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监管,仅2019年就分类推进687家“散乱污”企业综合整治和27家铁合金企业无组织排放深度治理,提前一年完成“十三五”燃煤火电机组超低排放改造任务。

青海,美在那滔滔东流的“河湖清”

  水河从曾经青海人印象中的“黄水河”到如今水清岸绿景美的一处城市景观,已先后累计投资超80亿元,经过实施污水厂提标改造、截流纳管和排污口整治、中水回用及人工湿地建设、重点支流生态保护修复等一系列治理后,湟水出省断面水质稳定达到Ⅳ类,“还青海人民一条清澈母亲河”的庄严承诺已基本实现。

  近年来,我省系统推进水生态保护、水资源管理和水污染防治,不断强化城乡人口聚居区的水污染控制,加强面源污染治理,在三江源地区、青海湖流域、祁连山区、黄河干流和湟水流域,实施了重点流域干支流环境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良好湖库生态保护、工业园区工业废水集中处置、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规模化建设等工程,圆满完成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和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问题整治。

  目前已经编制完成青海省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方案和行动计划,完成《气候变化对黄河青海流域的影响》等6个专题研究报告,为推动建立上下游成本共担、效益共享、合作共治的黄河流域保护长效机制奠定了基础。祁连山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项目有序推进,青海湖水环境综合治理全面展开,全省咸水湖、盐湖水体监测能力建设不断强化。

  坚持“好水差水”一起抓,我省还实施了黄河干流拉加段、泽库段、贵德段等重点支流以及青海湖流域黑马河支流、柴达木内陆河流域水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并实施了湟水流域南川河、沙塘川、白沈沟等重点支流水污染防治项目,并利用长江经济带生态修复奖励资金重点支持玉树藏族自治州、果洛藏族自治州、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长江源区水生态保护和水源涵养功能提升等项目实施。

  在此基础上,2019年,我省列入国家调度的61个县级地表水型水源地环境问题全部整治,全面完成禁养区内326家畜禽养殖场关停拆转工作,并印发《青海省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实施方案》,全省13个省级以上工业集聚区中11个已完成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建设,建成37个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站,实现重点流域、重点湖库自动连续监测。

  一项项工作扎实推进,一组组数据坚实有力。2019年我省列入国家考核的19个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94.7%,高于国家考核目标5.2个百分点;长江、黄河、澜沧江及境内西北内陆诸河水质优良率均为100%;青海湖等重点湖库水质保持优良;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全部达到Ⅲ类以上,地下水水质总体保持稳定。2020年1至6月监测数据显示,19个考核断面水质总体保持稳中向好趋势。

青海,美在那绿意盎然的“山川秀”

  现今青海大地上,绿水掩映着青山、青山环抱着绿水,当我们行走其间,一定会为青海绿水青山的“颜值”而喜悦,也会为绿水青山的“价值”而振奋。

  为让“山川秀”成为青海的“有声代言”,近年来我省围绕打好净土保卫战,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持续强化土壤环境安全防控。稳步推进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农用地详查成果通过国家技术评审,并印发公布《青海省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名录》,完成605家重点行业企业用地现场信息采集和初步成果集成。

  同时,我省全力推动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重点项目实施,西宁市七一路延长段铬污染场地修复治理工程通过验收,原湟中鑫飞化工厂和西宁小峡民小公路铬污染场地风险管控项目完成,兰青铁路小峡隧道病害整治、付家寨区域铬污染地下水风险管控等项目实施,西宁市启动“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实施方案通过国家技术评审。

  在此基础上,我省还统筹布局危险废物综合利用及社会源危险废物集中收集设施建设,每年可处理能力达到153万吨,基本满足全省需要,且有效推进全省固体废物信息化监管,与国家对接,初步实现省际间危险废物电子转移联单,完成了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调查及数据核定上报,电解铝及石油开采行业危险废物综合利用能力进一步增强。

  除此以外,我省还以改善农牧区人居环境为抓手,全力打好乡村人居环境整治攻坚战。截至目前,我省已落实中央和省级专项资金,今年又安排500个村庄实施环境综合整治项目,累计整治村庄和游牧民定居点达4015个,全省7个市州实现全覆盖,并持续推进小型生活垃圾高温热解处理技术试点,11个试点项目陆续建成投入试运营。

  站在新的历史发展起点,审视绿色发展之路,青海正是凭借着生态价值、生态责任、生态潜力扬帆,正是“天空蓝、河湖清、山川秀”,让青海的绿水青山出颜值、金山银山有价值。(宋明慧)

国家10.49亿支持我省启动实施教育强国推进工程
  今年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省发展改革委紧抓“十四五”开局机遇,围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新时代目标,科学谋划项目储备,主动加强汇报衔接,全力以赴争取中央专项资金,支持教育领域基础设施建设。经积极争取,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我省教育强国推进工程2021年中央预算内投资10.人民政府
甘青两省政协就推动兰西城市群建设开展联合调研
  8月2日至6日,青海省政协应甘肃省政协的邀请,人民政府
全省快递员群体交流座谈会召开
  8月6日,省总工会召开全省快递员群体交流座谈会,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