蕙质兰心 医者楷模

14.09.2017  18:22

  “奖章虽然授予了我,但是荣誉属于我们医院这个光荣的集体,荣誉将激励每一位医务工作者更好地履行我们神圣的天职和使命;荣誉将激励更多年轻人成长,始终恪守严谨求实、仁爱奉献;荣誉将更加激励我们热爱青海、建设青海、奉献青海,当好青海各族群众的健康守护使者,为加快推进‘健康青海’建设贡献力量!”

  拿到“白求恩奖章”那一刻,赵生秀依旧那么谦和、低调。作为省人民医院副院长,全省护理学科带头人,她还是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并荣获第43届国际南丁格尔奖章、“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

  “无恒德者,不可以作医。”多年来,赵生秀在本职岗位上始终以白求恩同志为榜样,心系群众,为民服务。

  她在全省率先建立起护理管理三级体系,成立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梳理各项规章制度,形成了符合实际操作性、针对性强的整体护理工作的规章制度152项,各级护理人员岗位职责48项,护理质量评价及考核标准20余项,医院护理敏感指标24项,基础护理技能操作流程44项,专科护理技术操作流程88项,护理紧急风险预案及程序37项及各专科护理常规等,规范了临床护理提高了护理质量,保障了患者安全、减少了医疗纠纷。

  她带领全院护理人员苦练技术基本功,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培养大量护理人才,开展护理学术周、岗位大练兵,学习进修、专科培训等形成常态化,出国进修护理人员196名,培养专科护士249名,国际认证造口师4名,国内知名大医院进修446名,为学科发展夯实了人才基础。

  她率先在省内开展护理三新与科研工作,填补了省内护理领域空白,不断学习国内外先进的临床护理技术;制定政策,鼓励临床护理人员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对获得科研奖项的给予奖励,全院护理人员积极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硕果累累。

  赵生秀的心中始终怀揣对病人的仁爱,体现在每一个工作细节中,她以病人需求为导向在省内最先开展整体护理,促进护理服务的改革。

  2001年在全省率先开展病种式患者健康教育,并逐渐在全省推广,在她的带领下,医院护理团队先后荣获“全国三八红旗集体”“全国巾帼文明岗”、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岗”、全国 “优质护理服务先进集体”等殊荣。

  在护理工作中,赵生秀牢记使命,勇担责任,时时处处彰显南丁格尔精神。

  2003年,SARS疫情在全国突发,赵生秀带领医护人员在一天内建立防护达标的隔离病房,同时制定工作规范、建立防护流程、安置疑似患者、安抚患者家属,从方法面面细致安排,保证了SARS防范各项工作的有序进行。

  2010年4月,青海玉树发生大地震,赵生秀沉着应对、快速反应,迅速启动大型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不仅快速组织精英队伍第一时间赶赴救灾一线,还克服困难在短短7个小时内组建150张床位“抗震救灾病区”,带领全院护理人员对伤员进行了全面洗消工作,组织懂藏语的医学院学生担任志愿者进行翻译与生活帮助,成立“灾区伤员救治护理专家组”,制定了《省医院灾区危重伤员护理标准》,编印了《灾后心理问题健康教育手册》,及早对伤员进行了心理干预。

  而赵生秀不顾自己严重的静脉曲张疾病,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协调转运来的伤员及家属,多方协调,动员安排,让所有伤员得到良好的救治,所有家属得到安置。她特别注意提醒医护人员要尊重少数民族习惯,得到了农牧区群众的热爱和拥护,创造了高原救援史上“零感染、零死亡”的护理奇迹。

  作为西宁市人大代表,赵生秀组建了全省的南丁格尔护理服务志愿分队,组织医院医护人员开展大量的志愿服务,每年坚持慰问孤残儿童、捐款捐物,她本人累计捐款就达数万元。无论是贫困山区白血病患儿、肾衰大学生、长期患病职工、受伤的民工,还是她身边有困难的人都牵动着她的心,在给予他们物质帮助的同时,还从精神上鼓励,心灵上抚慰。

  几十年如一日,赵生秀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她的身上彰显着高原医务工作者开放、创新、自信的精神风貌,她对工作、事业的执着与热情感召着身边的每个人,她把敬业爱岗的时代正能量传递给每个人,赢得了全院职工和全省护理人员的尊敬和肯定。

  “奖章给了我继续前进的动力,给了我继续探索的勇气,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继续以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和‘白求恩精神’为引领,以严谨的职业操守认真细致地做好每一件工作,服务好每一位病人,关爱好每一个职工,为把省人民医院建设成高原生命健康的希望和灯塔继续贡献我的力量。”

  对赵生秀来说,成绩已经属于过去,她将不忘初心,继续前行。

(摘自9月12日青海日报第1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