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贫困藏乡缘何走出22名研究生
8月28日,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为入学做准备的拉浪才让心情也像阳光一样灿烂。拉浪才让是尕楞藏族乡牙尕村人,今年7月,25岁的他收到了青海民族大学的研究生录取通知书,这使他成为尕楞藏族乡走出的第22位研究生。
尕楞藏族乡位于循化撒拉族自治县的西南部,几条山岭把尕楞分割出五道山沟,全乡几千口人就生活在这些大山和沟谷中。大山和深谷的阻隔让尕楞与外界的联系变得十分困难,进而影响了这里的发展,如果用“交通不便”“偏远闭塞”“经济发展滞后”来描述尕楞的话,一点儿也不为过。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只有5200人的贫困藏乡,却前后走出了22位硕士和博士!这究竟是一片什么样的土壤,能够孕育出这么多人才?
“党和政府帮藏乡学子圆了大学梦”
由于重修道路,尕楞乡政府所在地的街面显得有些凌乱。与之对比鲜明的是,路旁幼儿园、乡中心小学和乡初级中学的校园里却是干净整洁,完美融合了现代与藏族传统风格的教学楼也让人印象深刻。
“‘吃糌粑的时候,不该忘记种青稞的人’,尕楞教育的快速发展,首先要感谢党和政府的大力投入。”乡初级中学校长增福说。
早些年,和很多农村地区的学校一样,尕楞的学校全是土坯房的教室,有些还经常漏雨。1998年,乡中心学校盖了一栋二层教学楼,这是全乡的第一栋楼房建筑。再往后,乡上的教学条件越来越好了。2013年和2014年两年间,这个只有几千人的山乡教育投入达2200万元。现在,中心小学和初级中学有了多媒体设备、语音室、多功能教室、自然实验室。今年,在省委宣传部帮助下,尕楞建起了有史以来的第一座少年宫,藏乡娃娃们也能像城里孩子一样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了。
不仅如此,藏乡学子还享受着营养餐、两免一补、少数民族高考加分、助学金、奖学金和助学贷款等政策。
“党和政府的好政策,如同阳光般洒在了藏乡每个学子的身上。”增福校长感慨地说。
对此,拉浪才让有着深切体会。他的母亲长年有病,家里的收入全靠父亲一个人。前几年在青海民族大学上本科期间,他不仅申请到了13000元的助学贷款,还因为学习成绩优异,先后获得过国家励志奖学金、优秀本科生奖学金、建行奖学金等共计1万元,而这两天他又在为读研办理助学贷款手续。
“多亏有国家多方面的扶助,减轻了我读大学期间的家庭经济压力。党和政府的好政策为藏族寒门学子实现大学梦提供了机会。”拉浪才让说。
“越是偏远地区的学生,越要努力学习改变自己的命运”
十多年前,曲卜藏村的才让加做了一件很多人做不到的事情——他不仅卖掉了20多只羊,还卖掉了经营多年的药铺和家里最好的3间房,供三个儿子同时上大学。他的孩子们很争气,三个人后来分别拿到了博士、硕士和本科学位,都有了不错的工资收入。这样一来,家里的经济条件得到极大改善,今年他家一口气盖了八间崭新的松木大房。如今,尕楞人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国家对教育的扶持力度也很大,但在表达对教育的态度时,很多尕楞农民还会决然地说:“就是卖房子也要供孩子读书!”尕楞的一些贫困农户全力供孩子上学,随着孩子毕业并走上工作岗位,家庭经济条件也逐步得到改善。
教育也改变了很多藏族女孩的人生走向。牙尕村的仁增卓玛是青海民大的在读研究生。与别人家宽敞明亮的房屋相比,仁增卓玛家的院落有些局促,房子也显得老旧。4年前父亲去世,家里失去了主要劳力,经济压力陡然增加,但在母亲的支持下,仁增卓玛仍然坚持读到了研三。
“在农村,藏族女孩出嫁后不仅要承担所有的家务活,而且家庭地位也不高。”仁增卓玛说,父母不希望她小小年纪就嫁人,因此鼓励她好好读书,做个自立自强的女孩子。
仁增卓玛说:“我特别相信‘知识改变命运’这句话。与男孩相比,读书对藏区的女孩子更为重要。很多藏族女孩就是通过读书学到了一技之长,走出了大山。读书真的改变了她们的命运。”
对于读书的作用,52岁的牙尕村村民索南加则有着自己的思考:“现在种田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没文化就连农业机械的说明书都看不懂。外出打工,没文化的人只能卖苦力,而读过书的人挣钱的路子就要宽得多。因此,哪怕回家种地也得先把书读好了。”他的话道出了很多尕楞农民的真实想法。
尕楞的大学生们一直牵挂着家乡的教育。从1993年开始,每年回乡过寒假的大学生们都会义务为村里的孩子补习功课。他们还年年举办“藏乡大学生春晚”,引得十多个村庄的农民纷纷赶来观看。大学生们用小品、歌舞等文艺形式,把“读书改变命运”的观念传播到了藏乡更多人的心中。
“骏马是骑手的翅膀,知识是学者的翅膀”
从尕楞走出去的青海民族大学藏学院副教授才让东智说,1980年是循化教育的一个分水岭。从这一年开始,循化藏族地区的中小学开设了藏文课,数学等课程也用藏文授课,这样一来,藏族学生对各门功课的掌握程度明显提高,受到了家长和学生们的普遍欢迎。那一年,他正在读小学二年级。小学毕业后,才让东智进入刚成立的循化藏文中学,并成为该校的首届毕业生。
从本乡的小学、初中毕业后,尕楞的大部分学生都来到循化藏文中学继续学业。正因为有这所学校,循化藏族孩子的高考升学率显著提高,很多藏族学子就是从这里出发,走向更为广阔的天地。因此,藏文中学被誉为培育循化藏族人才的“鹰之摇篮”。
“追踪梅花鹿的猎人,永远不会嫌山峰高。求知若渴的学者,永远不会嫌学问多。”后来,才让东智以优异成绩考上当时的青海民族学院,成为曲卜藏村的第一位本科生,此后又成为村里的第一位硕士研究生。曲卜藏村的很多学子就是以他为榜样刻苦读书的。这个村前后出了6位博士和硕士,是尕楞乡研究生最多的一个村。
曲卜藏村以前有一座小学,而且入学率很高。村小学被合并后,2007年村民们又自筹资金办了一所幼儿园。村幼儿园有大、中、小三个班,除了教孩子们藏文字母的拼读,还学习汉语、算术、英语和其他一些课程。
“幼儿园为孩子们上小学打好了基础,念小学的孩子多,将来能上大学的自然就多。”村委会主任桑杰先说。
正如桑杰先所言,不仅是循化,在海东市各县、区,凡是出人才较多的村庄,都有较为发达的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如果说教育是一座宝塔,那么,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就是这座宝塔的塔基,只有塔基足够宽广稳固,作为“塔身”的中学教育和作为“塔尖”的大学教育才会更有高度。
从改革开放后刚刚开设藏文课,到现在连村办的幼儿园都教授藏文、汉文和英文课,尕楞的教育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与之相应,尕楞学生也取得了令人骄傲的成绩。1999年到2006年,尕楞初级中学赢得循化县双语区中考的“八连冠”。2009年和2013年,全省高考“民考民”文科状元、理科状元都曾就读于尕楞初级中学,也就是说,5年间有4位全省“民考民”高考状元都出自尕楞这个偏僻藏乡。
据初步统计,改革开放以来,尕楞乡走出了3位博士生、19位硕士生、220多名本科生和大专生。他们毕业后,除了部分在北京、上海等内地大中城市工作外,更多的人在西藏自治区以及青海、云南、甘肃、四川等省的大专院校、政府机关和医疗卫生机构工作。
藏族有句谚语:“骏马是骑手的翅膀,知识是学者的翅膀。”依靠教育的力量,尕楞学子走出了大山,走向了广阔的世界,知识改变了他们的命运,他们也用学到的知识回馈家乡,回馈社会,为青海乃至全国藏区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辛元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