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举藏区发展大民生——藏区发展,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篇)

25.07.2015  11:40

  定居房里笑声扬。11.3万户牧民入住新居,53万游牧民住进宽敞、明亮的楼房、砖房,“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民生改善实惠”的承诺,掷地有声;

  生态畜牧助增收。11.5万户农牧民改变小而散的放牧传统,加入生态畜牧业合作社,收入持续增加,“草地生态保护和畜牧业经济发展双赢”的目标,值得期待。

  条条大路通藏区。公路通车里程突破7万公里,青藏铁路提速,花土沟机场通航,“藏区加速构架立体交通”的消息,鼓舞人心。

  ……

  在全面建设小康的伟大进程中,省委、省政府把改善民生作为推动藏区跨越发展和长治久安的第一要务,坚持“小财政办大民生”的理念不动摇,紧紧围绕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着力推进、重点突破。一项项深得民心的举措,就像一串串“幸福的金钥匙”,打开了生活中一扇扇的幸福门,让农牧民切切实实感受到党和政府带来的温暖。

   一项项民生工程回应群众心声

  全面建成小康,难点在农村牧区,特别是贫困地区。

  由于历史积淀、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等因素的制约,我省藏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与全国同步实现小康社会目标的任务极其繁重,更需要付出百倍努力。

  因为这样的认识,省委、省政府坚持“小财政托举大民生”的理念,倾注真情实感,投入“真金白银”,从藏区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以一项项举措回应民生心声,也让一幅幅温暖的民生图景映照万家灯火。

  “原先去县城产检一趟需要大半天,现在有专家上门体检,不光方便,而且放心。”

  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沙柳河镇藏族孕妇卓玛没想到,自己足不出村就能免费享受由省里专家进行的产前检查,还免费领取了保健药物。

  过去,地广人稀,居住分散曾是困扰农牧民群众看病就医的重要因素。

  如今,随着我省率先在藏区实施新型合作医疗试点,三百多万农牧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看病难”的困惑越来越少。

  如果说,不断扩大基本医保覆盖面,使得农牧民群众看得起病,日益完善的住房保障体系也让无数农牧民“想有一个温暖的家”、“想有一个漂亮的家”的心愿变成了现实。

  2011年以来,我省新建农牧区各类住房58.7万户,233万农牧民群众直接受益;历时五年的游牧民定居工程全面完成,11.3万户牧民入住新居。

  多年来,像安居工程这样的民生攻坚战,在我省有很多。

  从住房、医疗、教育,到物价、就业、社保等,只要是群众关心的焦点问题,无一不是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和解决的着力点。

  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在党中央国务院的特殊关怀和全国人民的倾力支持下,玉树灾后重建总投资愈400亿元,全面完成了1248个重建项目,灾区人居条件焕然一新,公共服务设施大为改观,基础设施全面提升,生态修复与环境保护成效显著,特色优势产业顺势兴起,社会主义新玉树已屹立在雪域高原上,并向着生态美好、生活富裕、和谐发展的目标不断迈进。

  群众所愿就是执政追求。目前,全省藏区路、水、电、通信、广播电视等基础条件有了显著改观,教育、就业、住房、养老、医疗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一缕缕基本公共服务的阳光普照草原

  在不断满足藏区群众最基本的生活需求、完善民生安全网的基础上,我省正在全力补足民生“短板”,让基本公共服务的阳光普照草原。

  提起自己的两个孙子,67岁的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金滩乡岳峰村农民王有邦难掩幸福和自豪:“大孙子到县城读书,学校条件好,老师水平高;小孙子在乡幼儿园天天学习画画、唱歌、跳舞、识字、做手工,玩游戏,还学会了普通话。"

  教育是地区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随着我省大力推进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越来越多藏区农牧民的孩子也享受着和城里娃娃一样的教育条件!

  最安全的是学校,最现代的是医院,最漂亮的是民居……

  多年不懈的跋涉,使得我省很多藏区多项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变好。

  对于玉树藏族自治州结古镇56岁的索南南吉来说,过去的4年中,家乡的变化比过去的50多年还要大。

  从2010年7月到2013年10月,国家累计完成投资444.36亿元,完成了玉树"4·14"震后重建。如今,畅游在四横十六纵的公路网中,土生土长的长途司机扎西感到"进了大城市"。公交车、大型超市、电影院、室内游泳池、社区居委会、物业公司……也成了这座高原小城中的"新玩意"。

  "生病有医院,娃娃进学堂,闲了有街逛。"来自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的扎西措道出了她对城镇化建设最朴素的认识。

  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在统筹推进,就业民生之本也日益牢固。

  有粗略统计,2011年以来,全省转移农牧区劳动力就业超过445万人次,年均超过110万人次,越来越多的农牧民实现了更高质量的就业,开启了新生活的大门。

  如今,全省藏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供给实现大幅增长,全省城镇化率从2010年的44.7%提高到49.8%,上千个村的村容村貌得到根本性改变,基本实现了水、电、路、通信、广播电视、邮政、金融和优美环境"八到乡村"。全省城乡面貌发生重大变化,人居环境显著改善。

   一项项特色产业鼓起藏区群众腰包

  全面建成小康,就要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让农牧民的"荷包"鼓起来。

  青海的绝对贫困人口几乎全部在农村牧区,依赖土地、草原为生,资源禀赋极其有限的农村牧区人口要脱贫,更多的还要在农牧业产业化上做文章。

  "你喝的这个酒说不定就是我家种的黄果酿制的!"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的拉毛措指着一瓶黄果酒,得意地向大家介绍。

  同仁县隆务河沿岸气候适宜,光热充足,地形平坦开阔,土壤肥沃,是粮油作物高产区,也是黄果主产区。在党和政府的扶持下,拉毛措所在的村成立了黄果营销专业合作社,集中连片发展黄果产业,项目户年均增收都在5000元以上。

  实现脱贫致富的大变化,首先要有产业培育的大进步。为了增强藏区发展的内生动力,全省各地都有类似积极有益的探索。

  比如,黄南、海南、海北等藏族自治州积极推进现代农牧业示范(实验)区建设和生态畜牧业发展,75%的纯牧业村建立了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

  冬虫夏草、高原牦牛肉、藏毯、青稞酒、柴达木枸杞……随着一个个贴着青藏高原标签的特色产品被输送到国内外,"净土经济"正逐步成为青海藏区经济发展新引擎。

  我省藏区地处世界公认的四大无公害超净区之一的青藏高原,拥有得天独厚的"冷凉气候"条件和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同时,"聚宝盆"柴达木资源量大质优,为发展高原特色农牧业和特色优势工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

  围绕"净土经济"品牌,青海开始探索生态保护、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并驾齐驱的发展路径。

  洁净、无污染的超优环境,是青海打造“净土经济”的核心竞争力,也是发展特色旅游业的丰厚土壤。

  因为生态优美,加上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民俗风情,我省很多藏区将生态自然环境转化为旅游资源,开发成旅游产品,使游客实现旅游消费,从而增加藏区农牧民收入,带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数据显示,我省藏区旅游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接待旅游人次和旅游收入都在不同程度的提高。甚至有多地近两年的旅游接待人次和旅游收入数据,可与2000年全省的数据相媲美。

  ……

  从衣食住行到公共服务覆盖,从遮风避雨到宜居环保,从偏远贫穷到有致富产业……

  在党和政府的民生阳光照耀下,全省藏区进入历史上发展速度最快、发展质量最好、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

  民生持续改善,彰显着党和政府浓浓的民生情怀,提升着百姓的"幸福指数"。

  站上新起点,开启新征程。"十二五"行将过去,"十三五"正在谋划。相信未来,坚持"小财政大民生"理念的青海,将出台更多惠民举措,释放更多改革红利,全省农牧民奔向全面小康之路必将更加宽广。(张海虎)

国家10.49亿支持我省启动实施教育强国推进工程
  今年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省发展改革委紧抓“十四五”开局机遇,围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新时代目标,科学谋划项目储备,主动加强汇报衔接,全力以赴争取中央专项资金,支持教育领域基础设施建设。经积极争取,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我省教育强国推进工程2021年中央预算内投资10.人民政府
甘青两省政协就推动兰西城市群建设开展联合调研
  8月2日至6日,青海省政协应甘肃省政协的邀请,人民政府
全省快递员群体交流座谈会召开
  8月6日,省总工会召开全省快递员群体交流座谈会,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