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毯:绿色的产业 开放的媒介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进程中,加快民族地区发展是青海的一项重要任务,而着力培育特色优势产业,更是青海加快民族地区发展的重要举措。
作为我国除西藏之外面积最大的藏族聚居区,青海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渊源,孕育了底蕴深厚的民族文化,独具特色的藏毯工艺更是催生了别具特色的产业之花。
站在新的历史发展起点上,全省上下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扎扎实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扎扎实实推进脱贫攻坚,扎扎实实推进民族地区发展”重大要求,借助藏毯展,搭建起古丝绸之路沿线各国间的经贸、文化、旅游交流平台,主动奏响融入“一带一路”的大乐章。
从历史走到今天,作为国家重要的资源接续地和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节点,藏毯正在成为青海深入实施“一带一路”重大战略的产业基础和重要抓手。
千年前,当商队带着货物,往来于欧亚大陆时,青海是陆上丝绸之路和唐蕃古道两条大动脉交会处的重要驿站,在这里总是能听到阵阵驼铃声,见到风尘仆仆的商旅。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青海将多年精心打造的藏毯展搭建成一个世界地毯产业的大型“秀场”,主动出击,快速融入“一带一路”,将青海与中亚、西亚和南亚紧密联系起来,也将青海的物产资源通过这些国家和地区推向了世界,打开了青海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经贸、投资合作的新思路。
本届藏毯展上,来自尼泊尔、阿富汗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百余家企业参展。多国客商表示,地毯产业在生产和消费环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有着天然联系,愿意以地毯为“媒”,加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
其实,不只是藏毯展会,将展会推升到“一带一路”经济带建设中,以展会为媒,已成为青海主动融入的主要举措。
从2014年起,青洽会、藏毯展会等重要的经贸展会中,青海都会举办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经贸合作会议,与“一带一路”中有关国家政要、驻华使节开展了高层对话、商界交流、商务洽谈、经贸交流。
这是青海以开放的姿态、精准的定位、务实的举措积极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真实写照。
在以展会为媒的同时,我省突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省区市的投资合作、贸易流通两大领域,把国家战略与青海发展结合起来,综合运用人文优势、战略通道、特色资源乘势而上,为快速融入“一带一路”打下了基础,奠定了优势。
从地理区位优势看,青海虽位于我国经济版图偏远边陲,但在中国与中亚经济板块中,青海处于中心位置,是古丝绸之路和唐蕃古道的必经之地,畅通的交通线,联接着中国与漠北、西域、印度等地,是丝绸之路中西交流大通道上贸易交流、文化交流的中转站。
目前,青海四通八达的公路网络,通过普通国道的对外衔接,可连接中亚、西亚等国家和地区。以西宁机场为中心的8个支线机场建设,也将逐渐开通南亚、欧亚航线,为打造集物流园区体系、运输平台、信息平台和仓储、配送、交易及配套服务功能为一体,辐射全省、连接周边省区及邻国的现代化综合航空物流基地创造了条件。
从特色资源看,青海当前正在兴起的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清洁能源也将成为未来青海竞争的优势。
尤其是,藏毯产业作为我省着力培育和支持的优势产业,集原材料优势、劳动力优势、技术优势和民族文化优势于一体,独具特色,其产量已占全国藏毯生产的90%以上,藏毯出口也稳居全国之首。
在产业发展方面,我省地毯编织设备已超过百台,拥有了藏羊地毯、雪舟三绒等一批龙头企业及知名品牌,产品门类从过去单一的手工藏毯发展为威尔顿、阿克明斯特、簇绒等多个门类,形成了手工地毯“做精做专”,机织毯“做大做强”,“机织为主,手工为辅、国内为主,国外优质品牌”的发展思路。
目前,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下,以藏毯产业和展会为媒,青海省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已经有了实质进展,已具备了主动在国家战略上寻求定位与分工的条件,综合运用区位优势、特色资源和产业基础。我们相信,未来,青海将依托藏毯绒纺产业集群,加速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以特色优势产业为抓手,不断加快民族地区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