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物之母”藜麦在我西试种成功 实现规模种植
阿根廷等国家的专家对三江沃土生态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种植的黎麦进行考察。
黎麦田。
(本网记者 朵海平 报道) 八月,麦田里的金穗迎风摇曳,果树上的果实累累欲坠。而这种八月的收获景观已不再是以农业为主导的如海东等地区的专利了。在海西这片占我省近50%的广袤土地上,已试种出营养价值高、市场潜力巨大的农作物,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将在海西也会看到万亩麦田飘香来的现象。
近日,记者来到海西州乌兰县进行采访,在离县城1公里的希里沟镇西庄村,在一片艳丽的田地里,记者采访到了正在检查作物长势的黄朝斌。艳丽的视觉效果正是这些长势不错的植物——藜麦穗的颜色,而在藜麦穗的映照下,着一身布衣布鞋,一边拍打着裤腿上的泥土一边走来的黄朝斌,脸上的笑容也是无比灿烂。
黄朝斌是一个湖北商人,但他自称是青海的农民,因为他在青海的大部分日子,都是在田地里度过的。“我是2002年来的青海,第一次来到青海的海西州,感觉好大啊!有我们家乡的几十倍那么大,当时我跟朋友就感慨,要是这个地方能生长小麦、玉米,甚至是水稻之类的农作物那该多好,我便就地当个农民算了。”朋友们当时听了他的话都一笑而过,他也没有将这句感慨的话放在心上,可是谁也没有想到,10年后他的话竟成真的了。
生长中的黎麦。
长成后的黎麦。
2012年海西州引进了原产地主要分布于南美洲的一种叫藜麦的农作物,在德令哈地区和格尔木地区分别进行了32个品种和39个品种的种植试验,成功选育出适合德令哈地区种植的6个品种和适合格尔木种植的10个品种。经过一年的引种和适应性栽培,藜麦在海西最高长至1.8米,单株产量最高57.5克,其生长高度、产量等均超过在原产地(玻利维亚)和美国的种植。
得到这个消息后黄朝斌起初并没有太多的想法,按照他的说法他只是心里很兴奋,用平时忧国忧民惯了的性情拍掌为此叫好,他说:“要是偌大一块地方上能种出东西来,那得喂饱多少人的肚子啊!”
“后来我从网上查了一些关于藜麦的资料,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黄朝斌摘下一株藜麦的麦穗展示给记者看,有些抑制不住兴奋的说:“你知道这个小东西的营养价值吗?它被誉为谷物之母,是一种高蛋白,低脂、低糖、低热量,零胆固醇的全能食物,联合国粮农组织认为它是唯一一种单体植物即可满足我们人体基本营养需求的食物,现在已正式推荐为最适宜人类的完美全营养食品,列为全球10大健康营养食品之一。”
2013年黄朝斌毅然决然的放弃了以前的煤炭经营,他开始一心参与到海西州藜麦的试种动态和培育的技术上,并于2014年3月牵头成立了我省首家规模化藜麦种植企业——三江沃土生态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同年该企业从南美洲引进藜麦小规模试验种植1200亩获得了成功,收获藜麦210吨,选育优质藜麦种7000斤。黄朝斌说:“好东西就有好市场,我们第一年生产出来的藜麦一上市短短3个月就被抢购一空,产品简直供不应求。”
目前,黄朝斌的企业已扩大种植规模,藜麦总的种植面积达到4000亩。销售地区包括青海本地及北京、广州、上海、山东、江苏、杭州、武汉、福州、成都等地,最远的已销售到香港。“待今年完成藜麦品种审定及外来物种安全性审定通过后可推广种植了,我们计划未来3年内在海西州推广藜麦种植面积达到3万亩,平均亩产按500斤计算,总产量可达到7500吨以上,预计产值将达到6亿元以上。”黄朝斌信心满满地说。
而藜麦除了农业价值,可以有效用盐碱荒地发展农业生产,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增加农民收入和就业机会之外。其还可以抑制土壤进一步盐碱化和地表植物群落的退化,从而治理高原盐碱性荒地并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效改善柴达木循环经济区内的土壤和生态环境,能够带来较高的生态价值。
图为三江沃土生态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黄朝斌(左2)认真听取专家的建议。
试种区的黎麦生长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