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罐里的瓦颜新区

12.03.2018  09:58

  青海新闻网讯 下了大山,住了新房;入了学校,学了技术;开了眼界,变了思想。2016年,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伊克乌兰乡亚贡麻村的仁措吉阿姨的生活变了:居住环境得到改善,女婿学了手艺挣了大钱,孙女就近入了学……这些变化完全得益于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的实施。

  住在海拔3500米的瓦颜山上,交通不便,吃水困难,上学难心……70岁的仁措吉阿姨似乎不愿意回忆那样的日子。四口人住在两间低矮、破旧、漏风漏雨的土墙房里,周围只有他们一家人,冬天取暖是自己做的土炉子,烧的是牛羊粪……”几天前,面对记者的提问,仁措吉阿姨红了眼圈。

  山上只有简易的砂石路,又窄又陡,还不安全,仁措吉阿姨的孙女原来就是在这样的路上每天步行3公里去教学点上课。“夏天还好,冬天就很费事,每天天不亮就去学校,中午在学校吃点馍馍,下午放学回到家,天也就黑了。”仁措吉阿姨的女婿才太回忆女儿上学的情景时说。

  “把塑料桶放在背篓里,去背水,或者,用马驮,每天一趟。”在山上的时候,距离仁措吉阿姨家一公里的地方的一处山泉眼成了他们吃水的所在。

  受交通条件的制约,山上的人买油盐等日用品都是到十几公里的乡上或者县城买,大包小包地买,因为出去一趟不容易,“太折腾”。

  瓦片尚有翻身日,东风也有转南时。

  2015年10月,党和政府精准扶贫的春风吹进了青海高原,瓦颜山地区的老百姓享受到了精准扶贫阳光的温暖。

  2016年6月,仁措吉阿姨一家4口,搬迁到了刚察县沙柳河镇的瓦颜新区,只掏了一万块钱就住进了用十万块钱建成的安置房,从村民变成了居民。仁措吉阿姨的女婿才太用“衣食无忧”来形容搬下来的生活,过去“太折腾”的日子已经变成了历史。

  瓦颜新区内易地搬迁安置房整齐排列,每户门前屋后都有绿化区,小区公共道路是柏油路,水泥路通到家家户户的门前。

  “你看看我这四间大瓦房,有上下水、有网线、集中供暖,卫生间有太阳能热水器,能洗澡,这日子真是掉进了蜜罐里了,一点也不比别人差。”才太激动地表达着心声。

  仔细端详仁措吉阿姨的新家,收拾得干净整洁,全屋是藏式装修,客厅摆着藏式家具,桌子上还摆放着油炸的馍馍、瓜子、糖果等食物。“我在大山里生活了大半辈子了,真的没有想到还能活着住上这么好的房子,都是党的政策好啊,我们真心感谢共产党。”仁措吉阿姨抖着嘴唇说。

  搬迁后,仁措吉阿姨和乡亲们开启了“一步住进新房子,快步过上好日子”的新生活,实现了家由“贫”变“富”的转变。

  搬迁只是手段,脱贫才是目的。

  “我们结合实际,发挥财政扶贫资金的长期效益,本着“一户一策”的原则,利用资产收益等资金,发展产业,加强技能培训(藏餐烹饪、玛尼石刻、唐卡制作、藏绣制作等),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实施到户产业并加大村集体经济投入,形成村集体经济+牧户的立体产业发展模式,从而达到贫困户脱贫、贫困村退出、贫困县摘帽的目的。”刚察县民政和扶贫开发局副局长晏学斌介绍。

  38岁的才太,以前放牧。“一天就是跟牛羊打交道,白天盼黑夜,黑夜盼白天,没什么追求,生活得很无聊。”这是才太之前的生活和思想状态。

  全家人搬到县城后,他的思想也慢慢发生了转变,“我要学一门技术,要出去打工挣钱,要给女儿最好的学习条件,让她学更多的知识,要穿干净好看的衣服,要对得起我们居民的身份。”才太说。

  思想变了,人就“活”了。搬进新家的第二年,才太报名参加了扶贫技能培训,通过两个月的勤奋学习,他从门外汉变成了掌握打机井技术的“技工”。

  “要感谢扶贫局的技能培训,让我学到了一门手艺,去年我跟着老板在共和县干了4个月挣了三万多,等天气暖和点的时候,准备去门源回族自治县,挣钱养家不成问题。”才太对自己的一技之长很是满意。

  才太在外面打工挣钱,他的媳妇在家里养羊挣钱。“搬到这里后,政府给我们每人分了8只母羊,2017年产的羊羔,卖了30只挣了一万六千多,现在还有40多只,一直养下去也是不错的收入,最重要的是她能照顾好老人孩子,我去打工也放心了。”

  像仁措吉老人、才太这样从瓦颜山地区搬到新区的共有25户78人,他们在党的扶贫政策阳光照耀下,生产生活条件和思想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听着他们的故事,感动着他们的感动,内心那种欣慰与满足已不是语言所能够形容的。离开仁措吉阿姨的家时,太阳已经西斜,金灿灿的阳光照在红瓦的房子上,静谧而温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