湟源:以行之有效的制度建设构建服务群众长效机制
湟源县将行之有效的制度建设作为反“四风”的治本之策,抓好相关制度的“废、立、改”和承接配套工作,坚持边立规矩定制度,边抓整改促落实,心贴心服务群众,实打实监督干部,做到严明制度、严密监督、严肃问责,努力从根源上铲除“四风”问题滋生的土壤,促使各级党组织、党员干部服务群众规范化、制度化、长效化。
实打实带头,摘掉有令不行“有色镜”。一是领导带头,建立常委会自身建设新机制。湟源县委改进作风坚持从常委会抓起,建立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县委常委会自身建设的实施意见》,要求常委会成员坚持把改进作风、群众满意作为检验工作成效的唯一标准,坚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积极开展县级领导“七联五访”和带头蹲点调研工作,从信访积案、社会经济发展薄弱环节等十个方面入手,严肃认真查摆问题,积极回应群众关切。二是进一步完善了《“三公”经费预算管理和公开制度》,建立了《湟源县公务接待管理办法》和《关于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实施细则》,县级领导带头勤俭节约,自觉抵制“四风”问题变相反弹。为全县党员干部做出了表率,让群众实实在在感受到干部作风的转变,摘掉了群众眼中党政干部有令不行的“有色镜”。
面对面交流,架起党群干群“连心桥”。完善了《县委常委蹲点调研制度》和《机关在职党员进社区服务制度》,积极开展“五民活动”,走基层、接地气,手拉手访贫问苦,着力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同时,大力推行“一线工作法”,做到干部在一线服务、政策在一线落实、问题在一线解决、情感在一线培养、成效在一线检验。积极开展走访活动,面对面和群众交流,对走访中遇到的小事情、小纠纷、小隐患,尽最大努力及时予以解决,一批关系群众切身利益和制约发展的民生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一批多年积累的矛盾和问题得到化解,圆了群众的“微心愿”,推到了党群干群“隔离墙”,架起了党群干群“连心桥”。
心贴心服务,赢得群众满意“赞成票”。完善了《领导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和《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制度》,建立健全群众参与、专家咨询和政府决策相结合的决策机制,建立完善决策审查制度。新建《天然气安全管理办法》、《法律援助中心、县总工会劳工维权援助协作机制》、《工商保险参保预备案制度》、《关于重大涉稳事件情报信息合成研判工作规范(实行)》和《矛盾纠纷“五早工作法”制度》等,将制度建设延伸至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方方面面,从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迫切的养老、医疗、住房、土地、环境保护、物价、维稳等问题入手,加大协调联动力度,优化调整支出结构,集中财力保障民生政策真正落实,让群众真正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切身感受到作风建设带来的新成效。进一步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得到了群众满意的“赞成票”。
真保真监督,筑牢刚性约束“轩辕剑”。完善《首问责任制》、《工作责任追究制度》,对党员干部制定了刚性约束,扎紧了制度的笼子,对敷衍塞责、弄虚作假、落实不力的单位主要负责人,根据责任轻重分别采取书面检讨、领导约谈、停职检查、引咎辞职、就地免职等方式严格问责。出台《“三重大”集体决策和党政主要负责人“四不直接分管”制度》等预防腐败和防腐倡廉惩治制度,把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具体化、规范化,为转变作风划出“红线”、标出“雷区”、架起“高压线”,规范了权力运行,管住了干部行为,堵塞了滋生“四风”的漏洞,成为党员干部联系群众、改进作风的行为准则。形成了作风好的受褒奖、作风不好的受惩处的鲜明导向和强大震慑,筑牢了制度刚性约束的“轩辕剑”。截至目前,全县各单位共废止制度83项,修订完善制度324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