衙门庄村最后的铜匠

29.02.2016  08:03

  在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东峡镇衙门庄村,有一位世代做铜匠的手艺人。街坊四邻都把他叫作“刘铜匠”,刘铜匠名叫刘应海,他做的铜器实用、古朴、精巧,保留着衙门村制铜手艺鼎盛时期的风格。

  刘应海平常都是为客户定做需要的铜器,由于没有专门的场所打铜器,他工作的地方就是一间搭建在家中院子里的简易房屋,屋子里的工具,有以前他父亲留下来的,也有后来添置的。屋子里摆放着一把刘应海与父亲共同制作的小酒壶,这把酒壶由于年代久远略微发白,是刘应海较为得意的作品。刘应海说:“我从18岁开始和父亲学习铜匠手艺目前已有三十多年了,我的父亲刘生祥是衙门庄村第一代铜匠邰国祥先生的徒弟,邰国祥在清朝末年从甘肃武威来到衙门庄村定居,由于衙门庄村地理位置重要,所以一直以来都是远近闻名的商业、手工业重镇,前往门源、祁连等地做生意的商人们多会在此歇脚,因此在衙门庄村定居的各种手工匠人也很多。起初,他主要给来往的生意人打些生产生活用品,比如,马镫、辔头、马鞍饰件等。后来除衙门庄村以外各地慕名而来找邰师傅打制铜器的商民越来越多,邰师傅也扩大经营规模,盘下了临街的几间店铺,广招徒弟,我父亲就是在那时被招进去的。在当学徒的几年里,父亲一方面要学会拉风箱、抡大锤,另一方面也要帮师傅送货和收账,上世纪50年代,衙门庄村共有3位做铜匠的艺人,顾客的铜器需求量多时,甚至出现了三十多种样式的铜制品,不仅有酒壶、水壶、火盆、灯盏、火锅等用品,还有乐器。”

  刘应海指着一个铁制的操作平台说道:“这就是打铜用的砧子,过去打制铜器时父亲先把废铜、破铜币等放在一只用耐火土做成的碗儿中(这种耐火土也是制水缸的材料)加热,等废铜化成铜水以后,再将铜水倒入一个长方形的模具中,待铜水冷却后,父亲和我便一人使大锤一人用小锤,将铜坯砸成薄薄的铜片,刚学打铜时,我就像父亲当年跟邰师傅打铜器那样,从学徒做起,点火烧炉子、拉风箱、抡锤砸铜坯。就这样干了很长时间,父亲才教我将制好的铜片放在砧子上打成各种铜器,器物渐渐成型后用铜末化成铜水对器物各部件进行焊接,这样一件铜器便做好了。”

  刘家的饭桌上也有几件刘应海为自家打制的生活用具,其中刘应海做的烧水用的铜壶,样子就像带壶嘴的铜火锅,样式精致。“现在制作铜器较以前要方便许多,不仅有了电钻,就连制作原料都有现成的。我隔一段时间就会去西宁进两千块钱的铜皮,用土法制铜器结合先进的工具,会节省许多时间。即使这样手工铜器的销路仍然不如以前,现在喜爱手工铜器的顾客都认为手工铜器比工业化生产的铜器结实、样式多。”刘应海说。

  现今的衙门庄村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很多居民都盖上了漂亮的楼房,还有了私家车。而传统的民间手工艺却逐渐消失了,昔日,手艺人的叫卖声、打铁、打铜时所发出的有节奏的敲打声、来往客商马车的铜铃声都已经听不到了。而铜匠这个古老的职业也离我们越来越远。刘应海说:“衙门村现在做铜活的只有我了,年轻人都不愿做这一行了,觉得做铜匠既辛苦,又不挣钱。我一直没放弃打铜器的手艺,因为我想把铜匠手艺延续下去,让更多的人了解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