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西:加强协作 推进古籍抢救保护工作

21.08.2018  10:01

  青海新闻网讯 民族古籍是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少数民族文化的宝贵财富,是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8月17日,八省区第四次蒙古族古籍协作会议召开,与会专家学者围绕蒙古族古籍抢救保护、搜集整理、编纂出版等展开讨论。

  吉林省、甘肃省、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及海西代表分别介绍和汇报了各地区的蒙古族古籍工作开展情况、存在的问题。各协作省区共同交流讨论民族古籍工作的创新发展,相互借鉴蒙古族古籍抢救保护、搜集整理、编纂出版等工作思路和措施,并对下一步工作提出意见建议,以推动八省区民族古籍协作工作更好发展。

  内蒙古自治区古籍办主任苏雅拉图希望八省区充分认识做好少数民族古籍工作的重要意义,深入学习贯彻党和国家的民族语文政策法规;加强协作,凝心聚力推进民族古籍抢救保护工作;做好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出版规划、数字化保护工作。

  据了解,海西州于2009年设立少数民族古籍科。古籍科成立以来,海西州积极响应国家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切实开展蒙古族古籍搜集整理出版工作,为保护和抢救本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出不懈努力,已搜集整理出版《德都蒙古族民间文学精华集》《青海蒙古族民间口头文学集锦》《青海蒙古族历史文献集》《德都蒙古族宗教志》《中国·柴达木岩画》(蒙藏汉三种文字)合璧书。组织成立德都蒙古伊喜巴拉珠尔研究会,先后整理出版四期《蒙古德勒开》(内刊)和《益希班觉自传》《益希班觉研究论文集》等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