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举亮点抓重点攻难点推三基

19.03.2015  13:56
核心提示:   西宁,三基建设怎样了?  西宁立说立行,以务实的作风,创造性的工作,举亮点、抓重点、攻难点,扎实有效推进三基建设。  省委副书记、市委书记王建军强调:“省委加强三基建设的重大决策,

 

 

  西宁,三基建设怎样了?

  西宁立说立行,以务实的作风,创造性的工作,举亮点、抓重点、攻难点,扎实有效推进三基建设。

  省委副书记、市委书记王建军强调:“省委加强三基建设的重大决策,对我们办好西宁的事情有着巨大的牵引、激励和指导作用。贯彻加强三基建设的要求,既要长计划,又要短安排。长计划指的是要着眼2020年,短安排指的是要着力开好局、起好步。”

  市委副书记、市长王予波要求:“把三基建设作为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重要保障。”

  市财政单独列支200万元党建工作专项经费,用于基层组织建设重点工作,有效解决党建经费和保障能力不足的问题;

  投入30万元开展了“助推后进”活动,为全市28个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配备电脑打印机、电视、投影仪等硬件设备;

  为了让“最基层的人干好最基础的事”,在落实全省社区干部月报酬标准3096元的基础上,西宁市为社区主任、副主任分别每月增加报酬200元和100元,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投入4500万元,完成了119个村(社区)服务中心的升级改造任务;

  ……

  这一件件实事、一个个数据的背后,体现了西宁市委2014年抓基层组织建设的实招,也正在一步步消除基层组织建设的薄弱环节和工作短板。

  一直以来,西宁市各级领导干部以夯实基层组织、强化基层基础、提升基本能力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立说立行,以务实的作风,举亮点、抓重点、攻难点,紧盯细节末梢,扎扎实实推进三基建设。

  三基建设,西宁在路上!

  西宁市各级党员干部正在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锐意进取的拼搏精神,迎接挑战,向着新的更高的目标进发。

  2015新常态下建设三基

  【2015目标】今年,西宁市以三基建设为抓手,建设抓基层打基础的新常态,努力打造发挥作用、高效运转的管理服务升级版,硬件、软件并进的党建品牌升级版,素质硬、能力强的教育管理升级版。

  【全新举措】将提高村“两委”主要负责人年度报酬,使村“两委”主要负责人年度报酬达到本村上年度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倍,使村干部安心从事农村工作、倾心为民服务;市级投资3722万元,新建和改扩建129个村(社区)综合办公服务中心;加快海湖医院、市一医院北川分院、市二医院儿童诊疗中心等项目建设,不断完善医疗卫生设施;投资15.1亿元实施88项教育重点项目,全面推进三期教育布局结构调整;建设城镇保障性住房40000套、农村危房改造2000户、农村奖励性住房8000户,完成整村推进项目32个,实施17个村易地搬迁,不断改善城乡居民住房条件。

  594名驻村干部“蛮拼的”

  【新闻场景】午后走进湟源县申中乡后沟村,巷道干净整齐,几个老汉晒着太阳,拉着家常。过去的湟源县申中乡后沟村环境脏乱,巷道中草垛、砂石、牛粪随意堆放,农闲时节村民们要么三五成群喝闲酒,要么在小卖铺门前打麻将。若问后沟村为何发生如此大变化,村民便会竖起大拇指,说是因为村里驻了好干部,组织青壮年到县职校参加泥瓦工、粉刷工技能培训,并引导村民外出务工,增加了村民收入。其实,这只是我市开展“干部下乡驻村”活动中的一个缩影,这样的变化在全市99个“干部下乡驻村”活动村中还有很多。

  【全新举措】“干部入乡驻村”活动是全省第一批教育实践活动“万名干部下基层”专项行动之一。从2013年10月份开始,从省、市、区县三级抽调的594名干部及时深入全市99个村开展驻村工作。594名驻村干部自觉践行群众路线,响应三基建设,拼在基层一线,拼在田间地头,拼出了群众满意、社会和谐、经济增收,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所驻村“乱、差、穷”的面貌,赢得了群众鼓掌点赞。

  1450万元专项资金注入社区

  【新闻回顾】西宁首次为全市145个社区每个每年落实服务群众专项经费10万元,每年共计1450万元,进一步提升社区服务群众水平。

  【全新举措】专项经费主要用于社区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由市、区(县)两级按3︰7比例配套保障,确保每个社区服务群众专项经费不低于10万元。专项经费的具体使用范围包括党建服务类、群众活动类、服务团队建设、服务设施建设和社区党员、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其他服务事项,并明确把社区办公开支、人员工资、奖(补)贴费用、政府已有资金安排的社区建设已由财政或其他渠道支付资金解决的事项,不得从服务群众专项经费中列支,确保服务群众专项经费用在群众的心坎上。另外,钱怎么花,由群众说了算。专项经费采取品牌化、项目化、民主化运作,社区每季度组织提出一次为民服务项目,急需服务项目可随时提出。

  83名村干部变身“大学生”

  【新闻场景】“今天心里实话激动,说真的离开校园30多年,到老了没想到还能走进校园,通过学习拿到国家承认的大专文凭,圆了我小时候的大学梦,这个政策确实好。”前不久,湟中县土门关乡后沟村党支部书记祁永彦在湟中县首期“村干部大专班”开班仪式上激动地说。

  【全新举措】针对村干部学历偏低、综合素质不高的实际,着眼于提升基层组织建设水平和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努力打造一支善学习、高学历、眼界宽、能致富的农村创新型带头人队伍,立足实际,认真研究,创造性地与青海广播电视大学合作,在青海广播电视大学湟中县教学点开办村干部大专学历提升班。大专班主要面向全县现任村“两委”班子成员进行招生,报名学员需具备高中或中专学历,特别优秀或作出突出贡献的村干部学历可放宽到初中,学制两年半,学费采取组织与个人分别承担的形式解决,其中县财政承担75%,村干部个人承担25%。

  全面推行村干部坐班制度

  【新闻回顾】大通县289个村和22个社区在巩固好村(社区)“两委”换届成果的基础上,将进一步健全完善和规范村(社区)事务决策机制,全面推行村干部坐班轮班办公制、为民服务代办制和今日去向告知制。对27个“高原美丽乡村”项目实施村通过配强班子,努力夯实基层基础工作力量。

  【全新举措】为进一步加强全市村级班子建设,强化村级组织规范化管理,全面推进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结合实际,日前,西宁全面推行村“两委”班子成员坐班制。全市912个行政村“两委”班子成员,以村“两委”班子主要负责人为主,坐班时间每天不少于6个小时。各村每天至少安排一名村“两委”班子成员坐班办公,每月村“两委”班子成员至少有2次集中办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