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创双拥模范城呈十亮点
9月15日下午,在青海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内,在全校师生的见证下,四名临床系的大学生身着军装接受母校的送别。记者了解到,该校今年有4名学生(3男1女),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报名参军,并顺利通过各项审查穿上了军装。为了激发更多的大学生投身国防事业,该校举办欢送仪式,送别参军的学生。金华山摄
9月16日,记者从我市民政局了解到,近年来,我市创建双拥模范城工作成绩突出,凸显出十大亮点。
亮点一:全面落实“12345”双拥工作责任制,首次把双拥工作纳入各级党委、政府和单位年度目标责任制管理,纳入领导干部实绩考核范围,建立健全双拥工作考评机制,有效发挥了区(县)党委、政府抓双拥工作的能动性,充分调动了双拥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双拥工作的积极性,进一步强化了对双拥工作的组织领导。
亮点二:全市双拥工作实现了“十个百分之百”,即军地结对共建覆盖率,军警民共建文明单位,驻宁军警部队支持地方“四城同创”参与率,军转干部安置率,随调、随迁军转干部家属安置率,驻宁部队拥有电脑室、读书室、训练场等科技拥军普及率,各类优抚安置资金及时按标准兑付率,军队退休军官和无军籍职工接收安置率,义务兵家庭优待金按标准兑付率,开展退役士兵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率均达到了100%,走出了一条以感情为基础、靠教育来引导、用法规作保障的双拥工作新路子。
亮点三:在市级财政资金有限的情况下,筹措资金8300万元,新建和改扩建了国防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其中投资5000万元改扩建了全国唯一的综合性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投资3300万元新建了西北地区首屈一指的青少年航空科普教育和国防教育示范基地,成为我市国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新亮点。
亮点四:以解决驻宁部队建设为己任,全力支持部队发展。投资2.28亿元,帮助消防部队购置了新装备、资助19个部队实施“煤改气”项目,修建了40多公里国防公路,解决了武警青海消防总队消防鉴定中心、城西区消防大队营房、西宁警备区武器库打靶场、96361部队军事设施、湟中县人武部、湟源县人武部和县消防大队办公楼建设用地300多亩。
亮点五:驻宁部队全力支援地方建设,投入资金850多万元、兵力10余万人(次)、车辆2150多台(次),实施植树造林、抢险救灾和垃圾清运、下水道疏通、绿化带浇灌等义务劳动,植树412余万棵。
亮点六:部队积极开展“富一村、扶一校、帮一站、助一生”活动,投入资金320万元支援建设希望小学3所,捐资助学50余万元帮助困难学生1000多名,帮助困难群众6万多人次,提供医疗救助服务2万多人次。军地共同投资1000余万元,建成了4000多亩首个解放军青年林。
亮点七:积极投身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西宁警备区、市民族宗教委员会、解放军第四医院等六家单位与塔尔寺签订了军民共建塔尔寺长期共建协议,开展“一寺六方”共建活动,筹集115万元为塔尔寺五明哺育院捐赠学习电脑20台、空调5台,解决了33户僧侣住房难的问题,实施了寺院照明亮化、景区净化、道路硬化建设。
亮点八:广泛开展双拥“八进”活动。以西宁市公共交通有限责任公司、城西区火西村、城中区南山路小学、大通县小石山社区、塔尔寺和东关清真大寺为样板的一大批双拥“八进”活动模范点和共建示范点,促进了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蓬勃开展。全市组建100多个妈妈拥军服务队、巾帼拥军服务小分队,常年进军营开展拥军服务;开展军事讲座和军训1.3万场(次)、消防知识讲座620多场(次)、组织消防演练180多场(次)。
亮点九:乡镇和城市社区创新建立了“3+N”双拥工作方式,形成了军、警、民共建共育、互动互联,全社会广泛参与的双拥活动新模式;寺院图书室设立了国防教育角,信教群众接受国防教育面不断扩大。
亮点十:驻军主动承接“四项军训”。各部队承接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军训、大中专院校新生军训、新招录警务人员军训、中小学生军训180余次、12.7万人(次),不同层面的军训已成为国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市级军警民共建文明单位达到14个,70﹪以上的军(警)民共建点被评为县(团)以上先进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