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西宁力争实现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

30.01.2018  14:21

  “西宁结合两山夹一水的河谷型地貌,提出了‘治山、理水、润城’的海绵建设思路,同时选取具有典型断面特征的21.61平方公里试点区开展建设。今年力争实现‘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热岛有缓解’的建设目标。”1月25日,省人大代表、西宁市城乡建设规划局局长吴志城说。

  吴志城介绍,西宁市作为第二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在青藏高原、西北半干旱地区具有深远的典型示范意义,同时也是绿色涵养,建设美丽家园的根本之策。在住建部、财政部、水利部等部委的关心支持下,西宁市按照省委、省政府“四个转变”的战略部署,把海绵城市建设作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重大变革和理念革新,作为推动城市发展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积极探索建设新模式。

  在今年的海绵城市建设中,西宁市将结合南、北两山多年的造林成果,打造面积158.7平方公里的西宁环城国家生态公园(试点)项目,以提升绿化景观、建设生态水系为主,实施火烧沟、湟水河等生态治理工程,最终达到水不流失、泥不下山、清水润城的建设要求,将大生态、大海绵理念融入城市建设领域,奠定西宁海绵生态基础。

  城市建设过程中,西宁市还将在强化“渗、滞、蓄”的基础上,利用南高北低的地形优势,采用“截流、引导、蓄存、多用、增绿”的技术手段和方法建设具有地域特色、符合当地降雨条件的海绵项目建设,将有限的雨水储藏渗透至土壤及末端的储水设施中,提高雨水的有效利用率,并通过增加绿地,恢复绿色生态,改善人居环境。

  值得一提的是,西宁海绵城市建设还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规划-建设-管理”体系,科学引导海绵化建设,使海绵建设常态化、长期化,在全市域内推进海绵城市建设。西宁市将以海绵城市建设为契机,把海绵城市理念推广到城市建设的各个层面,提高城市水土保持和释水功能、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升城市水资源承载力,共同推进生态立省战略。(周建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