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市九个做法促脱贫攻坚更显成效(上)

07.12.2017  18:46

   •2017年西宁市有100个贫困村退出

   ▪2.33万贫困人口脱贫的目标任务可全面完成

   •贫困发生率将下降到2.7%

  青海新闻网讯(本网记者 王柯岚 报道)2016年以来,西宁市委市政府把脱贫攻坚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以习近平新时代扶贫开发战略思想和“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为指引,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目标任务,按照“三年集中攻坚、两年巩固提升”的总体部署,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举全市之力,聚全民之智,精心谋划,精准发力,取得了阶段性成效。2017年,西宁市在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之上,创新管理方式,用九个具体做法将全市的扶贫攻坚工作落实到位,帮助2.33万贫困群众摘掉了“穷”帽子。

   做法一: 严格落实攻坚责任

  西宁市自上而下成立了由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任双组长的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坚持各级书记抓扶贫,逐级签订责任书,立下军令状。西宁市委市政府以上率下、高位推进,先后27次召开全市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工作中始终坚持党政同责,对脱贫攻坚工作专题研究,专项部署,高位推动,紧盯落实。

  同时,西宁市级领导包片督战,推进工作。各级党委政府牢固树立主体意识、责任意识,紧紧围绕年度脱贫目标任务,进一步压实责任,强化举措,突出问效,从严从细抓落实。行业部门聚焦攻坚补短板,社会各界积极助力促脱贫,合力推进脱贫攻坚。

   做法二: 健全完善制度机制

  坚持固根本、打基础、抓长远。

  深入推进脱贫攻坚机制建设,通过压责任、树导向、严规矩,推动中央及省市委决策部署落地生根。建立督查巡查、约谈问责机制,加大跟问效。建立第三方评估机制,组建了54人的精准扶贫第三方评估组,对脱贫攻坚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跟踪问效,确保脱贫工作务实、脱贫过程扎实、脱贫成果真实。

   做法三: 切实加大资金整合力度

  优化支出结构,建立健全财政稳定投入增长机制,每年市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增长不低于20%。

  2016年,共落实专项扶贫资金4.14亿元,三个县开展财政涉农资金统筹整合使用试点,整合涉农资金24.3亿元。

   做法四: 突出发展绿色扶贫产业

  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扶贫开发与生态保护紧密结合起釆,大力发展特色种养业、现代服务业、生态文化旅游业、民族特色手工业等扶贫主导产业,构建了建了“户有增收项目、村有主导产业、县有扶贫产业园”的扶贫产业格局,使贫困群众走上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双赢的路子,促进生态生产生活良性循环。

  投入3.1亿元,扶持1.7万户贫困户发展到户产业,实现5.7万有能力有意愿的贫困人口产业扶持项全覆盖。投入6300万元,实施21个村旅游扶贫项目,打造了花海农庄、乡趣卡阳等一批乡村旅游品牌,带动带动811户贫困户、2777个贫困人口参与发展农家乐、乡村土特产品销售等实现增收。投入1500万元,撬动各类资金2亿元,在3个贫困县建设扶贫产业园区,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带动1.2万户贫困人户增收。全市330个贫困村全部注册了扶贫互助协会,大力培育经济实体和新型经营主体,提高贫困群众组织化程度,增强了村集体经济实力和自我发展能力。

   做法五: 稳步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

  坚持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脱贫攻坚的“当头炮”。按照人口梯度转移、草场流转经营、产业集约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思路,对居住在“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地区的1.4万人实施易地搬迁。在实施搬迁中,严把“标准”“质量”两个关口,做到合理合规、群众满意。同时,在注重“怎么搬”的同时,突出“怎么办”的问题,把后续产业培育、贫困人口技能培训和就业作为后续保障,确保贫困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