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市】全面深化改革 幸福西宁活力之源
同样,湟中县海子沟乡中心学校在西宁市第一中心教育集团帮助下,学校教育教学、师资力量等各方面都得到了迅速发展。拿第一集团总校校长、西宁市第一中学校长孟宪根的话说,通过集团化办学,海子沟乡中心学校发展实现了从“省道”、“国道”迈向“高速”发展的历史。
走集团化办学之路,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这是西宁市全面深化改革取得巨大成就,给人民群众带来更多获得感的典型缩影。
省会西宁首位度、聚集度、贡献度高,肩负着“做强西宁、服务全省”的使命责任。作为全省改革开放的高地,近年来,西宁以“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责任和担当,不断增强全面深化改革的使命担当,进一步深化认识、丰富内涵、拓展外延、提升质量,努力当好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排头兵。
西宁市市长张晓容说,一年来,我们坚持问题导向、彰显特色,重点改革走在了前列。公立医院改革和四级紧密型医联体改革受到国务院通报表扬。湟源县农村土地制度三项改革试点取得实质性进展。“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率先构建了“一目录六清单”政府监管服务新模式,网上审批率达到85%。法治政府建设位居西北省会城市第一。一批具有标志性、关联性作用的重大改革顺利推进。
“打破原有利益格局,引导优质资源下沉,完善分级诊疗制度,带动区域内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技术和能力整体提升。”西宁市第一医疗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集团总院院长王东超说,西宁市四级紧密型一体化医疗集团的成立,破解了城乡医疗联合体松散困局,探索建立了一条财政负担得起、群众获得感强、社会满意度高的医改之路。
2016年以来,西宁市委市政府强化顶层设计,从供需侧双向发力,增投入建机制,促公平提效率,优资源促下沉,打破部门行业监管藩篱、突破行政区域壁垒,高起点谋划、高标准推进,在全国率先推进市、县、乡、村四级跨区域紧密型一体化医疗集团建设。组建了以西宁市第一人民医院为总院,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3家县级医院为分院,28家乡镇卫生院和289家村卫生室为组成的西宁市第一医疗集团,努力破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看病远”问题,让城乡群众感受到了医改带来的新变化、新实惠。
王东超说,集团的成立,实现了让技术跑,而不是病人跑;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三甲医院的医疗服务;让群众平时少得病、得病有保障、治病少花钱……它为全市人民群众提供了更好的医疗卫生服务。
国务院医改办专职副主任、国家卫计委体改司司长梁万年专题调研时肯定,医疗集团以体制改革为切入点,是新一轮县域内综合改革的升级版,对全国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医疗集团改革的成功将会给健康中国建设提供重要价值。
共融推进共享,共享促进教育优质均衡。近年来,西宁市积极探索城乡学校均衡发展的路径,开启城乡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实践,将全市四区优势资源、省外先进资源与三县乡村中心学校进行对接合作,把城市名校和乡村弱校,从办学教育理念、校内外学习生活等方面进行融合,互取所长、各补所短,提升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水平。
西宁市教育局教育督导室副主任顾之芸说,集中攻坚,突破重点,西宁市扎实推进的城乡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不断扩大了集团化办学改革的受益面,让更多城乡孩子沐浴在均衡教育的阳光下。一年多以来,教育集团投入乡村教育基础建设3410万元,极大地激活了乡村学校发展要素,教师专业能力和办学水平明显提高。目前,全市共有12所市属优质中学和15所区属优质小学分别与三县15所农村中心学校构建了12个教育集团,实现集团化办学县域全覆盖,涉及农村学生16400多名。
改革让更多城乡孩子沐浴在均衡教育的阳光下,改革让更多群众享受优质的医疗资源……今天,西宁群众的“获得感”、民生的“升级版”在新一轮“改革赶考”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精准“去降补”;深化“放管服”改革,努力实现“最多跑一次”……今天,西宁改革举措密集出台、强势推进,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让人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
改革激发了市场活力,市场主体空前活跃,去年新增市场主体2.67万户、中小微企业8176户;
改革带来了创新动力,千亿锂电基地、光伏制造中心等绿色产业发展势头强劲,“互联网+”广泛融入各行各业,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蓬勃发展;
改革完善了民生保障,实现100个贫困村退出,新增城镇就业3.18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9.81万人次,改造棚户区1.87万套、农村危旧房6500户……
毋庸置疑,西宁经济增长和减少贫困取得的成就得益于改革,实现更加包容和可持续的发展仍将依靠深化改革。
时至今日,我们深知,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需要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我们有理由相信,全面深化改革,是幸福西宁活力之源。(林玟均)
来源:青海日报 发布时间:2018-05-17 编辑:许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