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至简 权力瘦身——西宁市持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纪略
抓住突破口,下好先手棋
行政审批事项由342项减至97项,成为西北省会城市中行政审批事项最少的城市;
编制完成权力清单、责任清单,绘制权力流程图491张,44个单位部门责权清单全覆盖;
从平台集约型向职能归并型转变,将市级部门的行政审批职能全部划转到新组建的行政审批服务局;
撤销三个中心、一个市场,整合组建为一个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使公资源交易更为规范、公平、公正、透明,让社会公众利益最大化;
…… ……
新常态下,循着省委、省政府全面深化改革的“路线图”,把握破与立的结合、点与面的协调、变与稳的平衡,通过清权、减权、制权、确权、晒权、放权,增强市场、社会自主发展空间,激发经济社会发展活力。
“努力打造简政放权的高地、行政审批的洼地,公布权责清单、让权力不可任性,以更大决心和勇气打破层级利益、部门利益……”
刚刚过去的2015年,当属省会西宁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以来力度最大的一年,“放权”最多的一段时期,也是顺应形势、回应民意、深化改革、创新举措最为集中的时段。
简政放权的高地
把简政放权作为自我革命的“先手棋”和宏观调控的“当头炮”,西宁市委、市政府深谙:简政放权事关“做强西宁、服务全省”,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对外开放新格局的软环境建设。
从全市工作大局出发,由民生民意诉求落脚,坚决打破层级利益、部门利益等狭隘观念的束缚,主动、自觉、创造性地执行省委、市委的决策部署。“放管结合、优化服务、转变职能”,以减法换加法,以加法换乘法,对于西宁深化行政审批体制改革的意义,重逾千钧。
于去年4月、11月,分两批对保留的行政审批事项进行了取消和调整,市政府各部门保留的行政审批事项从年初的130项一举减少为目前的97项,两年来行政审批事项精简率达71.6%。各县(区)行政审批事项精简率也达50%以上。不仅成为西北省会城市中行政审批事项最少的城市,也是全国31个省会城市中行政审批事项最少的城市之一。与此同时,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提前完成省上提出的清零目标。
以“提高质量和含金量”为基本原则,对直接面向基层和群众、量大面广、由下级管理更方便有效的行政审批事项,一律下放;将项目内容相近,重复设置、审批程序相同或相似的展开整合、合并;取消民办学校聘任校长核准、机动车报废证明、清真食品生产经营许可资格年审等,真正做到了为企业松绑、给百姓减负。
得益于商事制度改革,经济增长下行压力较大的新常态下,民间投资热情高涨,“创客”队伍成倍扩容,新企业大幅增加,产业结构优化,就业渠道拓宽……而这也是西宁强力推进简政放权的明证。
把该放的权放下去、放到位,对应当放给企业的权力松开手、不截留!外来企业家有感而发:“没想到偏远的西宁在简政放权方面手笔新、力度大。”个体创业者感慨:“办事快捷、高效、便民了,更多的人迸发了闯一闯、试一试的创新和创业激情。”
行政审批的洼地
“政出多门”、“多头审批”历来为百姓所诟病,打破层级、部门利益,削权、并权、制权,需要的是大气魄、大格局。得以强力推动的,正是壮士断腕的勇气与决心。
大胆探索、主动作为,明确了“理顺政府与市场关系、方便企业与群众办事、协调政府自身机构运行”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思路,下决心组建成立西宁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市人民政府行政服务中心)。
“一窗受理、一站服务、一章审批”,努力探索具有西宁特点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新模式,将市政府各部门的行政审批事项和行政服务事项通过直接划转、集中划入和整建制进驻全部纳入。根据不同属性,分为市场主体监管、社会事务服务、建设项目集中三个审批板块,建立决策、审批、监管相互制约,协调一致的行政管理运行机制,实现审批事项办理的透明化、模块化、流程化、综合化,打造便民、规范、阳光、高效的行政审批综合服务平台。
不断打破原有行政审批繁琐、低效的“坚冰”,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经验,在围绕数量做文章的基础上,将重点放在简化审批流程、优化审批效率、创新管理服务上。
推进落实企业投资项目网上并联核准制度,加快建设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加快信息资源开放共享,推动横向纵向联通,实现“制度+技术”的有效监管。
对教科文卫体领域取消下放的行政审批事项,逐项检查中途截留、变相审批、随意新设、明减暗增等落实不到位的行为并加以整改。
坚决取缔违规设立的收费基金项目,凡没有法律法规依据、越权设立的,一律取消;凡擅自提高征收标准、扩大征收范围的,一律停止执行。
与此同时,创新工作思路、强化工作手段,秉承“精简、承接、集中”三到位的原则,在做好“简”的同时,更加注重“接”和“管”。在“减”的同时还集中精力,对省政府下放的行政审批事项进行逐一落实。
厘清权责的明地
建立“权力清单”,实行“阳光行政”……推行权力清单,“法无授权不可为”;明确负面清单,“法无禁止皆可为”;出台责任清单,“法定职责必须为”。
“一直盼着政府能把权力清单晒在阳光下,这样再办审批就不用担心哪个部门跑不到,也不必顾忌‘潜规则’了。”某民营企业负责人不无感慨地说道。
消除审批管理的“灰色地带”,敞亮接受社会监督,绘制权力流程图491张;44个单位部门责权清单全覆盖,与法定时限2882个工作日相比,优化时限1221个工作日;按照“全部纳入”“逐项分类”“全面公开”的要求,梳理各部门(单位)的行政权力5669项,明确了“11+X”的行政职权类别。
两项清单已于去年12月30日通过西宁市政府常务会议讨论审议。这是继在公布工业投资负面清单、行政审批事项汇总清单的基础上,西宁市再度厘清政府权责的积极作为。
公布清单、锁定底数,理清政府权力边界和职责,最大限度减少权力设租寻租空间。所有行政审批事项都要逐项公开审批流程,压缩并明确审批时限,约束自由裁量权,以标准化促进规范化。审批清单之外的事项,均由市场主体依法自行决定,从根本上规范行政审批行为。防止行政审批事项边减边增、明减暗增;公布保留的市政府部门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清单,破除垄断、规范收费、加强监管。
通过全面清权、依法确权、科学配权、压缩限权、公开示权、监督制权,清理行政职权,加快形成权责一致、运转高效、依法保障的政府职能体系和科学有效的权力监督制约、协调机制。
让政府“法无授权不可为”,让行政审批“在玻璃房里进行”。一系列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打出的“组合拳”,更加体现出西宁市委、市政府真枪真刀触动利益“奶酪”、“确权”的同时进一步“确责”的坚定决心。
职能转变的公地
让政府更好归位,让市场更大发力,让群众更多受益。紧紧围绕转变政府职能,促进政府做减法、引导市场做乘法,坚持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三管齐下”,努力把西宁打造成为行政审批事项最少、审批效率最高、创新创业环境最优的城市之一。
如果说简政放权是激发市场活力、厘清政府和市场边界的“先手棋”,那么进一步的职能转变、制度建设就是“连环炮”。
上下联动,责效统一,有放有统,有效管理。着眼于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有限”政府,成立市政府推进职能转变协调小组,制定印发了《西宁市2015年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转变职能工作方案》,提高政府治理能力,以润物细无声的法治精神与制度建设,着力推动政府职能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
按照财政供养人员只减不增的要求,创新机构编制管理,强化制度建设,严肃机构编制纪律,努力降低行政成本,把更多财力用于改善民生。
按照精简统一效能原则,结合西宁实际,强化机构和职责整合,规范机构设置,理顺权责关系,完善体制机制,加快形成精干高效的政府组织体系。
突出“探索大部制、理清职责、优化结构”三个重点,充分考虑西宁实际,进一步精简机构,在卫生计生、市场监管、建设规划等领域积极探索和推行了大部门制改革。
总量控制、科学调整、优化结构,对工作内容相近的机构予以归并,工作内容较少的综合设置。市政府机构改革后,设工作部门32个,减少3个。基本建立健全了政府责任体系,理顺了部门关系,划清了职责边界,有效解决了权责脱节等问题。
对机构编制动态管理措施和办法的有益尝试,有效盘活了全市事业编制。
改革推倒了前行路上的一个个“坎儿”,权力“瘦身”为高效政府“强身”,西宁这一“一带一路”上的节点城市、活力城市,正在集聚着越来越强劲的发展动力。
向改革要红利,向改革要效率,向改革要活力。西宁,正以先行之志、创新之策、务实之风,把握时代和改革的新要求,把握人民群众的新期盼,持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西宁在不断超越,不断进入新的“改革时间”,不断释放新的“改革红利”!(何冰)
以权力“减法”换活力“加法”
做好“放与管”、“加与减”的文章,做好“责与权”、“奖与罚”的文章——贯彻落实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与部署,按照省委提出的改革开放高地、西宁改革走在全省前列的要求,适应改革发展新形势、新任务,西宁市委、市政府加快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改革选项接地气、方案措施有创新。
改到痛处是权力,改到深处是利益,西宁人勇毅笃行。以权力“减法”换活力“加法”,一批规范行政权力运行、提高行政审批效率、创新监管、改进服务的制度和措施,为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提供有力支撑。
随着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目前全市上下已经形成共识,转变思路,敢于创新,变管理型政府为服务型政府,最大限度地减少政府对市场主体及社会事务的管制和限制,最大限度激发市场和社会的活力。从重数量向提高含金量转变,从分头分层推进向纵横联动、协同并进转变,从减少审批向放权、监管、服务并重转变,统筹推进行政审批、投资审批、收费管理、商事制度、教科文卫体等领域改革,着力解决跨领域、跨部门、跨层级的重大问题。
行政审批权相对集中改革,是政府部门的一场自我革命,深度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对外开放新格局,西宁为更好地捕捉机遇、集聚高端要素、助推开放内涵式发展,在持续抓好硬环境建设的同时,更加注重政务服务等软环境建设,全力打造“比东部更优、在西部最优”的发展环境高地。
因此,大道至简,让权力不再任性。政府不仅要放权、让权、限权,而且要放得活、让得宽、限得好;不仅要加强前置审批,更要加强后置审批,强化事中事后监管,一定程度上,政府的责任更重。同时,对部门职责的履行提出新的更高要求。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瘦权力、强权利。愿简政放权“重头戏”始终唱得不松劲、不懈怠,改革红利得以再积蓄、再释放。(何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