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市】 湟中:生动灵活开展“两学一做”
“天高云淡艳阳天,村民齐聚文化院,两学一做来宣传,张孝事迹表一番”“党员带头把活干,村容村貌大改变”……这是湟中县土门关乡林马村的皮影表演艺术家在《优秀的共产党员》中的唱词。
自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以来,湟中县通过周三晚课堂、定制“红色礼包”、送“红色影片”进农村、情景式主题演说、曲艺表演等多种灵活、生动的方式宣传“两学一做”,并把“两学一做”和精准扶贫工作结合起来,挖掘在精准扶贫方面的优秀党员的先进事迹,使“两学一做”有新意接地气,使得党员和群众更加容易理解“两学一做”的内涵。
“红色影片+红色礼包”:
成农村党员活教材
“白天我们下地干农活,晚上统一观看红色电影,陶冶我们的情操,感觉真不错!”在共和镇前营村的文化广场上,前来观看《建国大业》的党员群众说。
为丰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湟中县组织电影放映队深入全县16个乡镇的34个村开展“红色影片”播放,让党员干部从心灵深处受到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以先辈、历史为镜,为自己精神“补钙”。
放映中,《建国大业》《闪闪的红星》等影片在党员中产生强烈的反响,细节感人的故事情节、催人泪下的光辉历程、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激发出了党员干部的满腔热情。
“通过开展‘红色影片’观看活动,丰富了我们农村党员的学习形式,红色电影这个活教材,增强了我们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责任感。”共和镇一位村干部说。
湟中县组织部部长冯元智说,全县有18444名党员,其中以农民党员为主,有些农民党员因为文化程度不高、经济条件不好,所以县上为全县615名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党员发放了学习机、送去了“红色礼包”,礼包中包含党徽、党章、“两学一做”知识读本、笔记本、党员联系卡等内容,进一步丰富基层党员学习形式和学习内容,提升“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实效。
拿到“红色礼包”的贫困户党员罗仓年说:“对于我这样的贫困户来说,这些东西都是很有用处的,让我觉得跟党的关系更密切了,对于早日脱贫也充满了信心。”
“周三晚课堂+指尖微党课”:
助力党员干部充电
“什么是党性修养,说白了就要心里实实在在装着老百姓,从解决百姓的需求出发做好工作……”周三晚课堂上,以党章党规和习总书记系列讲话为理论基础,结合县域经济发展的实际,以讲座、研讨、互动等方式,由县级干部根据自己分管工作、选定主题进行轮流主讲,通过知识共享的平台,交流学习“两学一做”知识,有效提升全县党员领导干部的党性修养和能力素质。
每两周一次的“周三晚课堂”是湟中县党员领导干部在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率先垂范的新举措,通过“会前自主学、发言自己写、会上互交流”的方式,真正做到“读了原著有所思、学了原文有所悟、悟了原理有所用”。
为确保“晚课堂”活动达到预期效果,县委“两学一做”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定印发“周三晚课堂”实施方案,对具体工作提出了要求,并对全县基层党组织形成示范。
冯元智说,除了“周三晚课堂”,湟中县还积极开展“夜学”、“脱稿讲党课”、“指尖微党课”等活动,因为很多农村党员白天都要下地干活或者出门打工,所以就组织他们在晚上开展“两学一做”。
在夏都学习APP里,湟中县有3700多名党员进行了注册,通过手机就可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上一堂“指尖微党课”。
“感觉好久没过过这样的组织生活了。”有党员如此感叹。
“河湟曲艺”:
让学习教育入脑入心
“表一表村支部书记苏生成,他脱贫致富出了名,带领村委一班子人,多种经营来补充,试种蔬菜建温棚,把苏尔吉建成了文明村……”在《说唱劳模苏生成》中,曲艺表演艺术家刘世维生动地唱出了共和镇苏尔吉村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好书记苏生成。
在湟中县,河湟曲艺得到了良好的传承,而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也通过青海平弦、越弦、打搅儿、青海花儿、皮影戏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曲艺形式,开展“两学一做”“党风廉政”“精准扶贫”宣传活动。
“这些曲艺节目不光丰富了农村文化,也让我们了解到一些优秀共产党员的事迹,我们这些没有什么文化的老百姓也能听懂看懂。”土门关乡林马村村民杨启兰告诉记者。
在湟中县民间戏剧曲艺协会会长、土门关乡乡长党海云看来,用民间曲艺这种接地气的方式宣传‘两学一做’,基层干部群众更容易接受,能起到入耳入心、警钟长鸣的效果。(潘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