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市】湟中筑牢堡垒抓三基强三基
今年以来,湟中县各级党组织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组织工作、组织部长会议和县委十五届七次全体会议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抓三基、强三基”为重点,牢牢把握创新基层党建、服务经济发展这一主题,坚持不懈抓好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稳步推进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有效加强基层基础和党员队伍建设,着力强化基层组织、打牢基础工作、提升基本能力,有力推进了基层组织建设工作。
责任意识进一步增强
始终把党建工作摆在首要位置,定期召开党建工作联席会,建立和落实党员领导干部党建工作联系指导制度,为县级领导和科级领导干部全部建立党建联系点,加强工作指导。设立基层党建工作创新奖,鼓励基层不断开拓创新,推动基层党建科学发展。建立党建工作网格化管理模式,组工干部分片包区进网格,指导基层党建工作;改变以往年终集中考核方式,加大平时考核和季度督查力度,建立季度督查制度,实现了党建工作由年底考评向平时考评的转变。分类制定乡镇(街道)、机关、企事业单位、“两新”组织党建目标责任书,按常规工作、重点工作、特色工作进行严格考核,变“软任务”为“硬指标”。认真落实党工委书记党建工作专项述职制度,实行党建工作“一票否决”和“后位不评优”制度,把党建工作考核结果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进一步强化了基层党组织抓党建促发展的责任意识。
党组织活力进一步提升
宽阔笔直的水泥路通村入户,环绕村庄的绿树郁郁葱葱,青墙红瓦的农家庭院错落有致,干净整洁的巷道纵横交错,浓厚的文化底蕴随处可见……村林交融,胜景如画,仿佛来到了江南乡村,这种诗情画意的景象如今出现在李家山镇岗岔村这个普通村庄。湟中县加大“绿色”、“效率”等党建品牌创建力度,苏尔吉、泥麻隆、董家湾、后沟、岗岔等村党建品牌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可。统筹考虑干部素质、能力、经历、专业等多种因素,及时将148名干部调整充实到基层单位领导班子中,面向社会招聘40名财务专业人员分配至各乡镇加强村级财务监管。扎实开展村(社区)“两委”班子换届选举前期准备工作,加强矛盾化解、财务审计、届末考察等工作,逐村进行风险评估。建立了1820名农村(社区)干部后备库,保证了换届选举的后备人选。建立村(社区)干部表彰奖励长效机制,对评选出的20名优秀村(社区)干部进行重奖,激发了村(社区)干部工作积极性。加强涣散党组织的整顿,采取“双联三派”措施进行集中整顿,51个软弱涣散党组织得到不同程度的整顿转化。
党员教育管理进一步强化
实行发展党员调控制,推行发展党员“双推双选”制,高质量高标准发展党员280多名。扎实开展处置不合格党员试点工作,对101名党员给予限期改正处置,14名党员给予劝退处置,24名党员给予党内除名处置,纯洁了党员队伍。深入开展设岗定责和公开承诺、“三个一”主题、干部入乡驻村、在职党员进社区等活动,着力解决基层实际困难3547个,增强干部实践能力。制定《湟中县大规模培训党员干部实施意见》,积极探索党员干部培训的新模式,拓宽培训渠道,采取自主选学、专题培训、赴外观摩学习、岗位锻炼、集中轮训等方式,举办各类培训班156期,培训党员干部13500多人(次)。
干部工作作风
进一步转变
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坚持问题导向,对照党章要求和群众期盼,深入查找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存在的突出问题。深入开展机关效能建设和作风专项整治行动,规范服务行为,简化办事流程,整治庸懒散拖,机关干部工作作风明显转变。建立完善严肃工作纪律、党员干部下基层、农村“三资”监管、规范工作人员借调等制度,形成了抓基层、转作风的长效机制。开工建设城乡道路15条224公里,实施18个村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在拦隆口、李家山镇和海子沟乡43个村实施人畜饮水工程,解决11300余户农户“吃水难”问题。
党员活动阵地
进一步改善
加强村级综合办公服务中心改造升级工作,多方筹措资金1100余万元,对55个村级综合服务办公中心进行改造升级。按照“六有三栏两上墙”的标准,对全县393个村级综合办公服务中心进行了规范化布置,活动阵地进一步改善。推行村干部坐班制,进一步提高了活动阵地利用率。
今后工作中,湟中县将把基层组织建设的重心放在“三基”建设上,着力在提升基层组织活力、夯实工作基础、增强工作能力上下功夫,切实提高基层组织建设科学化水平。
夯实基层基础增强工作后劲
加强村级综合办公服务中心建设,对全县393个村综合办公服务中心全面摸排,分类建立台账,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制定村级综合办公服务中心改造升级规划,着力消除村级综合办公“危旧狭小”的问题;实行村级综合办公服务中心跟踪管理制,建立健全图书阅览、办公、活动等为一体的功能室,严格落实“三会一课”、村干部坐班等制度。建立处置不合格党员长效机制,做到随评随议、随议随审、随审随处,进一步纯洁党员队伍。根据乡镇、机关、企事业和“两新”组织等不同领域的实际,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着力提高基层工作效率。加大财政投入、集体经济支持的力度,逐年提高村干部报酬待遇,激发村干部工作热情。推行发展党员“双推双选”制,进一步提高发展党员质量。
强化基层组织提高执政能力
制定出台《湟中县行政村ABC分类管理办法》,认真开展分类定级工作,加强对C类后进村的整顿,巩固A类先进村,晋位一批B类中间村,促使农村行政村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继续加强党建品牌创建力度,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的党建品牌,发挥品牌的示范引领作用。推行乡镇(街道)、村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精心谋划村(社区)“两委”班子换届选举工作,真正把责任心强、品行端正、办事公道、工作能力强的优秀人才选进村(社区)“两委”班子,进一步增强基层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针对乡镇(街道)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紧缺的实际,通过考录招聘措施,有序增加基层工作力量。科学划分乡镇、机关、事业单位工作岗位标准,明确岗位职能,强化工作协调,确保基层组织运转有序。
加强教育管理提升基本能力
以提升党员干部能力素质为核心,依据各类岗位工作职责和标准,建立先培训、后上岗,先测评、后任职的基本能力准入机制,解决好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的问题。建立党员干部层级培训机制。采取赴外考察、上级调训和现场讲座、专题辅导等形式,加强政治理论、法律法规、业务知识等方面的培训内容,增强培训的针对性。拓展培训基地,在继续巩固清华大学、四川省省委党校等外培基地的基础上,建立一批乡土培训基地,开发乡土教材,提高培训的实效性。建立困难党员帮扶救助机制,通过信贷支持、项目推介、信息服务等方式,帮助党员提高致富能力。加强村(社区)主要负责人的监督管理,建立绩效考评、民主评议、离任审计和过错问责等制度,促使村(社区)干部规范行为,提高工作能力。(李海明 张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