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市竭尽全力打造生态宜居北区

19.10.2016  10:32

    在刚刚过去的五年时间,城北区全体干部群众扎扎实实奋力拼搏,各项事业取得全新进展。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的新成就凸显,人民群众幸福感骤增。

    如今,在全区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视察青海重要讲话精神、奋力开启“十三五”开局大好局面的关键时期,城北区隆重召开中国共产党西宁市城北区第八次代表大会。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视察青海重要讲话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牢固树立和践行新发展理念,协调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始终对党绝对忠诚,坚决与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保持绝对一致,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团结带领全区各级党组织、广大共产党员和人民群众,以“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精神,全力投身建设幸福西宁、打造绿色发展样板城市的生动实践,为谱写中国梦·幸福西宁城北篇章而努力奋斗。实现这一目标是市委的厚望,是北区各族人民的重托,更是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的历史责任和神圣使命。

辉煌篇

过去五年北区成就

【数字说话】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00亿元大关,达到200.6亿元,年均增长12.9%;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年均增长20.9%,达到6.5亿元,较“十一五”末翻了一番;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8.1亿元,年均增长14%;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基本翻番,达到25155元和17564元,年均分别增长10.7%和13.1%,为实现“十三五”奋斗目标打下了坚实基础,谱写了北区改革发展的崭新篇章。

【农业经济稳步发展】集中力量建设生态农业、精品农业,创建国家和省市级产业化龙头企业17个。加快陶北休闲观光、晋家湾农家乐、鲍家寨花卉基地建设,以陶北村为代表的具有河湟民居特色、传承河湟农耕文化的新农村示范项目“品牌凸显”,陶北村荣获“中国最美休闲乡村”称号。

【工业实力逐步增强】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116.3亿元,增长14.4%,工业产值在困难中保持年均12.3%的增速。

【现代服务业加速发展】商业贸易、休闲旅游、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充满活力,健康养老、信息消费发展迅速,新的增长动能不断形成,完成第三产业增加值59.4亿元,增长8.2%。

【“棚改”步伐不断加快】五年累计完成18个棚户区、48个老旧楼院“综改”建设,实施了7582套“穿衣戴帽”工程,全省首批区级公租房建成使用,人民群众居住环境有了明显改善。

【城乡面貌焕然一新】陶家寨等4村“合村并居”新型农村社区试点3917套41.4万平方米安置房建设基本完成。汪家寨等13个村的新村建设有效实施,整村搬迁安置了朝阳、毛胜寺、小桥等8个村,1.8万村民搬进了功能完善的现代化小区。

【推进生态宜居城区】北山美丽园、柴达木公园、海棠公园、体育公园等主题公园相继建成,朝阳公园提升改造如期完成。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3.8%,人均公共绿地8.2平方米。26条街道绿化完好率达到98%以上。

未来篇

未来五年科学谋划新蓝图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是我们党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是未来五年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坚持把“五大发展”理念作为谋划北区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期发展的基本遵循,贯穿到各个领域、各个方面,以“生态宜居北区”为奋斗目标,以“一核两廊四区”为抓手,“算好绿色账、走好绿色路、打好绿色牌”,扎实苦干、善做善成,就一定能够赢得大发展,实现大进步。

今后北区的奋斗目标是:力争经济继续保持健康快速增长,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力争突破300亿元大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5%以上,达到130亿元;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达到10%,力争突破40000元;城市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75%以上。

生态宜居建设增添北区力量

未来五年,通过深化“生态宜居北区”建设,将习近平总书记“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的指示和市委“绿色发展样板城市”的要求细化下去、落到实处。

【加大生态保护力度】加快推进南北山生态绿化和吧浪、小酉山生态治理,继续加大高速、高铁沿线景观和北川河、湟水河水系治理。未来五年努力实现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5%,森林覆盖率达到3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2平方米,为申办园博会增添“北区力量”。

【强化环境综合整治】坚决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到2020年,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率、污水处理率均达100%,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率达90%,重点企业污染物排放达标率95%,优良天气率达到80%。

打造绿色发展空间完成战略布局

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目标,不断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服务业全域化和农业现代化,促进“十三五”规划确定的重大战略布局落实。

【加快发展新型工业】以资源精深加工和智能制造为方向,加快金属冶炼、特色化工等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重点完成西钢、鸿森豆业等企业的工艺和技术升级。依托“百项创新攻坚工程”,加快发展节能环保、新型建材等新兴产业。

【促进农业转型发展】依托生态农业特色优势和美丽乡村、农村新型社区建设成果,继续开发建设以休闲观光、果蔬采摘等为主要内容的观光农业示范园,做精惠田农超对接、晋家湾自驾游、乡趣园等特色项目,加快提升农业生态游品质。以蔬菜、苗木基地建设为抓手,将大堡子地区打造成为现代精品农业示范基地。

提升民生福祉

让幸福有质感

以民之所望为施政所向,切实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幸福感,让发展更有“温度”,让幸福更有“质感”,打造“幸福西宁”北区篇章。

【让义务教育更加均衡】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全区95%的幼儿园满足省定办园标准,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达到96%。完善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制度,新建沈那小学、北川河中心学校,“择校”难题得到有效解决。

【让就业创业更加广泛】综合运用社保补贴、就业援助、开发和购买公益性岗位等措施,鼓励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困难群体多渠道多形式就业创业。。

【让健康生活更有品质】以建设基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联系点为契机,进一步加快公共卫生服务、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供应保障等“四体系”建设,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农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促进医疗资源向农村流动。

【让社会保障更加全面】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进一步提高保障水平、扩大保障范围,让所有应保对象“应保尽保”,全力帮扶生活困难家庭和群众改善生活。

【让惠民利民更有“热度”】更多地关注基本民生、关心低收入群众生活,带着责任和感情,扎实推进“棚改”“安居房建设”等民生实事办理,全面落实各项惠民政策,着力打造群众满意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增进人民群众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