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市】筑牢生态屏障 建设美丽大通

04.02.2015  10:58

  大通县是全省林业工作重点县,全县林业用地达230.9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48.6%,林木蓄积量为166.4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38.1%以上。县城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和绿地率分别为36.15%和32.97%,人均公共绿化面积8.39平方米。承担着西宁城市用水70%的供给任务,被誉为美丽夏都西宁的后花园。十二五以来,大通县全体务林人更是怀揣着生态梦想,为建设美丽家园而劳碌奔忙,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森林走进县城拥抱县城

  大通县是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重点区、“三北”防护林建设重点县和全国6个退耕还林草实施示范县之一,近年来,以创建森林城市为抓手,继续加大林业重点工程建设力度,让森林走进县城拥抱县城。

  ——造林面积创历史新高。四年来,天保工程人工造林累计达1.5万亩,封山育林14.5万亩;三北工程造林累计达5.42万亩,封山育林8万亩,公益林造林累计达10.5万亩。

  ——打造公益造林样板。先后打造了大通县桥头镇安门滩村西山、景阳镇上岗冲村后煤滩、西掌等一批公益林高标准造林样板工程,塔尔镇西庄955亩“2013年生态公益林造林项目”和桥头镇老营庄1587亩“2012年生态公益林造林项目”被省林业厅评选为“造林优质工程”。退耕还林面积保存率和合格率均达到100%,顺利通过国家阶段性验收。

  ——全面完成“森林五创”。创建打造了2条“森林通道”,创建了4个“森林乡镇”、6个“森林村庄”和5家“森林人家”。投资357.58万元,完成了对大通县桥头公园的维修工作,并从去年10月1日起正式免费开放。开展了黑泉水库周边水源涵养林建设,为黑泉水库周边水源涵养和环境保护发挥了积极作用。

   绿色生态圈绘美丽县城

  大通县在继续加强脑山区水源涵养林、浅山区水土保持林和川水区农田防护林建设的同时,加强了国道、省道、县乡村道路为主的绿色通道建设、县城绿化和新农村绿化为一体的绿色生态圈建设,努力打造一个高原现代美丽县城。

  ——增加城市绿地面积。以广场、县城主要街道、宁大高速公路及宁张公路为重点,打造了拥军广场、老爷山广场等一批景观广场,建成了八一路绿色通道、宁大高速公路两侧2069.4亩的高标准景观林生态长廊、宁张公路13公里至53公里“百里文明风景线”。完成了大通火车西站站前广场绿化和牦牛山周边绿化。

  ——绿化进村一村一风格。四年来全县累计完成60个行政村的新农村绿化,63个“党政军企共建示范村”绿化工作,21个美丽乡村建设绿化,打造了朔北乡药匠台村、长宁镇鲍西、东峡镇多隆村“党政军企共建示范样板村”。塔尔镇塔尔沟村、多林镇上宽村、景阳镇哈门村先后获得“全国生态文化村”称号。

   三防体系守护森林资源

  近年来,随着县域造林面积和森林覆盖率的不断增加,为保护和巩固造林绿化成果,大通县林业局不断加强林业行政执法力度。

  ——加强有害生物的群测群防。制定了全县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方案及重点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实施方案。县政府和20个乡镇签订了“林业有害生物防控目标责任书”,明确了职责、严格了责任。 2014年天然林区云杉梢斑螟飞机防治4.5万亩。

  ——加强森林防火的联防联动。进入防火期后及时调整县森林防火领导机构成员和领导干部联系点,召开全县森林防火工作会议,并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形成了县、乡、村三级联防、齐抓共管的局面。

  ——林政资源管理严格把关。严格按照相关程序办理征占用林地和林木采伐手续,对采伐指标分配、采伐审批、采伐监督管理严格把关。狠抓资源管理,加大破坏森林资源犯罪的打击力度和刑事案件查办力度。2011年至2014年共侦破破坏林业资源刑事案件12起,办理林业行政案件411起,收缴罚没款70余万元,挽回经济损失500余万元。

   五个第一走全省县级前列

  ——第一个县级林业科学研究及推广中心。积极开展并完成了一系列林业科研和技术推广工作,为全县林业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第一支县级专业扑火队伍。实行半军事化管理,开展了相应的体能、扑火技能、安全扑救、森林火险预警响应等森林防火科目的理论知识学习和实际运作,强化该县的防火应急能力。

  ——第一个县级检疫隔离试种苗圃。填补了我省在林业有害生物引种检疫方面的空白,使全省检疫工作格局有根本性的改变,检疫工作有了质的突破。

  ——第一次开展了飞机防控森林病虫害试点暨云杉梢斑螟防控观摩会。通过飞机防治,有效解决了大型地面防治设备较少、防治力量不足、防治效率较低带来的防治难题。

  ——在全省率先设立第一个县级林业信息网站。为宣传大通林业和信息资源共享奠定了基础。建立了网络协同办公系统,真正为林业系统提高办公效率、加强信息沟通提供了强大的驱动力。

   保护区守护一抹纯粹绿

  大通北川河源区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自2007年成立以来,努力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科学管理体系,在森林防火、野生动物保护、林业案件查处、宣传教育等方面积累了大量行之有效的经验。对加大植被保护和恢复力度,提高水源涵养能力,防止水土流失,对黑泉水库的安全运行和长期稳定的发挥反调节、灌溉、城市供水、防洪和发电等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经过努力,2013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批准大通北川河源区自然保护区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同时,开展了大通北川河源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勘界立标工作,争取自然保护区能力建设项目资金400万元。为充分发挥保护区职能提供了保障。

   林业荣誉榜:

  ▲林业三大重点工程实施以来先后获得全省天然林保护一期工程先进单位,全国绿化模范县,全国绿色小康县,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示范点,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突出贡献单位。

  ▲2012年被国家林业局授予全国林业综合行政执法示范县称号。

  ▲2013年获得全国林业信息化示范县称号。

  ▲2012年、2013年,县林业局连续两年被评为全县“党政军企共建示范村”活动先进单位。

  ▲2014年1月,大通县森林公安局被市森林公安局评为“2013年度信息化建设先进单位”,6月份被国家林业局森林公安局授予“县级森林公安信息化建设应用示范单位”。

  ▲被市林业局确定为林下经济发展示范县,先后建成省级示范基地8处,市级示范基地9处。

   林权制度改革惠及群众

  大通县是全省11个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县之一,利用三年时间相继完成了全县20个乡镇282个行政村的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工作,对村集体所属的集体林地使用权、林木所有权进行了确权,完成林改面积69.94万亩,发放林权证1897本,签订股权协议77207份,签订家庭承包合同书1147份。引导成立农村林业股份经营合作组织297个。

  为进一步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县林业局及时抽调人员,成立了农村林业改革发展科和林权管理中心,经省市调研,被省林业厅确定为林权流转试点县,先后在向化乡将军沟村、长宁镇韩家山村、朔北乡李家堡村和永丰村等村组织开展了林权流转工作,截至目前,共流转面积755.4亩。

国家10.49亿支持我省启动实施教育强国推进工程
  今年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省发展改革委紧抓“十四五”开局机遇,围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新时代目标,科学谋划项目储备,主动加强汇报衔接,全力以赴争取中央专项资金,支持教育领域基础设施建设。经积极争取,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我省教育强国推进工程2021年中央预算内投资10.人民政府
甘青两省政协就推动兰西城市群建设开展联合调研
  8月2日至6日,青海省政协应甘肃省政协的邀请,人民政府
全省快递员群体交流座谈会召开
  8月6日,省总工会召开全省快递员群体交流座谈会,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