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市】行走湟中:南朔山探幽
南朔山位于湟中县城西南15公里处,又称西元山、朔屏山、南佛山。这里山势高峻,绿树掩映,流水潺潺。山上有道教观堂、殿宇、亭台和大小洞府多处,古有“道藏第四太元极真洞天”之称。道教设施始建于明万历十七年(1589年),清初添造佛像后,南朔山便成为佛道合一的游览胜地。
前年7月6日,我随朋友去南朔山野炊,深入到一条先前不曾涉足的谷壑中。车入谷中不深处,众人下车,开始一段有四五公里路程的徒步,大家顺着沟谷,向里挺进。由于人迹罕至,这里的植被、山水风物保持着原生姿态和状貌。山峰比肩而立,两边山上的岩石峰峦各依地势,犬牙交错,形态万千。峭壁顶端怪石嶙峋,峰肩峰腰处的巨大石块摆出许多让人目不暇接的造型。有些像动物,比如青蛙、小狗等,石头间也有张开的大孔或大洞,形态有方有圆。有的似人眼,在注视入谷之游人;有的似巨口,不知要吞吐什么,或许是在吐纳山间的明月清风吧!最奇的是山顶处一块又一块各具造型的大石头周围,竟然密布草坡,处处体现着勃勃生机。壁立的石山上,上半缺乏树木,有的话也只是一些零星排布的灌木丛。从山腰处开始,以下杂生树木,不过多是些野生的棉柳、青杨、沙棘、柽柳等。林中荆棘丛生,沙棘、黄刺、白刺等丛生植物的刺桠挂人,还能透过衣裤,刺烂人之肌肤。谷口外的情形与此处大不相同,当地政府部门年复一年栽植的青海云杉及柏树高低错落蔚成气候。
原生态的石山巨峰、乔灌杂交林及水流,让人看了感觉清爽,眼睛极是受活。游人一脸舒爽,深吸一口谷中的空气,再缓慢地呼出来。身处仙境,感受一番得道成仙之人回归自然、与天地融为一体的滋味。我曾游览过国内许多名山胜地,感觉天下山水大都如出一辙。然而,较之名山胜景,南朔山不会自惭形秽,她有自己独异的风韵和姿态,有自己神圣的气质和品格。她只是养在深闺人未识而已。林间坡地甚至石山的悬崖峭壁上,杂生许多宝贵的中藏药材,比如党参、黄芪、大黄、冬虫夏草、小叶羌活、大叶羌活、柴胡、沙参等等,还有河湟谷地的娃娃们在端午节那天胸前或后背要佩挂的香包中需装填的香草。香草一般长在峭壁悬崖上,要寻觅其踪影需费一番气力。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如今不似当年,高空上虽少有鹰隼盘旋翔舞,可林间时有各色鸟雀鸣啭不已。有些呼朋引伴,飞来翔去,玩兴正浓。有些谈兴大发,蹲栖于树木或崖壁一隅,摆龙门阵,唾沫星子乱飞。鸟雀们的疯闹使亘古如斯的崖谷更显幽静宁谧。太阳公公将自己的光热毫不吝惜地投进沟谷,映得石山峰峦和崖壁一片亮堂。植物们、昆虫鸟雀们在与生俱来的自然天堂里栖居、生息、繁衍,一方净土于生灵万物、于人类又是何等重要,真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清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