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22.01.2016  10:04
  1月18日,市委十三届十二次全会胜利闭幕。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西宁市委关于制定西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描绘了未来5年西宁发展新的蓝图。
  “十二五”是我市发展很不平凡的五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市委团结带领全市各族人民开拓创新、务实苦干,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新的跨越。“十二五”规划主要目标和任务胜利实现,为“十三五”规划和实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谋划“十三五”,关键在于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精神,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五大发展理念”谋篇布局,用新理念引领新发展、开拓新境界。
  “12315”明确了“十三五”乃至未来一段时期的战略目标和价值取向,五者之间紧密联系,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一个率先”就是把握中央和省委提出的标准与要求,确保到2020年在全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是核心目标,既是中央赋予的责任使命,也是全市人民的心愿,必须坚决实现;
  “两个转型升级”就是推动产业和城市转型升级,这既是发展的大势所趋,更是我市自身发展的迫切要求;既是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的重要要求,也是创造更加美好生活的题中应有之义,这是西宁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两大支柱,必须加快步伐;
  “三个示范基地”就是建设全省生态文明先行区、循环经济发展先行区和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的示范基地。这是导向和路径,既是立足比较优势确定的战略任务,也是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必须长期坚持;
  “一个城市窗口”就是打造展示青海精神高地内涵的城市窗口,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精神动力,体现的是西宁的城市“软实力”。这是动力和保障,既是多年来形成的具有西宁特点优秀精神的集中展现,也是全面从严治党、加强作风建设的内在要求,必须大力构筑;
  “五个排头兵”就是争当推动绿色发展、促进创新创业、深化改革开放、完善公共服务、加强法治建设的排头兵,这是西宁在全省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的地位和作用,必须勇于担当。
  确定“12315”的总目标,把握了发展趋势,回应了群众期待,凸显了比较优势,必将有力鼓舞全市各族人民的信心和干劲,奋力开辟西宁“十三五”发展的新天地。
  全市上下要以全会精神为引领,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勇于担当、主动作为贯穿始终,要在“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精神的引领下,保持昂扬向上的朝气、开拓进取的锐气、攻坚克难的勇气、敢为人先的志气,胸怀目标,脚踏实地,奋发有为,步稳蹄疾,我们就一定能够收获“十三五”发展成果,打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