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西陲永宁

03.08.2019  08:40

  “白天干干净净,夜晚亮亮堂堂,社会平平安安。”这是旅游旺季大量涌入的外地游客对6月西宁的评价。

  作为青藏高原上唯一人口超百万的城市,西宁特色鲜明:汉族、藏族、回族、土族等多民族聚居;作为交通要道,西宁又是出入藏、疆之“咽喉”;作为旅游城市,西宁独特的自然风貌和少数民族民俗风情吸引着众多外地游客——2018年旅游人次逾2400万,超过全市人口的10倍,成为全国游客数量增长最快的十大城市之一。

  人口结构的复杂性、流动人口数量的增加势必会给社会治安带来较大压力,但在2018年的全国城市公共安全感调查中,西宁名列全国第二;同年的刑事打击工作质效,西宁位列全国省会城市第一。

  平安西宁的建设密码到底是什么?

   社会治安行政图精准测量:群众安全有了“体温计”

  打开西宁市城北区2019年4月的社会治安行政图,小桥大街派出所建设巷社区区域已由表示“警告”的红色变为表示“平安”的蓝色。

  派出所副所长王彦告诉半月谈记者,建设巷社区内大型农贸市场、超市集中,人流量大,在元月市民忙着采购年货时,片区内发生24起盗窃案。“由于和上个月相比发案数增加了50%,因此当月片区被涂上了表示‘警告’的红色。”

  王彦说,“有了这个‘红黑榜’,哪儿发案多,我们就把警力安排到哪儿,‘红色’倒逼民警从被动工作到主动防范。”负责建设巷社区的民警林杰告诉半月谈记者:“针对建设巷出现的问题,2月开始,我们组织警力开展全天候巡逻,同时帮助市场组建了十余人的保安队伍,一下就把发案率降下来了。”

  这是西宁市实施社会治安分级评价机制改革的缩影。2015年6月,青海省委常委、西宁市委书记王晓问诊西宁公安、把脉社会治安,明确提出“调整社会评价机制,构建一张西宁治安行政地图,以颜色划分,进行预警防范,督促、提升工作效能”。

  西宁市在全国首创“绿色良好、蓝色安全、黄色关注、红色警告、黑色严重”5个等级的社会治安分级评价机制,每月绘制一张“社会治安行政地图”,构建警力跟着警情走的“工作链”。

  “最近哪类警情报警频率最高?哪个领域风险隐患最大?每月的治安行政地图会用鲜活的数据说话,通过数据的搜集、分析和研判,党委决策有了‘活地图’,群众安全有了‘体温计’。”西宁市公安局副局长袁建青说,“以图考核问责”的机制也有效推动了公安机关作风的转变,实现了效能的大提升。

  统计数据显示,如今,西宁市8类案件发案数不足2013年的一半,发案率创7年来新低,群众满意度上升到97%。

   多种力量联勤联动:高效执法有了“助推器”

  夜晚,行走在西宁市城中区莫家街,街道综合执法队伍的最基层站点——“24小时平安在线”综合执法指挥中心平台的警务车警灯长亮,正在车内执勤的公安干警告诉半月谈记者,公安、城管、工商、食药、交通、卫生、法律援助等部门的执法人员在这里共同执法。

  近年来,西宁市深化以“综合”“下沉”为核心的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将交通管理、市容环境卫生管理、环境保护管理等20余项城市管理事权下放到街道办事处,多种力量联勤联动,执法人员工作效率高了,老百姓办事方便了。

  在人员环境复杂的城中村设立警务室,城管、安监、卫生、国土、食药监等7个部门入驻,加强基层治理;在百姓关注度高的侵财类民生小案上投入精力,上门查找原因并加强相关巡逻工作;在游客聚集的夜市成立治安调解小组,并与每一位经营户签订安全责任书……

  据了解,目前西宁市在近20个街道办事处成立了城管综合执法指挥中心,从公安、民政、交通、规划、环保、水务、城管、林业、工商、食药、安监等部门抽调了近百名执法人员协同作战。多种力量的联勤联动让城市综合管理体系高效运转。

  为解决火车站周边治安问题突出、社会综合治安管控压力大的难题,西宁火车站社区9家单位的25个党支部成立党建联盟,协调派出所、武警、交警、运管、城管5家成员单位组成联合工作小组,联勤联动、优势互补、一体作战。

  青海省公安厅治安警察总队副总队长安胜年介绍说,通过资源共享、治安共防,火车站治安案件从过去的日接警48起下降到目前的年接警仅42起,旅客群众安全感大幅提升。

   社会力量群防群治:布下治安联防“天罗地网”

  借鉴气象部门天气预报的做法,2017年5月起,西宁市首次推出大众版《社会治安形势分析报告》,依托派出所LED显示屏、全市的1338个商业视频网点、“西宁警事”“西宁交警”等警务App向市民推送。

  “群众是评价机制的源头。”西宁市公安局改革办民警张延龄说,西宁将群众满意度作为社会治安的重要测评指标。村警从发动邻里乡亲入手,户籍民警从前来办证的群众入手,社区民警从发动保安、物业、商店等从业人员入手,定期向群众汇报警情,请群众评价治安。

  同时,35个城区派出所创建了工作监督微信群,每个派出所邀请100名群众入群,常态开展监督测评工作。西宁市公安局城中公安分局通过建立上百个“邻里牵手社区群(楼院群)”,让“朋友圈”变成了“网上警务室”,群众对治安的感受如何、有什么好的意见建议,民警随时掌握,及时解决。

  不仅参与监督测评,广大群众还积极投入到社区治安工作中。69岁的居民焉几何就是城东区中庄大院的一名“红袖标”。他时常穿着红马甲、戴着红袖标,和大院里的其他党员一起巡逻。

  “一趟来回约2公里,大概需要半个小时。”焉几何说。

  如今在西宁,像焉几何这样的辖区“红袖标”“夕阳红”“商户联防”“邻里牵手”等群防群治模式不断涌现,社会各界以主人翁姿态共建平安,布下了治安联防的“天罗地网”。

  “警力有限,民力无穷”,群防群治,让社会治安共治的效果更加明显。“不管是小偷小摸、‘两抢一盗’还是日常的违章摆摊、乱停乱放乱调头,在西宁都能得到有效治理。群众的平安感、安全感很强。”西宁市常务副市长王剑锋说。

幸福西宁建设密码
  青海新闻网·青海新闻客户端讯  高寒缺氧又亲山Qhnews.Com
湟中6所学校收到上万本爱心书籍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4月21日,Qh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