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西州】乌兰县着力打造“茶卡羊”品牌

19.03.2015  11:36

  茶卡草原地处柴达木盆地东部的乌兰县,这片草原培育出了肉质细嫩、肥而不腻、鲜而不膻的“茶卡羊”。为了充分利用茶卡镇独特的区位优势和“茶卡羊”良好的声誉,乌兰县正准备将茶卡打造成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活畜及畜产品集散中心,把茶卡建成有机牛羊肉产业基地。

  “茶卡羊”是青海高原毛肉兼用半细毛羊,生长于乌兰县环茶卡盐湖区域,受独特地理气候和土壤环境影响,羊肉含丰富矿物质和维生素,自古冠以“贡羊”美誉。2013年4月,“茶卡羊”获得国家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为打响“茶卡羊”品牌,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海西州加大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快推进生态畜牧业发展,积极引进培育龙头企业,有力促进了“茶卡羊”产业转型升级。

  目前,茶卡地区共存栏“茶卡羊”12.6万只。乌兰县11个牧业村均成立了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1307户牧户自愿将草场和羊以入股的形式流转。同时,依托“茶卡羊”品牌优势和北京“青海之窗”畜产品销售网络,在茶卡镇建立集养殖、屠宰、加工、储藏、销售为一体的生态畜牧业养殖基地,大力发展屠宰和精细加工产业,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吉仁公司与茶卡镇巴里河滩村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建立“社企联姻”发展模式,合作社的46户186名社员将1.47万只羊和18.95万亩草场,以入股的形式交给吉仁公司统一经营管理,吉仁公司每年按照每只羊350元的标准为社员分红,从入股社员中聘请有生产经验的牧民放牧和生产管理,每年按照每只羊80元的标准发放管理费,同时优先吸纳合作社社员到公司务工,解决牧区富余劳动力就业问题。2014年,合作社社员共分红280万元,发放劳务费60万元,户均收入7.4万元。

  为发挥茶卡镇地理区位优势,有关部门计划在茶卡镇建设5.4万平方米活畜交易市场、1000平方米市场交易大厅、200平方米加工车间两间、120平方米畜圈40座、购置常规防疫检测设备两套。项目建成后,预计可满足每年20万头(只)活畜交易,其中,存栏量每年10万头(只),屠宰每年10万头(只)。(张庆)

国家10.49亿支持我省启动实施教育强国推进工程
  今年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省发展改革委紧抓“十四五”开局机遇,围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新时代目标,科学谋划项目储备,主动加强汇报衔接,全力以赴争取中央专项资金,支持教育领域基础设施建设。经积极争取,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我省教育强国推进工程2021年中央预算内投资10.人民政府
甘青两省政协就推动兰西城市群建设开展联合调研
  8月2日至6日,青海省政协应甘肃省政协的邀请,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