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可可西里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工作确定下一步十项重点任务
青海省可可西里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工作,自2014年10月15日正式启动以来,在住房城乡建设部的大力帮助、指导和支持下,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近日,省住房城乡建设厅按照住房城乡建设部城建司《关于抓紧做好迎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专家实地考察可可西里申报世界自然遗产项目准备工作的函》(建城景函〔2016〕77号)和《青海可可西里申报世界自然遗产环境综合整治和保护管理设施规划建设工作方案》要求,确定了下一步十项重点工作任务。
一是建立迎检组织机构,制定工作责任清单。 成立省、州、县各级迎检组织机构,落实各级领导小组、工作人员名单,组建专家技术团队,制定责任清单、明确任务分工、倒排时间节点。
二是科学确定考察路线,做好迎检工作。 确定IUCN专家正式考察路线和备用线路,精心设计好资源展示停留点、讲解点、餐饮点、访谈点,明确每个点的工作内容和任务。制定接待方案,落实接待人员、车辆、饮食、医疗、住宿等后勤物资的保障措施;对陪同人员、接待人员和后勤保障人员进行培训。按照IUCN专家正式考察的方案、标准和要求,适时组织开展1至2次预考察。
三是编制汇报材料、考察手册。 制作完成英文版PPT(约30分钟)汇报材料和宣传视频,编制考察手册,制作保护站及沿线解说图板。
四是做好应对IUCN专家提问和社区访谈的准备工作。 梳理研究可能提出的问题,做好应答准备;做好保护站、社区人员培训,使其了解世界自然遗产申报的意义和保护方面内容。
五是加快基础设施配套及管理制度建设。 完善保护站及考察点的水、电、暖、卫生、网络、办公、监测等设施设备;完成展示中心布展工作;在提名地和缓冲区范围内规范设立界碑、界桩、标示牌、讲解牌、说明牌等;完善环境监测站点规划建设,建立遗产提名地监测工作制度及监测体系;建立健全索加、曲麻河保护站管理机构,充实专职保护管理人员,加强保护管理工作。
六是推进环境综合整治工作。 全面落实《青海可可西里申报世界自然遗产环境综合整治和保护管理设施规划建设工作方案》,开展提名遗产地区域禁牧限牧,整治各保护站、不冻泉和五道梁公路服务区、采矿点、建筑物、电线杆、破损道路、既有垃圾及沿线村、社、牧户周边环境。
七是做好两次出访参会工作。 组团参加2016年7月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召开的第40届世界遗产大会和2016年9月在美国夏威夷召开的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世界自然保护大会,了解掌握世界自然遗产表决列入程序、世界遗产委员会议事规则,拜会世界保护自然联盟(IUCN)负责人和相关专家,宣传交流可可西里生态保护情况。
八是做好申遗文本后续补充完善及答复工作。 主动跟踪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专家对申报文本审查评估的进展情况,及时补充完善相关内容。编写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及41届世界遗产委员会大会上口径统一的答复和承诺材料。
九是开展申遗宣传工作。 通过各类媒体及参加世界自然保护大会论坛等活动,向世界展示可可西里自然遗产资源。针对基层乡村重点开展宣传工作,让农牧民和社区干部了解申遗的目的、意义,引导农牧民积极参与保护遗产资源。
十是做好2017年度申遗重点工作 。 认真梳理和整改IUCN专家考察后提出的问题和建议,做好2017年4月至5月,IUCN专家可能再次赴遗产提名地进行考察的准备工作。组团参加2017年7月第41届世界遗产委员会大会,为我省可可西里申遗成功做好各项准备和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