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视点:青海脱贫攻坚交出“赶考”新答卷

09.03.2018  15:11

美丽的生态移民新村。

循化线辣椒。

杂多县第三完全小学图书室里孩子们正在阅读。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主旨与要义,既在“小康”,又在“全面”。“小康”追求的是发展水平与质量,“全面”追求的是发展的协调性、可持续性。

“要更加注重教育脱贫,不能让贫困现象代际传递。要更加注重提高脱贫效果的可持续性。”2016年3月10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青海代表团审议时的殷殷嘱托仿佛还在耳畔。

如何消除贫困现象的代际传递?如何提高脱贫效果的可持续性?

总书记言简意赅切中发展要义!青海扎扎实实破题向人民答卷。

发展教育,培养人才,扶贫先扶智。

发展产业,增强“造血”能力,彻底拔穷根。

按照总书记指明的方向,两年来,高原儿女在变革的求索中前行,从发展的困顿中突围,在知行合一上下功夫,在真抓实干上见成效,把脱贫攻坚责任扛在肩上,精准发力推进攻坚战。

发展产业增强“造血”功能,彻底摘掉贫困帽

天空湛蓝,阳光明媚,山下积雪消融,滋润着苏醒的田野。

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黄家寨镇平乐村的温室大棚里,赵富明和妻子索有花以及同村来帮忙的李延秀,正忙碌地收地里的鸡腿葱。

“不光是他们这一家,其他种葱的农户这两天也都在忙碌,就为了能有个好收入。通过几年时间的发展,‘鸡腿葱’已经成了这片土地上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平乐村的村会计赵富财说,村里的320户人家,有100户都在种植鸡腿葱,其中22户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在去年全部脱贫。

“把产业扶贫作为带动贫困村增收的根本途径,因村施策,差异化发展特色产业,提升贫困村‘造血’能力,促进可持续发展,这是我们的使命和责任。”省扶贫局局长马丰胜认为,产业扶贫是提高脱贫效果可持续性的一把“利剑”。

贫困地区只有通过发展产业,才能实现永久脱贫。去年以来,青海将产业扶贫作为重中之重,强力推进。

摘掉“贫困帽”,产业是根本。发展啥产业?

我省因地制宜走好三条路:依托特色,发展优势产业;根植绿色,打造生态产业;另辟蹊径,培育新型产业。

地处海东市的乐都区充分利用当地富硒土壤资源和特色农产品资源,以宏恩科技有限公司为依托,建成海东市乐都区扶贫产业园区。按照“农户种植+基地加工+市场营销”的科技扶贫模式,直接受益群众3528户,14953人,建档立卡贫困户年人均增收4350元。

“建起一个技能培训中心,发展一种特色产品、带动一批群众脱贫。”位于黄河源头第一县、全国海拔最高、条件最为艰苦的县份之一的曲麻莱县,听取群众意愿,依托农牧民特色产业,建设农牧民技能培训中心,让牧民增加了就业收入,分享到了“发展红利”,“减贫”路上日子越过越安稳。

西宁市投入6300万元,实施21个村旅游扶贫项目,打造了花海农庄、乡趣卡阳等一批乡村旅游品牌,带动811户贫困户、2777个贫困人口参与发展农家乐、乡村土特产品销售等实现增收。

或发展种植养殖,或发展手工艺,或挖掘新优势……

放眼全省,各地特色产业日益焕发出新活力,昔日的贫困村正呈现出“人人有事做,家家有收入”的喜人局面。

把教育纳入扶贫“政策包”,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教育是希望、教育是未来。只有把贫困地区的教育搞上去,才能打通贫困地区的内部动脉,使贫困地区真正实现“自我造血”功能。

近年来,我省将“教育”纳入扶贫的“政策包”里。

“因为家里穷,父母商量让我继续读书,还是出去打工,这个时候,学校告诉我从去年开始,贫困家庭学生的高中学费已经全免了!”

眼看着马上就要开学了,正当海东市乐都区桃红营乡的苏月因学费问题而一筹莫展时,15年免费教育政策为她打开了另一扇希望窗。

为了让贫困家庭子女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我省实施的15年免费教育是发挥教育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举措,按照普惠加特惠的原则,更加注重教育脱贫。

根据《关于实施15年免费教育后相关收费政策》,我省2016年共投入资金17.6亿元,包括六州所有学生和西宁、海东两市贫困学生在内的全省80余万名学生受益。2017年,省财政又投入资金18.36亿元,全省近90万名学生受益。

2016年上半年,一份饱含贫困家庭学子希望的“教育脱贫攻坚行动计划”全面实施。预计到2019年实现贫困家庭子女教育档案“全覆盖”,从而基本构建“到村、到户、到人”的教育精准脱贫体系。

此外,我省还进一步完善助学金、助学贷款等高等教育资助制度,按照本科6000元、大专5000元、少数民族预科资助4000元,职校中职和高职3000元的扶持标准对贫困家庭大学生进行资助,从根本上解决了因学致贫的问题。

充分利用对口支援和东西协作机制,采取异地办班方式,输送藏区六州7700余名学生到省外就学,占藏区高中阶段学生的11%。

2017年又争取内地西藏中职班招生计划840名,9月份选送这部分藏区学生赴江苏、上海、天津、辽宁等10个省(市)免费接受职业教育。

扶贫必扶智!我省努力补短板优化教育结构,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让贫困户会门手艺、有个“饭碗”,有致富技能

在我省,文化程度不高,没有一技之长,是不少贫困群众脱贫的障碍。

对此,我省全面展开职业教育扶贫,实施技能脱贫行动,让贫困家庭的劳动力会门手艺、有个“饭碗”。

去年,我省将全省贫困地区劳动力技能培训列入年度培训重点项目,对贫困地区就业困难人员培训期间给予生活费、交通住宿费补贴;对六州和六盘山片区就业技能培训和补贴标准上浮10%;对企业新招聘贫困家庭劳动力开展岗前培训或劳动力预备制培训的,给予培训费补贴和技能鉴定费补贴。

全年开展贫困劳动力技能培训、致富带头人培训1.65万人次,大部分受训群众找到就业门路,实现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目标。

如今,在我省各地落地的“雨露计划”,成为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加油站”。

毛玉兰的家在互助土族自治县哈啦直沟乡孙家村,全村248户中有105户贫困户,这“穷根子”在哪呢?孙家村地处偏远山区,多数人上完初中就再也没进过校门,没技能是脱贫的“拦路虎”。

“念完初中就没再继续读书,吃了没有文化的亏,出去要么找不到工作,要么就是工资太低。”毛玉兰感慨道。

去年,毛玉兰学了40多天的服装加工,成了村服装厂的一名缝纫工。“通过免费的技能培训,我在村上的服装厂找到了一份工作,每个月有3000多元的工资,我就希望能指着这项技能尽快脱贫,如果有条件再开一家属于自己的服装店。”说起将来的打算,毛玉兰信心满满。

“通过一系列‘雨露计划’措施,不但让贫困群众提高了收入,而且换了思路,使贫困群众获得从靠力气吃饭到靠本事赚钱的资本。同时,解决了贫困群众面临的迫切问题,帮助贫困家庭减轻了教育负担。”互助县扶贫局负责人说。(孙海玲)

视点短评

授之以渔

“民亦劳止,汔可小康。”

“小康”源出《诗经》,这是老百姓对安定、幸福生活的恒久守望,也是穿越无数苦难与辉煌岁月的执着梦想。

全面小康,不是追求一时的脱贫和暂时摘帽,而是实现可持续脱贫和发展,可以说是一场“顾眼前,更顾长远”的战役。

提高脱贫效果的可持续,根本就是发展教育。扶贫必扶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

对此我省全面启动教育脱贫攻坚行动计划,全面实施15年免费教育政策,建立健全助学金、助学贷款等高等教育资助制度,在一系列政策“大礼包”的照耀下,广大贫困家庭学生延续了上学梦,也为阻断代际传递播下了希望的种子。

提高脱贫效果的可持续性,重点要大力发展产业扶贫,产业扶贫是扶贫的基础和核心。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只有增强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才能实现脱贫的可持续性。同时,要加强贫困人口职业技能培训,培育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坚持贫困群众的主体地位,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增强贫困地区的“造血”功能,从“一次性扶贫”迈向“可持续性扶贫”。

提高脱贫效果的可持续性,还要织好因故返贫的“救济网”。随着全面脱贫攻坚战的持续深入展开,必然会有越来越多的贫困人口摆脱贫困,但一场大病、一次意外事故、一场自然灾害,很可能会导致“因病返贫”“因灾返贫”的发生。因此必须做好相应的救济性制度安排,用保障性制度托好底,确保已取得的脱贫成果不失,已脱贫的人口不再返贫。(孙海玲)

故事传真

沈生福的致富路

2月26日正月十一,虽然已经立春,但海拔3200米的湟源县日月藏族乡本炕村依旧是零下十几摄氏度的气温。一栋栋崭新的砖房紧紧地挨着,各家门前的水泥路上都被打扫得干干净净。清晨的太阳照射着这个安静祥和的村庄。

“三年前可看不到这样的景象。”38岁的藏族群众沈生福起个大早,准备去养殖场把自家的牦牛赶到后面的山坡上。他指着不远处半山坡一处荒废的土房说:“看到没,那个就是我以前的家。人走上去费力得很,车也上不去。三代人的老房子,墙都快塌了,一到夏天还要漏雨。家里院子养羊,屋子常年都是羊粪味。哪像现在,住的五间房,出入方便,空气还好。”

跟沈生福一样,本炕村其他106户村民都在三年之内住上了新房。除了易地搬迁政策惠及,村里还修建了污水沉淀池,改善了村民的生活环境;利用80公顷的土地种植黑麦,实行粮改饲,带来了增收。

省财政厅派驻村子的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利用贫困户扶贫资金建立了本康专业养殖社,通过牦牛的养殖,增加贫困户的收入。并且鼓励老百姓个人养畜。在2017年如期实现了全村29户贫困户的脱贫。

去年沈生福一家五口人通过养殖合作社分红共分了2700元。

提起养殖社,沈生福感慨万分:“一开始村里要建养殖社时,我们大家伙都不支持,就想着把钱拿到手里。去年分红时大家伙才知道,这样就可以每年都有收入了。要是当初分给我们自己,早都用完了。”

“当时想着,不能只是帮老百姓脱贫,还需要一个长远的目标来巩固脱贫的成果,实现可持续发展。”

驻村第一书记郭谦介绍,养殖社的法人由老百姓自己投票选出,出栏的牦牛按纯利润的10%分给各个贫困户。由于村里个人的畜棚还未搭建,所以决定把养殖场的一部分免费借用给有自由牦牛的村民,实现养殖和居住地分开。第一次分红每人就分到540元。下一步,还要引进母牛,通过自繁自育,育肥相结合的方式降低成本,提高收入。

安置好牛群,沈生福回到家中开始清洗从岳父那里借来的小皮卡。三年前,他在外打工三个月才回家一次,妻子在家照顾三个孩子的生活。所以一家人一年的收入也只有1万多元。自从国家精准扶贫的政策开始后,沈生福对未来的生活有了希望,也明确了自己的方向。

他借来了岳父的皮卡,拉着工具为周围来往的汽车补胎,贴补家用。去年养殖社的分红也让他看到了牦牛养殖广阔的市场,所以,2018年的1月份,通过村互助协会平台贷款和自己的存款,自己买进了40头小牦牛。

“村里还要搞旅游呢,我今年就想再把家里的家庭宾馆和农家乐办起来,争取在旅游旺季再生个赚钱的路子。”沈生福的妻子通过县妇联和县扶贫办等单位举办的培训班,学习掌握了烹饪技能。

“本炕村在扎倒公路的路边。夏天旅游旺季经过的游客非常多,所以,我们就想借着这个优势再发展一些适合本村的旅游产业。”郭谦说,不光是烹饪,为了鼓励青壮年劳力外出务工,还对部分村民进行了刺绣、挖掘机装载的培训。等过了年,还要为需要的村民进行宾馆礼仪方面的培训,让群众掌握更多致富技能。(王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