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一技之长改变命运
对面前的烟气净化设备仔细检查,在电脑上进行调试,对有问题的地方及时修复……5月12日,记者在位于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的青海宁北发电有限责任公司里见到了业务娴熟、工作快3年的韩宝。
“很珍惜这份工作,也很感谢学校教给我赖以生存的技术,不仅改变了家里的生活条件,也改变了我的命运。”谈及现在的工作,韩宝这样说。
今年21岁的韩宝家住大通县新城乡,父母在其9岁时就去世了,从小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由于爷爷奶奶年事已高,而且常年患病,一家3口人就靠着政府发放的低保金生活和供他上学。为了改变家里的贫困状况,初中毕业后的韩宝进入西宁市大通职业技术学校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学习,两年后顺利毕业进入了现在的工作单位。
“现在一个月有3000多元的工资,不仅可以养活自己,而且爷爷奶奶住院看病的钱也有了着落,我觉得特别满意,要继续努力工作,让我们一家人过上好日子。”韩宝说。
在韩宝身上发生的一切,只是西宁市大通职业技术学校校企合作成果的一个缩影。
大通职业技术学校始建于1983年,2011年被评为省级重点职校,2016年确定为省级职业教育示范校、全国职工教育先进点、西宁市民族团结进步先进校,目前开设有14个专业。
2011年开始,为了使在校学生毕业后能够顺利走上工作岗位,学校先后与大通桥头电厂、青海宁北发电有限责任公司等十余家企业进行了校企合作,在充分了解企业用人需求后,进行有针对性的课程安排,并且在不少企业建立培训实践基地,让学生在学校内学习完课程后,走上将要工作的岗位进行实践,以便于更好地适应工作。
“校企合作让学生和企业之间互相都有一个了解,学生在感兴趣的专业里挑选企业需求量大的,企业也可以通过实地的培训让学生在毕业后迅速适应岗位要求。”西宁市大通职业技术学校党支部书记王进业说。
据王进业介绍,校企合作后,学校每年的对口就业率达到90%以上,剩余学生大多都是选择了自主就业或者升学,越来越高的就业率和越来越好的就业去向让职业教育得到了社会的认可,过去每年只能招400多名新生,自2012年开始,每年招录的学生人数都有一百余人的递增,去年一年就招了800多名新生。其中学前教育和服务类的专业很受社会青睐。
穿着职业的装束,练习礼仪,练习普通话……在位于学校附近的天坤国际控股集团的培训基地内,学校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二年级的学生包莲花正在接受最后的培训,刚刚去新疆参加招聘回来并且顺利通过初试的她即将成为一名高铁的乘务人员。
“很激动,马上就可以走上工作岗位了,这在两年前是根本想不到的,在学校的两年时间让我完成了蜕变,我的努力也得到了用人单位的认可,家里人都为我高兴。”包莲花说。
不仅要让学生有过硬的技术,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在学好技能的前提下,学校定期组织学生走进社会,利用各自不同的专业技能做公益服务,时常会看到医护专业的学生走进养老院为老人们体检,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走进孤儿院陪着孩子们做游戏……该校还专门开发了“德育量化平台”,为每一个毕业的学生进行考评,使学生们做到先立德,再立业。
如今,大通职业技术学校更是利用职业教育的优势帮助老百姓脱贫致富,从今年二月开始,学校针对贫困家庭和有技术需求的2000人进行了技能培训,涵盖烹饪、机电维修等12个专业,经过三个月到半年的学习时间,在结业的时候进行鉴定后授予职业技能证书,并择优推荐到合作的企业工作,多方面为社会培养提供技术人才。(陈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