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沿着先烈的脚步前行

05.04.2015  11:33

  “人间四月芳菲始,又是一年清明时” 。临近清明,我们以传统方式祭奠故人,更要祭奠革命先烈。

  我们要时刻铭记,为了新中国的诞生和新中国的建设而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先烈们;我们要铭记,为保护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而牺牲的英烈们;我们要铭记,为支持革命事业无私奉献的烈属和群众;我们更要铭记,继承和发扬先烈精神的责任。

  先烈是民族的脊梁,先烈精神是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石和中流砥柱。缅怀先烈,就是让每一个人接受优良传统的教育和洗礼,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不忘锐意进取,牢记先辈们的嘱托和使命。缅怀先烈,就是让我们倍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懂得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的道理,不断增进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华民族的情感,立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清明时节祭奠先烈,正逐渐成为一种国民心理和集体意识,我们每位公民,应在日常生活的每一天、每一言、每一行上,自觉继承和发扬革命先烈的精神,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沿着先烈的脚步前行。

   “要堂堂正正做人”

  1997年8月5日,对于张群虎和刘桂芳夫妻俩来说,是终生难忘的日子,也是他们心中永远的痛。

  那一天,他们年仅23岁儿子——武警战士张海西,在龙羊峡水电站遭受特大洪水袭击的危急关头,为避免水电站电厂遭受毁灭和保证整个西北电网的正常供电,他不顾个人安危,坚守岗位,及时向上级报告灾情,最终献出了年轻的生命。这个不幸的消息给了夫妻俩当头一棒,他们怎么也没想到,年轻帅气的儿子就这么没了,刘桂芳抱着儿子的照片哭了好多天。

  如今,17年过去了,夫妻俩的生活怎么样?逝去的儿子在他们心中留下了哪些回忆?对于儿子的牺牲他们是否已经释然了?3月26日下午,记者来到了建设巷柴达木路10院4号楼二单元241室老两口的家中。

  走进老两口的家中,家中的客厅里看不到一张关于张海西烈士的照片。据张海西的二哥张海涛讲“老人看到弟弟的照片会更加想念,更加伤心……”得知记者想要了解儿子的事情,70岁的刘桂芳不知从哪里拿出一个影集:“这里面都是海西生前的照片,我一直都保存着,舍不得烧掉。”刘桂芳一边说一边指着影集里相片。

  张群虎夫妇共育有4个孩子,3儿1女,牺牲的张海西是他们的老三儿子。虽然儿子已经去世了那么久,但是一想到年纪轻轻的儿子就这么走了,刘桂芳的心里就像扎了把刀似的痛。刘桂芳一边抚摸着儿子的照片一边说:“你看我儿子长得好看吧,他长得很帅的,街坊邻居都喜欢他……”说着刘桂芳就哽咽了。

  张海涛说:“父母从小教导我们兄弟三个,堂堂正正做人,不做违纪违法的事,我们也是遵循着父母的意愿一直这样做。自从弟弟牺牲后,父母的身体就不太好,现在和我们住在一起。”

  这么多年以后,他们还是会经常想起儿子,特别是清明节、8月1日和逢年过节的时候。不过,对于儿子的牺牲,老两口除了伤心难过之外,也觉得儿子为他们争了光。“儿子没有给我们丢脸,给我们争了光,他为国家做了贡献,想到这些我们心里也就解脱了。”刘桂芳说。

  “儿子去世的那年,我和他爸都是50多岁,如今,他爸已经75岁,我也近70岁了。每逢过年,部队上、政府部门的领导都来看望我们。去年国家设立烈士纪念日,说明国家重视烈士,没有忘记他们,我们烈士家属心里也很感动。”刘桂芳欣慰地说。

  “父亲在我们家族中永远是英雄”

  张小琴对父亲张永福的记忆,深刻而又模糊。

  父亲张永福出生于1930年,生前任果洛藏族自治州甘德县人民银行副行长。1959年3月31日土匪将甘德县银行包围,父亲为保护国家财产,被土匪杀害,年仅29岁。父亲牺牲那年,张小琴才5岁。清明前夕,记者见到了张永福烈士家人,妻子顾国英今年已经87岁的高龄,由于听力减弱一直没有说话,但从她饱经风霜的脸上可以看出,她是一位贤良的好妻子,用瘦弱的肩膀支撑起这个家庭,现在和大女儿生活在一起。

  据张小琴介绍,由于张永福工作的特殊性,她小时候都是由妈妈和奶奶照顾。父亲的英雄事迹,多半是从父亲的老战友和奶奶那里听来的。从记事起,她就知道自己没有父亲,父亲是烈士,是为了保护国家财产,被土匪杀害的,在她幼小的心灵里,对父亲有了一份敬畏。没有父爱相伴,却丝毫没有影响张小琴对父亲的敬爱与思念。“父亲在我们心中永远是英雄,父亲的故事和精神要世世代代流传下去。”张小琴道。

  说起父亲,张小琴还是很骄傲的:“家里有父亲的老照片,他有些瘦,但眉清目秀,用现在的审美来说是非常帅气。虽然父亲已经不在了,但他的同事、朋友们会经常到家里来看望我们。他们都夸父亲,为人谦虚好学,听党的话,是组织上信赖的好同志”。

  张永福牺牲后,当地政府就把他安葬在甘德县烈士陵园,永远留在了他生前工作和战斗过的地方,让那里的人民记住这位为了保护国家财产英雄人物。作为家人也希望每年的3月31日能祭拜父亲,给父亲扫扫墓,但果洛路途遥远,他们家族的老人就给张永福在祖坟里建了一个衣冠冢,纪念他们心中的英雄。

  “去年国家设立烈士纪念日,省领导到我家进行慰问,当时妈妈的手是颤抖的,眼睛里也噙满了泪花。国家以法律形式在全国开展烈士纪念活动,产生的正能量是不可估量的,我们作为烈士家庭,将以这种精神为鼓舞,做好自己力所能及的事,用实际行动感谢党和政府。”张小琴的丈夫陈育德激动地告诉记者。

   “当兵就要当爸爸那样的兵”

  苍松翠柏,荫荫绿草,黑色花岗岩建成的墓穴下,静卧着一些有名或无名的烈士。一束鲜花、一篮水果……每年4月5日,乔延虎的妻子张晓妹都会在家人的陪同下来到烈士陵园,祭拜、扫墓。今年照样来到墓前和阴阳两隔的丈夫聊了起来,“延虎啊,你就安息吧,政府为你们零散烈士进行集中安葬,对我们照顾的很好,咱们的孩子也很争气,现在已经是武警大通县中队副中队长了……”

  乔延虎,1957年出生,生前在武警西宁支队服役,中共党员,少校军衔,1993年1月27日在西宁市共和路徒步查勤时,遭歹徒抢劫,与歹徒搏斗中被刺成重伤,经抢救无效,光荣牺牲,享年36岁。

  “乔延虎离世前,上有年迈的父母,下有六岁半的儿子,我又要上班,还要照顾家里和孩子。得知延虎出事了,我感觉天都要塌了,无助的我整天以泪洗面。每年给他上坟时都要大哭一场,转眼他走了已经有18年了,如今,在政府的关心下家里的条件也好多了。每年过年,领导们都来慰问,问我们有什么困难需要解决。去年,还对他们这些零散烈士进行了集中安葬,让已故的人和我们这些家人都安心了,我非常感谢政府。”张晓妹激动地说。

  当问起他们的儿子时,张晓妹说:“儿子乔楠现在是武警大通县中队的副中队长,继承了他爸爸生前的愿望。”

  在儿子未来发展问题上,乔延虎在世时夫妻俩也探讨过。他想让儿子当兵,以后接他的班。丈夫牺牲后,张晓妹也曾动摇过:“我已经没了丈夫,不能再让儿子去冒险。”可是静下心来一想,危险的工作也应该有人做,再则孩子也非常喜欢这个职业,曾经对张晓妹说过,当兵就要当个好兵,就要当爸爸那样的好兵!张晓妹尊重了丈夫生前的决定和孩子的选择。不过乔楠每次执行任务时,她的心都揪着。

  说起父亲,乔楠心中只有两个字“英雄”。当问到他为何选择当兵?乔楠郑重地说:“从小生活在部队大院,听着军号声起卧,伴着战士们军歌欢乐地成长。我的身体里,流淌着军人的血,我的梦想里,永远是军旗猎猎。当我穿上军装,扛起钢枪,我的肩上就担起了军人的职责和父亲的愿望。”

   “不能给父亲丢脸”

  每年的8月9日,78岁的芦翠枝老人就和儿女们一起来到西宁烈士陵园骨灰堂祭拜丈夫王学,这是他们家多年保留下来的习惯。

  “去年政府为零散烈士进行集中安葬,孩子他爸有了自己的墓地,让我们家人非常感动,谢谢政府,我的丈夫终于可以安息了……”芦翠枝老人激动地说。一旁的大儿子王运龙插话道:“烈士有了自己的纪念日,我们很欣慰。家里人决定把每年的公祭日作为纪念父亲的日子,为他扫墓、祭拜。同时,我们也会把烈士的精神传承下去!”

  1974年8月,王学作为原青海省运输公司汽车四厂运输一队的队长带领25辆车到玉树藏族自治州曲麻莱县送货。到县城需要过一条河,当地没有桥,只能通过船只渡河。当时正值夏季,雨水较多,9日那天下午,突然下起了大雨,大家急忙往回赶路,希望能在天黑之前渡过河。作为队长,王学的责任心告诉他一定要安安全全地把大家带回去,他就一辆车一辆车地护送。天刚蒙蒙黑,在他护送最后一辆车过河时,一股急流涌来,将王学所乘船只打翻,他为了保全身边的同志,被湍急的河水打落河中,第二天才找到他的遗体。这些尘封的历史,大儿子王运龙牢记在心,每年为父亲扫墓,这段画面就会浮现在眼前。

  丈夫去世后,芦翠枝失去了精神支柱。丈夫是家里的主心骨、顶梁柱,他走了,三个孩子还小,该咋办?在她六神无主时,国家和政府出面让他的大儿子王运龙顶替丈夫的工作,给女儿和小儿子发放优抚金直至18岁。上山下乡后,女儿第一个拿到了工作指标,让她在省中医院上班。“丈夫虽然走了,但政府没有忘记我们,孩子们是政府帮我养大的,没有政府就没有这个家,感谢政府!”芦翠枝说道。

  据王运龙介绍,当年16岁的他听到父亲的牺牲既伤心又敬佩,父亲那种干工作勤勤恳恳,对党的事业无限忠诚,对待同事亲如家人的品格,在这位已经懂事的青年心中刻上了烙印。“我当时想的就是接过父亲的方向盘,把父亲未完成的事业来完成。”在母亲极力反对的情况下,王运龙义无反顾地选择了父亲曾经工作的单位——省运输公司汽车四厂运输一队。

  父亲做人的准则和优秀品格指引着他,同时也告诫着他不能给父亲丢脸。

国家10.49亿支持我省启动实施教育强国推进工程
  今年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省发展改革委紧抓“十四五”开局机遇,围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新时代目标,科学谋划项目储备,主动加强汇报衔接,全力以赴争取中央专项资金,支持教育领域基础设施建设。经积极争取,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我省教育强国推进工程2021年中央预算内投资10.人民政府
甘青两省政协就推动兰西城市群建设开展联合调研
  8月2日至6日,青海省政协应甘肃省政协的邀请,人民政府
全省快递员群体交流座谈会召开
  8月6日,省总工会召开全省快递员群体交流座谈会,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