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气象信息在农村牧区延伸

29.09.2014  22:21
核心提示:  ——青海依托信息化示范省建设力推为农服务社会化   近年来,青海省气象部门积极争取,主动融入,依托“国家农村信息化示范省建设”等重点项目,借力外部

  ——青海依托信息化示范省建设力推为农服务社会化

   近年来,青海省气象部门积极争取,主动融入,依托“国家农村信息化示范省建设”等重点项目,借力外部门资源,助推为农服务社会会,扩大农村牧区气象信息覆盖面,提升为农服务气象信息的及时性、有效性、针对性,使气象信息切实在农牧业增产、农牧民增收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依托项目,为农服务“消息树”枝繁叶茂

  2013年底,科技部、中组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将青海列为“国家农村信息化示范省”建设试点省份。按照“国家农村农业信息化示范省”建设的总体要求,青海省整合各个部门资源优势,建立了农村数据资源中心;构建了“1﹢5”省级农村信息服务综合平台,“1”即一个省级综合信息门户平台;“5”是指为农业科技、农村气象、数字教育、健康卫生、农村事务服务提供支持的农牧业全程智能服务系统、农业气象信息与灾害预警服务系统、农牧区数字教育综合服务系统、农牧民健康医疗服务系统、农村事务公共信息化服务系统等5个专业服务系统。另外,“农村气象信息与灾害预警服务示范工程”也被列为该项目6个示范工程之一。

  “农业气象信息与灾害预警服务系统”涵盖农牧业气象情报、农牧业气象预报、农牧业气象灾害分析预警、生态气象、农牧业气候资源等5个子系统,能完全满足农牧民群众对气象信息的需求,既可以提供积温、降水等基础气象资料,也可以提供长期气候预测、短时天气预报预警、设施农业气象预报、特色农业气象预报等方方面面的为农服务气象信息。

  据青海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副所长刘宁元介绍,通过整合党员教育、医疗卫生等信息化资源,青海省国家农村信息化示范省项目建设完成后,将满足全省农牧民85%以上的信息服务资源需求;可以实现对全省5591个农牧民专业合作社、878户养殖大户、370个家庭农牧场、325家农牧业龙头企业的“直通式气象服务”。

  “通过我们近期走访调查发现,广大群众尤其是养殖大户、龙头企业对气象信息的需求是非常迫切的。后期,我们还将加大和气象部门合作,积极推进预警信息发布、新媒体服务方面的相关工作。”刘宁元说。

  另外,该项目将建设4170个村级信息服务站,覆盖全省所有行政村;将建设1000个企业信息服务站。气象部门充分利用这些服务站开展气象服务,将大幅度提高气象信息覆盖面,提高气象信息员综合素质。

  “‘农业气象信息与灾害预警服务系统’纳入示范省项目建设,进一步扩大了气象信息覆盖面,使得为农服务‘消息树’迅速壮大、枝繁叶茂”。青海省气象科学研究所高级工程师颜亮东说。

  巧借外力,打通气象信息“最后一公里”

  今秋9月,黄河岸边一派丰收景象,青海省尖扎县坎布拉镇黄河魂大闸蟹农民养殖专业合作社的大闸蟹等水产品陆续上市。合作社负责人韩高坤是青海省国家农村信息化示范省项目建设的受益者。

  他指着办公桌上的电脑告诉记者,现在足不出户,鼠标一点,海量信息扑面而来,除了农作物生产技术、农产品价格信息等版块外,最关注的就是关于气象方面的信息了。

  “通过及时了解养殖区气温、天气等信息,我们及时调整给食量,既提高了产量,又节省成本。同时,在灾害性天气来临时,我们及时加固网箱,避免了财产损失。”他说。

  青海省气象局副局长李凤霞说,通过近几年的建设,全省为农服务气象信息覆盖面得到大幅提高,气象信息传播手段不断扩展,但是,受制于通信、人力物力等方面的原因,气象信息与用户之间的“最后一公里”仍然存在。青海气象部门通过和农牧、科技、民政等部门合作,“两条腿走路”,最大限度地使用外部门资源,有效推进气象信息进村入户。

  “在同仁牧区,受通信条件的现实,很多牧民群众无法第一时间获知气象信息,但是,通过青海省国家农村信息化示范省项目中的卫星传输通道,牧民就能第一时间接收到最新的气象信息,就能及时安排转场、剪毛、宰畜等活动,躲避气象灾害。”黄南藏族自治州气象局李延林说。

  据了解,经过积极沟通,由青海省农牧厅承担的“12316”三农服务热线也加入了“农牧业气象信息”栏目,将第一时间为全省农牧民提供气象信息咨询服务。

  “后期,青海省气象局在中央财政和中国气象局的支持下,积极开展“三农”气象服务专项建设,做好为农服务工作;另外,加大和农牧等部门的合作,融入一些重大项目建设中,巧借外力,通过一些重大项目带动,积极推进气象为农服务社会化,做好为农牧业服务工作。”李凤霞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