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绿色成为人民幸福生活的底色

30.11.2015  11:40

  “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很关键。”“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省委十二届十次全体会议提出了“十三五”时期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应遵循的原则和理念,强调必须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指出这“五大发展”是关乎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是贯穿今后一个时期我省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主线。同时,紧密结合青海实际,提出要更加注重生态保护、更加注重转变方式、更加注重和谐稳定、更加注重民生福祉、更加注重改革开放、更加注重夯实基层。在笔者看来,“绿色发展”正是为实现全面小康保驾护航的五驾“马车”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可以说,在青海,绿色就是人民幸福生活的底色。

  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是实现全面小康的“硬杠杠”,一句话说,确保到2020年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经济要更加发展,生态要更加优良,社会要更加和谐……而这一切,都离不开用绿色发展来打牢基础、夯实根基。

  持续30多年的高速发展,让我们跨越短缺经济时代,迎来了物质比较丰富的新生活,然而土壤恶化、江河水质下降、生态系统退化等生态环境问题,却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大制约因素之一。放眼全国,近些年也存在着个别地方只顾政绩利益,不顾群众利益,为追求经济增长而牺牲生态环境的现象,事实上,“人民身体健康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涵,是每一个人成长和实现幸福生活的重要基础。”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所以,要实现全面小康,用绿色发展确保百姓健康至上,同样也是绿色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要实现绿色发展,就必须坚持生态保护优先,把生态文明理念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中,在生态保护方面做出真刀真枪的努力。我省在全国的生态地位极其重要,现在,青海各族儿女早已形成了共识,那就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与发展并不矛盾。

  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来抓,全面落实全国和我省主体功能区规划要求,切实以生态保护优先理念协调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推动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在迈向全面小康的新征程中,人人都应是绿色理念的践行者,不仅企业应该坚持绿色生产,坚持绿色经营,每个公民也应该坚持绿色消费,践行绿色生活方式……当全社会都牢牢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守住生态文明红线,也一定能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美好家园。

  环境是资本,生态出效益。有论者说得好,绿色蕴涵着经济与生态的良性循环,意味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平衡。毫无疑问,只有绿色发展,才能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改善的双赢,当绿色成为了人民幸福生活的底色,青海才能更加和谐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