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下故乡般的深情 ——记上海市奉贤区援青干部刘卫东

29.03.2016  07:43

  青海新闻网讯

  “儿子,见信好,首先告诉你一个好消息,这个国庆爸爸可以陪你去参加围棋比赛了。我刚接到通知,可以回上海过一个假期并对接一些工作,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中秋节左右就可以到家。

  也许你很奇怪,这两年爸爸去哪儿了?在你和妈妈最需要我的时候,老是看不到我的身影,别埋怨你爸,因为爸爸去做了我认为最值得也最有意义的一件事。” ……

  信中“最值得也最有意义的一件事”便是上海市奉贤区援青干部刘卫东与达日的三年之约。这封红遍网络的家书是他去年9月写给儿子的。理想在这头,家在那头,月圆之夜,远在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达日县担任县委常委、副县长的刘卫东难掩思乡之情,以此抒怀。

   “来了就要踏踏实实做点事”

  若不是开口说话,你绝对想不到那个穿着厚厚的鸭绒服、戴着独具藏式特色毡帽的人会是从上海来果洛藏族自治州达日县工作的援青干部。

  三年,高原的紫外线已经褪去了刘卫东白皙的肤色。吃糌粑,喝酥油茶,和老乡们亲如一家人的他,已经完全融入了曾经在自己眼中显得那么贫瘠的土地。

  2013年7月,刘卫东和达日这个美丽的地方结合在了一起,他带着对民族地区的深厚情感和一腔热血踏上高原的时候,注定了会有一段不同寻常的历练。在三年的援青经历中,他用激情燃烧援青岁月,用责任书写援青故事。

  见到刘卫东是在一个周末的傍晚,他正在和县领导商量新成立的“拉智觉热”艺术团今年5月赴上海演出的具体事宜。

  “我想办法去协调,争取把大家的一些费用解决了,减轻艺术团的负担。有可能的话,再演几场商业性的演出,让大家挣点外块也是蛮好的。”刘卫东说话干脆利落,言语间透出满满的期待和自信。

  究竟是一场什么样的演出让刘卫东抱以如此高的热情?达日县委书记武伟给这次演出定了一个亲切的主题“文化走亲”。武伟说:“几年来,上海对达日给予了资金、项目和人才培训等多方面的援助,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让老百姓得到了实惠。我们没有什么可以回报上海人民的深情厚谊,就想到了用这样一种方式进一步加强两地合作和交流。”

  虽说组建“拉智觉热”艺术团是县委、县政府的决策,但其中却饱含着刘卫东的心血和努力。“为了支持我们的工作,刘副县长从上海先后争取了21万元的资金,更新了县电视台的设备,改善了我们的办公条件……”达日县文化体育旅游局局长东强说。

  其实,像这种援青工作“盘子”外的事情,这三年里刘卫东一直在做。至于做了什么,做过多少,要不是别人提起,他自己记得的已经不多了。但是在他的心里只有一个想法:“来了就要踏踏实实做点事。”

  窝赛乡寄宿制藏文小学里正在开展寒假作业评优评先活动,校长听说刘卫东来了,放下手里的讲话稿小跑着迎了出来,还没开口先握住了刘卫东的手。校长没有忘,三年前刘卫东第一次来到学校的时候,全校两百多名学生拥有的现代化教学不过就是一间电教室,用语文老师索南端智的话说:“想告诉孩子们柳树长啥样都难,只能找台电脑打印一张图片。”

  在刚到达日的几个月里,刘卫东几乎跑遍了全县所有的中小学,落后的教学条件和设备在刘卫东心里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正如他在写给儿子的信中所说:“儿子,你上幼儿园时,就能玩手机、玩电脑,但你知道吗,在这里不要说小孩,就是很多大人也不知道电脑、网络是什么东西。两年前,爸爸和另外一位老爸爸在全县10个乡镇学校中调研,发现全县只有一个图书馆、一个电子阅览室,而这仅有的图书馆和电子阅览室,却是牧区老师和孩子们的最爱。”

  孩子们渴望的眼神刺痛了刘卫东的心。他制作了关于达日县学校概况和困难需求的PPT,积极奔走联系奉贤区热衷于公益事业的企业家,筹集了50万元善款为达日县5所学校建设了图书馆和电子阅览室,并给他们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叫“梦想中心”。在这里,孩子们走进了互联网的世界,老师们对真爱梦想有了更深的理解,学校即将要组建的兴趣小组就属电脑小组报名最火爆。

  “儿子你知道吗,当爸爸看见孩子们激动地点击鼠标,脸上洋溢着的兴奋表情,围在一起探究未知的世界,此时此刻,我觉得比你在围棋比赛中获奖更让我满足。”刘卫东在信中与儿子分享着自己的喜悦。

   “只有尽力了才不会留下遗憾”

  在达日三年,刘卫东致力于关注教育和医疗事业。他在一份回忆录里写到:“一些藏族同胞不愿意让孩子上学,为了让牧区孩子入学,我们的基层干部常常骑马或开着摩托车翻山越岭,把一个个孩子从帐篷中接出来,送到学校。就是这样的坚持,达日县适龄儿童就学率超过95%。我相信,这些入学的孩子长大成人以后,必将永远感激当初把他们从帐篷中接出来的阿爸们。”

  刘卫东因此而感动,他从这些基层干部的工作生活场景中看到了什么才是“只有尽力了才不会留下遗憾”。所以几年来,他四处“化缘”,尽最大的努力改善这里的教学和医疗条件。

  有这样一张目录:奉贤区医疗专家团来达日开展医疗巡诊活动,义诊病人1400人次,并捐赠价值70万元的医疗器械药品等;

  奉贤生物科技园区捐助20万元,建设民族中学多媒体教室;

  奉贤区红十字会捐助县红十字会18.8万元资金用于购买救灾物资储备;

  奉贤区教育局捐助20万元的电脑、图书、书包等。 ……

  当然,人们记住的还远远不止这些。74岁的哇加大叔见到刘卫东就拉着他的手不肯放开,“看不见8年了,是刘副县长请来上海的专家把我的眼睛治好了,没想到这辈子还能这么清楚地看东西。”哇加说着,竖起大拇指。随行的工作人员说,当哇加揭开眼睛上的纱布,看到自己的老伴时,他一边笑一边留下了眼泪。“刘副县长联系的上海新华医院派来了13人的专家小组还有志愿者,都带着一流的眼科设备,最先进的晶体,一共做了30例,全部成功。医生们说,这次手术做得太及时了,再拖一段时间,有些人将永远失去手术的机会。”

   达日草原上的“上海标准”

  来三年,干三年,思考三年。这期间,除了帮助老百姓切切实实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刘卫东想得最多的还是如何帮助老百姓脱贫,如何转变人们的观念,让群众会赚钱,能赚钱,留下一支带不走的队伍。

  “加入合作社,第一年我们家的收入就增收了近千元,感谢政府的好政策!”窝赛乡直却村牧民相见高兴地说,“年初,乡里说要组建奶牛产业化养殖基地,刚开始我们大家还不太相信,不相信搞个什么产业合作社就能提高收入。加入合作社后,年底分红给了我们近8000元!”

  相见口中的合作社,就是2014年刘卫东和同事积极联系上海配套投入200万元发展窝赛乡直却村奶牛产业化养殖暨野血牦牛繁殖基地。2014年底,合作社召开了首期分红大会,136户社员分红107万元,户均7867.7元,户均年增收近千元。

  现在,不同的合作社全县已经有了6个。老百姓分得了创新改革的红利,干部们学到了干事创业的精神和理念。刘卫东告诉记者,此次上海援青项目管理全部坚持“项目导向抓前期、问题导向抓管理、需求导向抓规划”,全面落实上海援建项目管理相关制度和措施,积极引入上海项目建设管理先进理念、做法、机制,从项目的立项、设计、招投标、建设、监理,从进度的把握、质量安全的控制、资金管理规范等各方面,形成长效机制。严把在建项目安全、资金、验收等关口,有效提升了县发改、住建等部门的项目建设管理能力,带动了全县政府性投资项目管理水平的提升。

  这些介绍在县长周洛口中得到了证实:“上海对我们的援助不仅仅是资金,更重要的是思路、是理念。”他告诉记者,两批援青干部来到达日,在生活上什么要求也不提,但是在工作上完全是“上海速度”和“上海标

   “智力”援青更是一笔宝贵财富

  在刘卫东看来,“输血”和“造血”同样重要。他积极利用上海的资源优势,为达日县各单位各部门的干部创造学习机会。蔡贵平校长到奉贤区实验小学挂职副校长回来后,最大的感触就是:“差别太大了,老师的自身素质、学校的管理,素质教育理念都让我感到震撼。”蔡校长告诉记者,在上海他接受了一对一的培训,教学、管理理念发生了三百六十度翻转。“以前,我觉得老师们的责任就是让孩子吃饱、不受冻、不出安全问题。经过学习我才明白,学校的的第一生命线就是教学质量,除此之外,对学生的行为教育也是至关重要的。”

  不过这样的培训也有让刘卫东意想不到的收获。蔡校长告诉记者,上海的孩子中午都在学校就餐,浪费特别大,老师们也没有很有效的办法。在一次演讲中,蔡贵平把这里的学校、孩子、老师以及他们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讲给上海的小朋友听,孩子们深受启发。现在两个学校的孩子都会定期互通书信,窝赛小学的孩子们还收到了上海联谊小朋友赠送的书籍。

  “有志而来,有为而归”是刘卫东临行前对自己的要求。回顾援青以来的经历和收获,他深深感谢青海各级党委、政府为援青干部创造了留得住人、沉得下心、扎得下根的环境,感谢为援青干部提供了愿意做事、开心干事、干得成事的极大支持,感谢达日人民对援青干部的理解包容、认可支持和团结互助。

  “爸爸和伯伯们来到这里,就是想通过我们的努力,把国家、上海的关心带到这里,改变这里的面貌,希望当地老百姓也能过上更幸福的生活。”正因为这样的情怀,刘卫东才会在心中自信地对孩子说:“儿子,这些只是爸爸两年多‘失踪’所做的一小部分事,相对于我们这个小家来说,这些事是不是更有意义。儿子,爸爸觉得你一定会理解爸爸……”

  援青为什么,在青干什么,离青留什么?三年,刘卫东用对故乡般的深情回答了这个问题。

湟中6所学校收到上万本爱心书籍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4月21日,Qhnews.Com
达玉五谷村蝶变记
星空下的西海星墅。Qhnews.Com
青海发布规范旅游市场价格行为提醒告诫书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当前,Qhnews.Com
西宁市0岁至14岁颅颌面畸形患儿可获救助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又有一个好消息!Qh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