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年味】母亲留下的年味
美食是最深的乡愁,我到现在总有些滋味,只能停留在回忆里,无论去过多少地方,吃过多少珍馐佳肴,我最深怀念的还是我母亲给我留下的年味,时光将年味的味道烙在我的味蕾上,随生而生,永不磨灭。
我的母亲已失恃很多年了,但她给我留下的年味,还是那样的清晰,总是让我留念,总是让我想念,总是让我回味无穷,那就是她制作年味的味道。
年味是寒冬里的一把火;年味是亲人久别的一次相聚;年味是爸妈的一声呼唤;年味是母亲一手制作美食的成果。这特色的年味,是从远古的风俗中走来,是从母亲勤劳的双手捕捉稍纵即逝的战机中走来,是从幸福的生活中走来,是从怡悦的笑容中走来,已成为一道挥之不去的永恒的风景,飘逸在我的心间让我长久地沉醉在那浓浓的年味之中。
好多年过去了,记不清有多少岁月流走,那时的母亲每逢过年总是一如既往地用自己的方式过年,从每年的腊月十五开始忙碌,首先是用一斗二升的糯米酿成香醇可口的米酒,年猪杀了还要熬油,灌香肠,用柏树枝熏腊肉和香肠,把已用清水浸泡好的绿豆和黄豆用石磨磨碎成豆浆,然后加工成绿豆粉,白豆腐,灰豆腐果,用碓舂已被清水浸泡好的五升糯米,舂至成精细白色的糯米面,然后加工成包子粑,米团粑,汤粑,包子粑里面还要放入适量的已油炸好的黑桃仁、花生仁、豆腐干、瘦肉、芝麻和葵花子仁。一直忙到除夕夜,每晚都要忙到深夜一点钟左右,要么用柴火煮呀蒸呀的,要么推磨呀用碓舂米呀的,有时忙的不亦乐乎,我一觉醒来还能听见父母推磨的“吱吱”声,碓舂米的“嘣嘣”声,以这样绝妙的乐声为伴。有时我不禁诧异的问母亲:“妈妈你为什么每年逢要过年的时候都如此的忙呢?不分白天黑夜做个不停,为啥呢?”“过年了,就要把该准备的东西都得准备好,像过年的样子,到时用来招待客人和犒劳你们的肠胃。”母亲说。
待年货都基本准备就绪后,已是年三十了,那天母亲是最忙的一天,从早上起床到晚上,一直没停留,不停的忙碌着,那天也是母亲展示厨艺最佳时机,早上开始杀鸡,杀鸭,杀鱼,制作的菜类繁多,有油炸排骨,红烧肉,火锅辣子鸡,火锅辣子鸭,油炸鱼,熟蒸的香肠和瘦肉,卤制的猪耳朵猪肚子和牛蹄筋,真是应有尽有,菜类颇丰,这些佳肴散发出清香飘逸的滋味,向整个房间蔓延开来,这些美食都是母亲绞尽脑汁调制的特色美味,是母亲手上绽放的烟花,尽管母亲平时多么吝啬和节约,到了过年的时候总是会给我们选购一套崭新合身的衣服,到了除夕都会购买她嘴上说的不到一分钟就消失殆尽的烟火和鞭炮。回想那时绽放璀璨的烟火,映照出母亲光彩照人的身影和她看着我与弟弟时靓丽满足欢乐至极的笑容。真是一个有儿子万事足的好母亲。
年味是母亲在年饭前拿出她那事先准备好的一叠叠的压岁包,从我记得的时候起,从一角,二角,五角,一元到五元,再增到十元,童年时代的我,母亲的生活非常拮据,但对我们大方的爱,全部一一折叠进了这红红的压岁包里,每一份都是那么沉甸甸的。
每当过年的晚上,全家人围坐一起,欣赏着母亲做的糯米酒,包子粑,米团粑时,弟弟串出调皮的话语:“妈妈你做的东西真好吃,特别是包子粑是我最喜欢吃的,里面的花生仁,黑桃仁,瘦肉,芝麻和葵花籽仁可好吃呢!”“你多吃一点,好吃的话。”母亲说。弟弟翘着可爱的小嘴说:“可惜肚子装不下了!”母亲与弟弟对话迎来了全家人哄堂大笑,其乐无穷啊!大家谈笑不止,畅所欲言,而母亲只是静静的微笑倾听每个人的发言和有趣的轶事,手里还不停的包着水饺,捏着汤粑,也不要我们帮忙,只是说,:“你们说我听就可以了,好好聊聊这点事我自己做。”她那为过年忙碌的工作而熬夜无力的眼神,在此刻变得炯炯有神,还不时的串一句:“孩子们,你们过年要吃好,玩好,开心就好,身体不能瘦,老二瘦了许多,上学期你回来哪有那么瘦。”母亲,只有你心中永远贮存了上一次孩子回归的刻板,才会比较出这回孩子回来的差异,从一丝一毫到一分一厘的胖瘦和轻重,在母亲心中的天平秤上最真实的反映出来,容不得半点的差错和失误。
过年,渐渐地地从欢聚和畅谈中走进,又在短暂的停留和拥抱中淡去了。。到了元宵节,吃过母亲做的汤粑和水饺,度过了一个个忙碌有滋有味其乐融融的年,而母亲却一日接一日,一年复一年,不知疲倦的任劳任怨地做着花样繁多的年货和珍馐佳肴,这就是所谓的母亲留给我记忆中的年味,可我们兄弟几人又将要各自上学去了,在母亲送我去上学时候,只是说:“孩子你要好好读书,将来有所出息。”她站在告别的路口,使劲挥着手,好像用着全身心的力量在为我新的一年加满足够份量的油。在这过年短暂相聚的时光里,在母亲的身上汲取了最大的能量。
过年的味道,就是母亲的年味,却那么香醇浓厚,是母亲全身心付出的年味,是母亲那双勤劳的手亲身劳作的味道,那年味永远留在我的心里,让我更多去珍藏过年中母亲的记忆,母亲留给我过年的味道,让我魂牵梦萦,辗转反侧,刻在我的脑海里,我永远会记住,年味就是母亲的味道,母亲,你是一位了不起的母亲,伟大的母亲,你勤劳持家的好家风是我的楷模,你卓越的年味值得我一辈子铭记。(作者:杨茂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