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学者话两会】中国经济没有过不去的坎

08.03.2016  17:48

  近日,在十二届四次全国人大会议上,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将今年的预期经济增长目标定为6.5%-7%。弹性增长目标甫一公布,就引起国际社会的聚焦。“中国经济是否会‘硬着陆’”“中国能否持续增长”……类似疑问也一度成为国际舆论热议的话题。

  囿于一隅,只会得出偏见;立体观察,才能看到全貌。应该看到,中国的经济总量已经稳居世界第二,已超过60万亿元,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增量都是相当惊人的。事实上,根据测算,中国要实现“两个翻一番”的增长目标,只需要年均增长6.5%,把增长的下限定在这个幅度,完全是合理的。

  把眼光放宽,就会发现,6.5%的经济增长目标,即使是放在全球而言,也是一个“颜值”极高的增幅。正如德国《经济新闻报》所指出的,6.5%的经济增长下限,尽管远低于中国几十年来的两位数增长,但相比西方,仍是一个梦幻数字。

  就拿去年来说,当全球在“新平庸”状态下步履蹒跚,中国经济列车却依然稳步向前。经济增长6.9%,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位居前列;就业形势总体稳定,1312万人的城镇新增就业,超过全年预期目标;人均可支配收入跑赢GDP增速,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442万人……“十二五”收官之年,中国以坚定的信心和非凡的勇气,交出了一份靓丽的成绩单。那些“唱空”中国的论调,不攻自破。

  风物长宜放眼量。观察一个国家,假如视角的转变跟不上发展的脚步,最终的结果,只会是刻舟求剑。中国早已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一个个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的故事,正在这块神州热土上演。从屡破记录的电影票房市场,到“买买买”成风的旅游消费;从“互联网+”的春风吹入寻常百姓家,到涌浪正起创新创业热潮,经济发展的新动能正在积蓄,新热点正在培育。可以说,中国经济是行有波动、势仍向好,一时一事上中国经济发展会有起落,但长远看浩荡东风。相反,纠结于“换挡焦虑”,却没有“质量关切”;沉迷于过去的速度情结,却无视经济结构的调整改善,只会陷入“一叶障目”的困境,而得出“看空”的误读。

  毋庸讳言,中国经济转型的确存在困难和挑战,长期积累的矛盾和风险进一步显现,“三期叠加”相互交织,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然而,正如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的,“困难和挑战并不可怕。中国的发展从来都是在应对挑战中前进的,没有过不去的坎。”只要我们凝心聚力、万众一心、共克时艰,必定能在时代画布上,书写经济增长新的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