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变革让西宁中区教育溢满幸福——做幸福的中区教育人(之十一)

30.11.2016  12:07
来源:西宁晚报

   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杜威认为:“课程的最大流弊是与儿童生活不相沟通。学科科目相互联系的中心点不是科学,而是儿童本身的社会活动。”可见,小学阶段学生经历什么样的教育生活,远比学科教材体系本身更重要!正是基于此,中区教育人“让教育回归原点、让孩子感受成长的快乐、让老师享受生命表达的丰富多彩”砥砺前行的脚步才格外执著、坚韧、铿锵!并不遗余力开展着课程教学研究与实践,在课程变革的崎岖道路上,用“阅读课程”找到了突破点,用“全课程”占领了制高点,让“学科品牌”成为创新点,让“校本课程”处处皆有闪光点,寻找到了打开全新的中区儿童生活、教师生活之路的钥匙,让中区教育处处满园春色、溢满幸福!

  “全课程”

  成为课程变革的制高点

  【解读】全课程理念认为:人是一切课程的核心。人好了,课程才好,孩子才好,世界才好。全课程高度关注生命的自由,通过课程及一系列管理变革,努力改变学校生态,让每个孩子都能自由、从容、舒展地成长;实施以培养“全人”为目标、覆盖学校全部生活、推动学科全面融合、教与学方式全面变革的课程;培养情感饱满、兴趣广博、具有完整人格的学生。

  【成效】自2014年以来,城中区开展以培养“全人”为目标的全课程实验校4所,实验班达到35个。“全课程”班的孩子们想象力丰富,善于表达,有独特的见解,个性鲜明,呈现出不同于传统班级的学习氛围和效果,受到孩子和家长们的喜欢。

  用妈妈的心态做教育,是全课程老师的理念。“我们不一样,我们都很棒。”是老师评价孩子的标准。每天进步一点点,是所有孩子的目标。

  【点赞】不一样的课程、不一样的开学典礼、不一样的课程结业仪式、不一样的学习方式和包班教师的辛勤付出,让孩子们爱上了学习,爱上了学校,享受着“人在中央”理念带来的美好校园生活。如今,“小羚羊”、 “小苹果”、“小袋鼠”等实验班的孩子们学习非常自信、快乐,舒展自如的生命状态让所有家长和老师难忘。城中区的“全课程”实施三年多以来,已经成为老师、孩子、家长交口称赞的“品牌”。

  “阅读课程”

  成为课程变革的突破点

  昨天清晨我的孩子一醒来,揉着眼睛漫不经心地对我说:“妈妈,被子挡住了我的去路”。

  离开吧,黑夜,世界早已和平,充满快乐,离开吧,黑夜,我们在光明中长大,早已与黑夜无关……

  这富有诗意的话语出自三年级孩子之口,语出惊人,让老师和家长收获了不一样的回报,而这一切变化都源自阅读,源自于城中区阅读课程的推进……

  【阅读全覆盖】为了能够改变城中区的教育文化生态,让孩子们能在童年时期阅读到斯文的、高雅的、经典的书籍,城中区全面推进“阅读地平线计划”,配备2万余本《日有所诵》、《全阅读》作为循环教材。全区开设四类阅读课程,即诵读课程、主题阅读课程、图画书阅读课程和整本书阅读课程。在该区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有84名“儿童阅读”教师成为了种子教师,开始了覆盖全区所有学校的大阅读活动。

  【专家引领】为了能够得到专家的引领,该区教研室组织各学校承担儿童阅读课程的骨干教师和种子教师每月开展一次针对儿童阅读网络集中研修活动,活动由“亲近母语”研究院的专家和老师给予最细致、最有效的指导。

  【生根开花】在种子教师的带领下,各校语文老师通过各类网络研修和校本研修,迸发出层出不穷的灵感,导读课、分享课等不同的课程形式因此应运而生,使得城中区的阅读课程在各学校“生根开花、争妍斗艳”。

  在全面推广儿童阅读的大背景下,正有越来越多的校长、老师和家长纷纷加入到阅读推广的队伍中来,成为推动中区儿童阅读的“点灯人”。

  “学科品牌”

  成为课程变革的创新点

  为进一步改进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城中区结合学科建设不遗余力打造出具有时代气息的学科品牌。

  【生动数学】数学学科提出了“生动数学”的理念。基于生动有趣的数学,基于学生主动学习的数学,基于学生活动的数学,基于有生命力的、动态生成的数学。这“四个基于”就是“生动数学”的学科核心要素。如何打造一节“生动数学”课堂,目前已成为中区数学教师上课和课题研究的主要方向。

  【高效体育课堂】 SPARK课程源自美国,2011年引入到我国,城中区自2015年开始尝试借鉴SPARK课程理念,并与现行体育教学课标有机结合,打造高效体育课堂,目前已初见成效。

  【信息技术师本教材】说起学科品牌——城中区的信息技术学科,那可是“小有名气”呢。2015年年底,该区学校的信息技术老师们发现,信息教材十多年没有进行过大的改变了。“时代在变化,我们如何让孩子和信息时代一起成长呢?”于是,在城中区教研室的组织下,老师们根据自身的特点和专长,开发了“城中区信息技术师本教材”,编写、研讨、试用、修改,如此周而往复,一批又一批的老师加入了编写队伍,加入了试用队伍,加入了修订队伍,虽然过程艰辛,但老师们却如破茧重生般在成长。如今的师本教材已达13本。

  中区教育人的理想是,用不同的教材,提供给孩子们更多的选择性,从而成就孩子们的更多可能,让每个孩子在自己喜欢的领域发展。

  “校本课程”

  成为课程变革的闪光点

  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的定义,为校本课程赋予了新的使命,中区教育人在校本课程的探索和使用上也频现“闪光点”,各学校都在努力把蕴藏于师生中的生活经验、特长爱好转化为课程资源:

  ★劳动路小学根据学校的人才现状和实际情况,开设了以“陶艺”为特色的校本课程,并建立了“陶艺工作室”,该校的“泥塑课程”更是独具匠心;★西关街小学的“童心课程”孩子们最喜欢;★红星小学的“铃声课程”别具特色;★南川东路第二小学、华罗庚实验学校西宁分校、阳光小学均有各自的“快乐小农场”,是孩子们成长的乐园;★七一路小学的“高原上的彩虹部落——美丽的土族人”在实施过程中大胆创新,让学生“玩教材”,玩出了精彩,玩出了名堂,玩出了学校的特色;★南川东路小学的“河湟曲艺进校园”拥有的粉丝越来越多;★辖区其他各校的校本课程更是百花齐放、各具风采……在西宁市教科院10月底、11月中旬分别举办的全市校本课程建设与实施展示、经验交流活动中,中区学校各具特色的校本课程赢得了各级领导的高度赞扬。

  为孩子创造一种自由、自如、自然的幸福生活,是中区所有教育人的目标,他们在这条育人幸福路上前行的脚步必将更加执著、坚韧、铿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