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调查数据显示:青海大龄青年被“剩”各有原因
青海新闻网·青海新闻客户端讯 有房有车有工作,但总是找不到中意的另一半;几次都走到婚姻殿堂的门口,但最后还是分手了;工作环境里没有什么异性,网络恋爱又不靠谱,年龄越拖越大;相亲的对象都只是父母眼里合适的人,他们从来不问我到底喜不喜欢,为什么要将就……
虽然离一年一度的“520”还有一段时间,但“婚恋经济”热潮已来袭,商家借机策划消费互动,热恋中的人沉浸在甜蜜中,单身男女则要么恐慌,要么冷漠。
近期,在省民政厅、共青团青海省委等部门关于大龄青年婚恋观的相关调查及数据统计中的一组组数据,折射出我省当下单身男女的婚恋观,尤其是30岁以上的青年,被“剩”原因各不同,更多的人愿意优质地单着,继续寻觅合适的人。
30岁以上婚姻登记数连年下降
“35岁,我终于结婚了,虽然晚了些,但好歹不再单身了。”刚刚脱单的湟源籍男士吴长生(化名)今年五一小长假完成了自己的人生大事,和那个他一直寻觅的她步入婚姻殿堂。
在此之前,他按照父母的意愿,相了16次亲,加上之前谈过两次恋爱,前前后后压了他十几年的大石头,终于落地了。和他同岁的妻子也深有感触,比起恋爱,婚姻的门更难进。而在他们的交际圈里,两人不算是最晚结婚的,“比我大一岁的表姐是优质单身女,更愿意自己潇洒地活着,不受婚姻牵绊。”吴长生说。
越来越多的大龄青年错过了最佳结婚年龄后,愈发“恐婚”,当90后成为结婚主力军时,很多80后依旧单身,“年龄越大,越不好找合适的人。”一位至今单身的85后感慨道。
5月7日,记者查询省民政厅提供的全省婚姻登记数据显示,2016年,我省婚姻登记数为62470对,其中30岁至39岁的男性为15654人,女性为12602人;2017年,我省婚姻登记数为61301对,其中30岁至39岁的男性14616人,女性11876人;2018年,我省婚姻登记数为58948对,其中30岁至39岁的男性为14256人,女性为11697人。
单从数据上来看,30岁至39岁结婚的人数三年来一直呈现出下降趋势。“去年还能说自己29岁,今年过完年,即便没到年底的生日,但按照父母看属相的说法,已经进入30岁的行列了,感觉一下子老了。”自称为大龄黄金女的金融白领陈丽(化名)说。
2530份问卷 男女所“剩”原因各不同
实际上,我省与全国其他地区一样,大龄青年婚恋难总体呈现城镇“剩女多”、农牧区“剩男多”的不平衡现象。
为全面掌握我省大龄青年婚恋难问题,此前,共青团青海省委组织力量赴西宁市、海东市和海南藏族自治州的部分地区开展调研工作,累计发放问卷2530份,个案访谈243人,参与范围涉及不同性别、年龄、学历、职业、民族的城乡青年。并召开座谈会,与部分省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省民政厅、省妇联相关部室负责人和青年代表,共同探讨问题、分析原因、寻找对策。
根据2530份调查问卷显示,目前,我省大龄青年在婚恋方面普遍存在以下问题:部分地区婚俗中存在攀比现象,彩礼给男方家造成了较为沉重的经济负担;在城镇,“无房不婚”“干得好不如嫁得好”“先立业再成家”等观念在青年中较为普遍;人口流动和择偶选择差异,导致城乡出现“剩男剩女”群体;农牧区存在“骗婚”“弃家”现象,导致部分男青年不敢结婚等等。
调查报告提出,因人口流动和择偶选择差异,导致城乡出现“剩男剩女”群体。根据择偶阶梯理论,随着城乡融合、人口流动,农牧区适龄女青年更偏向于找条件优于自己的城镇男青年,希望在经济条件相对较好的城里组建家庭,由于可婚配的女性大量外流,农牧区男青年被现实婚姻挤压成“剩男”群体,部分农牧区青年因为没有稳定收入或没有工作,索性就放弃了结婚。
城镇女青年由于自身条件的优越,不愿意“屈就”,导致出现“晚婚” “不婚”现象。在“愿意选择什么样的人做配偶”的调查中,51%的对象选择了“和自己差不多”。
同时,我省部分农牧区男青年由于收入低、家庭生活条件困难,不仅找对象难,而且还会面临找到对象后“人财两空”的风险。部分家庭通过婚姻中介找对象,花费大量彩礼钱娶到的女方却在几个月后出走;或者结婚后,女方因为经济条件、生活环境等原因而“弃家”。“人财两空”使部分经济条件不好的青年害怕自己也成为受害者,产生“恐婚”思想,直接选择了不结婚。
此外,部分青年中还存在着家庭责任感不强,对婚恋的态度较随意,导致“闪婚”“闪离”现象。在“您认为维持婚姻的关键要素”的问卷调查中,“责任与义务”占51%。
多措并举 助力尽快让大龄男女脱单
未婚大龄男女青年的婚姻大事不光家里人发愁,相关部门也在积极出策出力。
“这两年我省各级民政部门都在积极推动移风易俗,提倡节俭婚嫁风气。”省民政厅社会事务处工作人员介绍,我省民政部门充分发挥基层组织和村“红白理事会”等村民组织的作用,积极倡导务实节俭兴办婚礼的良风优俗。
以海东市为例,2018年,海东市各县区在认真调研、充分尊重民意的基础上,制定出台了婚丧嫁娶规模、费用的指导意见。海东市全年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喜事廉办共1.83万起,节约开支1.86亿元,严格禁止“天价彩礼”,大幅缓解了“老大男”的问题。
团省委、省妇联等部门也积极搭建公益性青年交友平台,积极提供婚恋社会服务。通过实名注册、信息筛选等措施,在全省范围内打造信息真实安全、资源共享的地区性适龄青年网络交友平台,充分合理利用互联网为适龄青年创造安全可信的交友机会,定期为适龄青年开展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面对面”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