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南闯北青海人:谢天寿“砸”出惠州4A景区
“五矿·哈施塔特设计以奥地利古典音乐为蓝本,分别以圆舞曲、叙事曲、小夜曲、协奏曲、波尔卡等形式营造出社区不同区域或风情,或浪漫,或欢快的景观特质,优美的世界语言讲述了奥地利小镇如诗如画的美丽风景。”这是百度百科对惠州市4A景区五矿·哈施塔特的描述。
“砸”出来的4A景区
3月31日,走在五矿·哈施塔特绿树成荫的道路上,不同品种的树木呈现不同的色彩,欧式小镇的街头,拍摄婚纱照的年轻人一拨接着一拨,中心的音乐喷泉不时喷出水花,消散4月广东的闷热,带来些许清凉。
我们随着青海籍企业家谢天寿前往这个让惠州人骄傲的地方。“刚接手时,哈施塔特是一个生态治理项目。我们的项目建好了,这里成了景区,还需要购买门票才能进去。”谢天寿说。一路上如画的风景让人目不暇接,服务中心门口挂着4A景区的牌子,国际象棋造型的喷泉边游客们争先恐后地拍照留念。
很难想象,几年前这里因采矿,河道、生态被破坏,是一块荒地。如今,这里的景观建设甚至获得了住建部的金奖。
对于谢天寿来说,这是一个社会效益大于经济效益的工程,如今工程的声誉都是当年砸出来的。对于这段经历,谢天寿在家乡记者的面前敞开了心扉。
“工程建设初期,由于沟通不到位,加上急着赶工期,工程质量达不到甲方要求,要把我们赶出工地。”谢天寿停顿了一下,深吸一口气,“我就跟甲方说,哪里不达标就砸!他们是真砸啊。工程投入一千多万元,砸掉了一两百万元,看着心疼……”
最后,谢天寿保质保量完成工程,虽然没赚到钱,却赚足了口碑。
大学毕业南下创业
创业路上没有一帆风顺。最困难的时候,谢天寿也曾有过放弃的念头,但最终坚持了下来。
“大学毕业后我就和同学到了广东,打了半年工后开始创业。在北方,一平方米草坪能卖50元,我借钱凑够了注册资金,成立了公司。”谢天寿回忆说,“结果我们的调研方向出了问题,草坪到了南方不值钱了,一平方米的价格只有2.5元。公司一成立就面临着转型问题。”
为了在插柳成荫的南方找到业务,谢天寿将草坪公司业务范围转型为园林设计、施工养护、苗木管理方面,而这些领域都是谢天寿从未接触过的,他就没日没夜地看书、学习。
1998年,房地产市场萎靡,和房地产挂钩的园林行业也不景气,园林公司能接到的订单越来越少。当时,行业内被动转行的企业很多,就在谢天寿找好后路打算转行的时候,两个重要的订单找上门来。虽然资金不是很多,但坚定了坚持下去的信心。
2014年,响应国家绿色发展战略的要求,谢天寿将公司转型升级,业务从原来的园林设计转向生态恢复、河道治理等领域。这次转型升级给他带来更广阔的市场,在2015年武汉园博会上,公司建设的杉杉湿地项目获得当地政府的赞扬。
采访谢天寿时,他从青海返回广东不久。谢天寿的父母都在海东市乐都区居住。虽然定居惠州,但还保留着青海人的生活习惯,他还教会了客家人的妻子如何揪面片。“我的根在青海,无论走多远都是青海人。”谢天寿说。
【采访花絮】龙虾的故事
在广东省惠州市的青海老乡聚会上,谢天寿专门点了龙虾这道菜,他说要给大家讲一个龙虾的故事,这也是他创业之初的艰辛故事。
“公司刚成立的时候,注册资金都是跟朋友借的,公司账上只有800元。当时,请客户吃饭谈业务,定在了惠州知名的一家大酒店,点菜的服务员是当地人,说的话我也听得不太懂,而且那时我又很要面子,服务员说什么我都点头。一上菜就发现不对了,龙虾、石斑鱼……价格贵的海鲜一个接着一个端上桌。我偷偷跑到服务台一问价格,傻眼了!一顿饭1600元,我兜里只装着800元。那会儿的广东街头还没有自助取款机,大半夜的银行也关门了。那顿饭我吃得难心啊。送走了客户,我就把朋友押在酒店,自己骑着自行车到处借钱,大半夜满大街跑,花了三四个小时才借够钱,直到凌晨四五点才把朋友赎了回来。”
此时,做好的龙虾端上了桌,“当年的那笔业务最终谈成了,是个5万元的绿化项目,这也是公司的第一笔单。”看着刚上桌的龙虾,谢天寿若有所思。
听了谢天寿的这个故事,眼前的这道龙虾别有一番滋味。
【记者手记】有一种亲切叫“娘家人”
接到报社的通知,要我们分赴各地寻访在外创业的青海人、青海企业家时,作为一名记者,我感到了这次任务的重要性。接到任务后不敢怠慢,做足了案头准备。
广东是青海人走出去创业、就业最多的地方,这里不仅有三千多家青海化隆、循化、民和人开办的拉面馆,还有从事各行各业的青海企业家分布广东省的各个城市。更有数不清的青海人在广东的政府部门、行政事业单位、外资公司、当地企业工作或打工。
当我来到三千多公里之外的广东,才真真切切感受到在外打拼的青海人对家乡的思念和热情。事业有成的夏庆、钱厚宏夫妇将浓浓的乡愁化作为家乡青海办事的动力,比如青洽会在广东招商,他俩都亲力亲为联系企业、组织当地媒体。这次,看到家乡的记者前来广东采访,他俩更是将记者看作“娘家人”。
在广州举行的西海都市报“在粤打拼·心系青海”大型专题采访见面恳谈会上,来自广东省各城市的青海企业家们,很多都已经离开家乡一二十年了,他们感慨:“体会到了家乡对在外青海人的关心,感受到了家乡亲人对自己的记挂。”
在广东省采访的日子里,我听到最多的称呼是“娘家人”,称呼我为娘家人的都是些事业成功的青海汉子,在他们看来青海是故乡更是“娘家”,采访他们的西海都市报的记者,是“娘家”派来看望和慰问他们的“娘家人”,他们更愿意用朴实的青海话和记者交流,这是他们的家乡话,是血液里流淌的东西,是一生不能相忘的。
说实话,在粤采访期间,我很享受“娘家人”这个称呼,无论到哪里采访,我都会将如今青海的变化讲述给在外的青海企业家们。
乡情浓于水,很多成功的企业家面对家乡记者采访时,将平日里不愿和周围人分享的经验和挫折都倾诉了出来,他们愿意打开心扉去聊创业时的艰苦和辛酸,原因只有一个,他们对面坐着的不是外人,是家乡青海来的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