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大特刊】谱写共建共荣“和谐曲” 奏响民族团结“新乐章”

22.10.2022  08:21
民族团结之花常开常盛。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10月的青海大地,天高云阔,秋高气爽。在党的领导下,青海大地城乡面貌日新月异,各族群众生活蒸蒸日上,各民族同胞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创造美好生活,共同描绘着新时代民族团结的壮美画卷。

  青海准确把握和全面贯彻我们党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立足特殊省情,以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为总揽,聚全省之力打造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的“青海样板”,在全国率先成为所有市州和70%的县(市、区)建成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的省。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构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格局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考察青海、两次参加全国人大青海代表团审议,对进一步做好青海民族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作出了重要指示,为青海的发展擘画蓝图、把脉定向。

  沐浴着党的民族政策,从热贡之地到青海湖畔,从三江源头到柴达木盆地,从草原牧场到河湟两岸,各族干部群众由衷地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

  广袤的江源大地上,各级党组织始终是引领各族群众加强民族团结的“主心骨”。

  秋日暖阳里,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金滩乡东达村的各族村民围在一起拉家常话团结,三三两两的孩童在旁边追逐嬉戏。十年来,东达村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进,团结带领全村村民共同叩响幸福美满生活的大门,实现了安全饮水管网全覆盖,先后开设了幼儿园、卫生室、文化活动室、老年福利院等便民设施,打造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展厅,成为远近闻名的“民族团结村”“乡村振兴示范村”。

  党的二十大代表、海晏县金滩乡东达村党支部书记牛生有说,做好民族工作,最根本在于党坚强有力的领导。5年来,党的民族政策和惠民政策在村里进一步得到落实,村民团结和睦,日子越来越有奔头。下一步,我们将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大报告所提出的目标任务上来,继续探索党建引领民族团结与乡村振兴融合新路子,让乡亲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民族团结是社会和谐的基础,是青海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十年来,青海把加强党的领导贯穿全省民族工作各领域全过程,坚守维护民族团结重大政治责任,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深扎根青海大地,推动全省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作出示范。

  ——在全国开创党委总揽创建的先例,建立四级党委书记负总责的领导体制,成立省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暨省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书记、省长“双组长”制的工作领导机构,形成党委主导、政府负责、全社会参与的党政军民齐抓共建的大创建格局。

  ——加大典型示范引领带动,建成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33个、教育基地9个,命名127个省级示范区、单位、教育基地和示范点,选树全国先进集体、个人260个,省州县三级先进典型3700多个,营造了全民共建示范省的浓厚氛围。

  

  让民族团结进步之树在青海根深叶茂。摄影:李娜魏雅琪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马莲花开哈的一河滩,刺梅花笑破了脸蛋。各民族团结的大家园,共创个美好的明天。”青海“花儿”的旋律在互助土族自治县的大街小巷响起,唱出了各族群众对祖国的热爱与祝福。

  中华文明是各民族文化的根脉所在,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十年来,青海坚持用中华文化浸润民族团结,着力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针对党员干部、农牧民、务工人员、学生、宗教界等不同群体,把民族团结纳入干部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广泛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成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中心,筹建专家智库,成立3个省级研究基地,开展宣传月活动,创立马背宣讲队、双语专家团、宗教人士宣讲组等特色宣讲队伍。

  ——出版《青海民族发展报告》蓝皮书、《青海民族团结进步创建风采录》等,大力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稳步推进中华民族视觉形象工程建设,发布青海民族团结进步形象标识,推进建设主题公园,建成8个教育展馆,打造纪念碑、雕塑、宣传长廊156个,着力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四个与共”的共同体理念。

  ——大力保护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藏族文化、热贡文化、格萨尔文化等4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打造热贡艺术、格萨尔、玉树土风歌舞等文化品牌,举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民族民间舞电视展演等活动,创作《松赞干布》《热贡神韵》等文化精品,厚植了中华民族团结融合、多元一体的精神内涵。

  走进海南藏族自治州同德县尕巴松多镇贡麻寄宿制小学,到处都是民族团结的元素,从孩子们精心绘制的手抄报、黑板报上清晰看出,民族团结的种子已在他们的心里生根发芽。学校通过开展“六个一”系列活动,不断增强青少年的爱国热情和民族团结意识,各族师生相互学习、亲如一家、共同进步。

  党的二十大代表、同德县尕巴松多镇贡麻寄宿制小学教师刘秀青深有感触地说,作为一名少数民族乡村教育工作者,我见证了十年来在党和国家的大力支持和关怀下,一栋栋校舍在民族地区拔地而起,无论是硬件建设还是教学装备、师资力量、教育水平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巨变。今后,我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引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扎根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做无愧于新时代的人民教师。

    促进“民族团结+”融合发展,共同走向中国式现代化

  行走在青海城乡,处处所见所闻是民族团结所带来的浓浓暖意,所感所悟是万众同心、共建和谐美好家园的信心。

  十年来,海拔4000米的高原上,党的二十大代表、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格尔木市分公司投递员葛军和同事往返于近千里的“生命禁区”邮路,穿越风雪,将党中央和政府的声音,以及天南海北的邮件、快递送到雪域高原,用真情服务沿线各族同胞,救助患病的牧民群众,成为当地牧民的“好兄弟”。

  “在青海,‘民族团结+’融合发展行动正在各行各业、各领域如火如荼开展,有力推动了创建与经济发展、生态保护、民生改善、社会稳定相向而行、有机结合,开创了民族和睦、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大好局面。今后,我一定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引领,用实际行动诠释‘人民邮政为人民’的不变初心和永恒宗旨,用行动来续写民族团结进步的故事。”葛军说。

  团结催生希望,奋斗铸就辉煌。十年来,青海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与高质量发展、民生改善、“四地”建设等重大战略有机融合,以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融合发展行动为抓手,打造各民族共享的经济新业态。

  ——注重以小财政办大民生,将全省财政支出的75%以上用于民生领域,编制实施青甘川三省交界地区、较少民族聚集地区发展专项规划,全面推进民族地区各领域事业,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保障水平显著提升。

  ——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十进”活动,创建工作覆盖到各行各业,构建了全民共创共建共享的生动局面。特别是在城市民族工作方面,推进社区“石榴籽家园”建设、组建社区“石榴籽”党支部等。强化少数民族务工人员跨区域服务管理,针对分布在全国330多座城市的近20万“拉面人”,与20个省市建立服务管理协作机制。

  ——大力发展高原养生、极地探险、生态观光等民族地区特色旅游项目,一大批农牧民吃上了生态和民族特色旅游饭,绿水青山成为了惠民富民的金山银山。30万农牧区妇女参与巧手脱贫,“舌尖上的拉面”“指尖上的青绣”成为彰显民族团结进步和时代主旋律的青海特色产业。

  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在新的起点上,全省上下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青海篇章。

   【专家访谈】坚持把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作为重大任务——访青海省委党校民族宗教学教研部主任、教授马明忠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就民族工作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推动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了新的历史性成就。在党的二十大召开之际,本报记者就“坚持把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作为重大任务”,专访了中共青海省委党校民族宗教学教研部主任、教授马明忠。

    记者:请您谈谈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民族工作提出的要求?

  马明忠: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这一重要论述高度凝练了2021年8月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去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形成的我们党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重要思想深刻阐明了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历史方位、重要任务、工作主线、制度保障、实现方式,以及中华民族历史观和民族工作方法论,是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的根本遵循。

    记者:请您谈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意义?

  马明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作出的重大原创性论断,并反复强调这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主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核心是引导各族人民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增强国家意识、公民意识和法治意识。当今世界正处于动荡变革期,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叠加,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这是现阶段党的民族工作的历史方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不断巩固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加强海内外中华儿女大团结,形成同心共圆中国梦的强大合力。

    记者:请您结合党的二十大报告谈谈如何坚持把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作为重大任务?

  马明忠: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青海是民族工作大省,是稳疆固藏的战略要地,是反分裂反渗透的前沿阵地。“在青海不谋民族工作,不足以谋全局。”省第十四次党代会强调,必须坚持把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作为重大任务,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统筹思想政治引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凝聚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合力。这充分表明,在青海,做好民族工作意义重大,关乎全局,青海在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使命特殊、任务艰巨。为此,我们要全面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并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特别是要不断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通过创新载体、丰富内涵、拓展外延,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省建设,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上继续走在前列,让民族团结进步之花长盛不衰,引领各族群众朝气蓬勃一起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