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强国之路怎么走
质量强国之路怎么走
——国务院《贯彻实施质量发展纲要2016年行动计划》解读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贯彻实施质量发展纲要2016年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提出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开展质量品牌提升行动,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建设质量强国。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中国制造2025》从正式启动转向全面展开的关键时期。《行动计划》为建设质量强国提出了怎样的路径?日前,国家质检总局组织专家进行了解读。
2016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以“弘扬工匠精神打造技能强国”为主题。图为选手在比赛现场。新华社发
创品牌,建立国家战略和顶层设计
《行动计划》中关于品牌建设的具体措施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如制定质量品牌“十三五”规划,主导制定品牌评价的国际标准,推动提升品牌保护意识,加快构建质量和品牌社会共治机制等。
上海质量管理科学研究院院长唐晓芬认为,品牌缺失是我国产业“大而不强”的显著软肋。尽管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制造大国,但仍然是一个品牌弱国。以每万亿美元GDP的全球500强品牌数量计算,2014年中国的数值为2.99,而日本为9.13,美国为10.45。
造成我国品牌弱势局面的直接原因是质量差距。唐晓芬曾对国内外消费者做过一次调查,结果发现消费者对中国产品的感受主要是价格低、制造规模大,而在安全性、质量、可靠性、设计能力及社会责任等方面均呈负面认知。
“品牌提升往往需要企业巨大持续的投入,回报周期长,且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她认为,品牌提升并不能单单依靠企业来实现,而应该是一个国家整体的战略导向,多方施策、多元治理方能完成。德国、日本、韩国等国诸多品牌的崛起都曾依靠政府的大力支持。
唐晓芬建议建立国家形象与品牌战略委员会,整合国家政府、行业、企业、社会团体等多方力量,形成一个成体系的国家品牌推广和提升机构。韩国政府在2009年成立了由总统直接管辖的“国家品牌委员会”,其主要任务是推动国家品牌战略,帮助企业开发全球性自主品牌。
“但国家对品牌的培育提升,不应简单理解为打打广告、搞搞评比。”她说,《行动计划》针对制约我国品牌发展的系列成因,从增强动力、优化环境、培育优势、夯实基础等多个角度进行了政策设计,构成了一个体系。如果能认真落实,不断提升,中国品牌发展会迎来一个新的高度。
提品质,给民众更多选择更多获得感
品牌的基础是质量,《行动计划》提出要提高民众对中国质量的“获得感”,并“点名”提出以空气净化器、电饭煲、智能马桶盖、智能手机、厨具等为重点,组织实施消费品质量提升工程,增品种、提品质。“一下就引起了百姓的共鸣,摆脱了以往政策文件的‘高冷’,直入民心。”唐晓芬说。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