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取质量“金牌”的成功之道——荣获首届“青海省质量奖”的三家企业启示录
经省质量奖评审专家委员会两个多月的评定审核,省质检局核报省人民政府决定,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西宁特殊钢股份有限公司、青海送变电工程公司三家企业荣获首届青海省质量奖。
在全省上万家企业中,为何这三家企业能够脱颖而出,夺取质量金牌?探索他们的成功之道,从中找出有规律性的东西,不仅对全省企业乃至行业的质量工作有着一定的启示和推动作用,而且对我省经济发展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产品质量的关键是制度和管理,核心是人
产品质量的好坏是一个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如何抓好质量,使企业能够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是所有企业面临的首要问题。从获得政府质量奖的三家企业经验中,可以看出这样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注重制度的完善和管理的细化:西宁特殊钢股份有限公司按照“严格过程控制,持续质量改进,服务超越希望”的质量方针,以提质、节能、降本、增效的总体经营理念,对全公司从原料到最终产品69项质量特性值管理指标,进行全过程动态管理,在各个生产环节中参照国际国内同行业最高指标,结合自身实际,打造以“对标、赶标、超标”的对标文化,实现高质量、低成本、高效益;打造以“标准化作业,零缺陷生产”的质量文化,从原材料、设备、工艺操作规程、能源管理等方面实现标准化,以每道工序产品的“零缺陷”保证最终产品的“无缺陷”;打造以“定位准、研发快、档次高”为特色的品牌文化,制定主导产品的品牌战略,逐级分解到各个工序、各个岗位,确保品牌产品的质量。
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在质量管理中,把握质量工作的着力点,从“实”加强质量基础,从“严”加强质量管理,从“优”实施品牌战略,从“细”落实质量责任,使公司主导产品“盐桥牌”氯化钾十多年来被列为国家免检产品。
青海送变电工程公司作为一个电力施工企业,对每一个施工工程严格按照ISO9000质量认证体系标准,将“零缺陷”质量管理理念贯穿到施工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建立和执行质量追究制度,强化质量事前事中的监督控制,做到防患于未然。18年来,在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先后施工400多项工程,优良率达到100%。
记者在采访中看到,三家企业在质量管理中,都有这样一种理念,即企业质量文化建设,其实质是人的建设,因为人是生产力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企业的任何生产经营活动都需要人来完成。因此,三家企业都注重倡导员工以主人翁姿态,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参与企业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
基于这种理念,三家企业根据自身的特点,将质量工作中人的核心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以“责任、奉献、自信”为核心价值观,提倡员工“用信念支持精神,用毅力实现梦想;用勤劳改变命运,用智慧化解危机;用激情挑战自我,用责任体现价值;用习惯修炼情操,用文化充实生活;用汗水创造奇迹,用行动证明一切的十用”精神,最大限度的发挥人的工作热情和聪明才智。
青海送变电工程公司用“生命有限,智慧无穷”的理念,来开发人的潜能,让员工充分释放潜藏能量,提高员工的创新能力。
西宁特殊钢股份有限公司努力营造“居安思危,富有激情”的企业氛围,倡导“高效沟通,快速响应”的管理风格,培育“忠诚、奉献、和谐、共赢”的队伍风气,将“愈压愈刚,愈困愈奋”的企业精神贯穿于质量管理的全过程,使青藏高原的“钢铁旗舰”在风雨中破浪前行。
正是有了这样的管理,这样的人,三家企业在数年间无论面对怎样的艰难险阻,都能够始终充满生机与活力,持之以恒地把质量工作不断推向新的层次和新的水平。
装备优化和科技创新是提高产品质量的两翼,共同发力才能展翅高飞
西宁特殊钢股份有限公司品质保障部部长崔岩说,"要提高产品质量,没有'精兵'不行,没有'好武器'也不行,西钢产品质量的逐步升级,就是在不断淘汰落后产能、优化装备的前提下实现的。"事实也是如此,这个有着50年历史的国有大型钢铁企业,经历过三次由"死"到"生"的考验。每次转危为安,都是优化装备的结果。2001年,全国钢铁市场萎缩,企业建厂初期的装备生产出的产品不能适应市场需求,企业濒临破产的边缘。在此情况下,西钢咬紧牙关,几乎更新了建厂初期的全部设备,使企业度过了难关。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又使西钢陷入了"冰河岁月",更新的装备无法跟上钢铁产业的发展步伐,西钢又一次完成装备升级。2013年至今,中国钢铁产能严重过剩,市场竞争更加激烈,西钢又面临第三次转型升级,在淘汰落后工艺、落后装备及高耗能、低效率、产能设备的同时,加大工艺装备的升级换代步伐,引进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工艺装备,使企业的生产效率、产品品质全面提升。
青海送变电工程公司也是如此,这个被全国同行业誉为"能征善战西北虎,青海高原一支花"的高原铁军,十多年来,不仅以吃苦耐劳、能打硬仗名扬华夏,而且在主要施工设备如特高压架线牵张设备、变电站六氟化硫绝缘气体回收装置和调试设备均达到国内外领先水平。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在资源综合利用方面,先后引进德国、美国、瑞士、荷兰、法国等国际一流生产工艺,对企业节能降耗、提高生产力和产品品质、增强企业竞争力起到十分显著的作用。在采访中记者感受最深的,是三家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对于提高产品质量的推动作用。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突破国外钾肥生产技术的封锁,实现了浮选法、冷结晶法、兑卤法、热熔法等多条工艺技术的产业化,钾肥生产规模从每年1万吨发展到每年260万吨,钾肥产品质量也从最初的只能生产90%的氯化钾到目前连读稳定生产98%氯化钾产品,从最初的单一粉状氯化钾产品发展到晶体氯化钾、大颗粒氯化钾、氢氧化钾、硝酸钾、碳酸钾等多种产品,无论是钾肥生产规模还是生产技术,都是我国钾肥生产的领跑者。
西宁特殊钢股份有限公司以产学研相结合为纽带,依据"高效、洁净、节能、清洁"特殊钢生产战略,开展工艺技术进步、高效能低成本洁净钢生产技术、高品质特殊钢生产技术集成等创新创效工作。2011至2013年期间,西钢承担了国家级、省部级各类产品开发及新工艺开发应用科研项目17项,新签订技术协议119项,获得研发专利14项。
青海送变电工程公司依托高电压等级电网建设、高海拔地区电网建设项目,努力提升公司科技管理水平,一批科技成果项目相继获得重大突破,先后获得省部级科学技术进步奖22项;省部级工法(指参与的行业标准制定)35项,其中国际级工法1项,授权专利11项(其中发明1项),QC成果77项,省部级及以上37项,形成了一整套具有高原地域特色的施工技术体系,使企业的工程质量、施工速度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装备的优化和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犹如插上了两支翅膀,使企业在提升质量的过程中展翅高飞。青海送变电工程公司在十多年的征战中,两项工程获得国家优质建设工程"鲁班奖",两项工程获得国家优质工程"金质奖",五项工程获得国家优质工程"银质奖"。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氯化钾产品成为青海第一个"中国名牌产品","盐桥牌"商标为中国驰名商标和中国最具竞争力的品牌。西宁特殊钢股份有限公司十多年来先后荣获国家级、省部级各类冶金奖项190余项。
诚信是无形资产,信誉是生产力
纵观三家企业的质量保证体系,记者明显感到他们的过人之处就在于将诚信贯穿于质量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将信誉变为生产力。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将一个中心(以客户为中心)两个关键点(销售和物流)作为服务质量的核心,强调围绕顾客需求进行品牌塑造、技术和营销的创新,有效避免了市场无序竞争对公司的冲击,保证了公司和顾客、经销商、供应商的"正和博弈"。
西宁特殊钢股份有限公司对核心客户、重点客户、优秀客户进行分层次、分重点的跟踪服务,对用户提出的质量疑义,一个工作日内给予回复,三个工作日内到现场核实,超越客户的需求与期望,有效地提高了企业的信誉度。
青海送变电工程公司在多年的实践中,始终坚持以信为本,操守为重,内诚与心,外信与人。在企业内部管理中制定质量诚信规范,开展质量诚信教育,落实质量诚信责任,形成质量诚信绩效评价和奖惩机制,有效提高了职工的诚信意识。在外部合同履约中,重点是对项目手续开工、竣工时间、质量目标、工程价款、变更登记等事项进行检查,确保了合同的履约率。五年来,公司的合同履约率均为100%,提高了企业的社会信誉。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他们把创建精品工程作为对客户的一项重要承诺,在工程施工中,突出"至诚、至精、更优、更新"的质量要求,不断推动建筑工程的精品化,不仅赢得了社会信誉,而且为公司的发展赢得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例如2010年,在我国第一条同塔双回特高压线路工程(淮南至上海)的投标中,公司中了一个标段,由于工程干得漂亮,在全国电网建设行业中树起了丰碑。因此,在2011--2013年我国第二、第三条特高压线路工程的投标中,又中了两个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