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南创新全国高寒干旱地区治沙模式 实现“沙逼人退”到“绿进沙退”大扭转

22.01.2018  13:00

        贵南县是我省沙漠化土地分布较广、沙化危害比较严重的地区之一,也是全国防沙治沙的重点示范县之一。在省委“四个转变”的指导下,贵南县坚持“生态立县、生态兴县”的发展战略不动摇,截至目前,共治理沙漠化面积98000公顷,森林覆盖率由1996年前的2.6%提高到现在的14.94%,成为我国高寒干旱高原地区的治沙典范。

        曾经翻开青海地图,在绿意环绕的龙羊峡库区两侧,大地上分布着零散的黄色块状,这便是多年受风沙侵袭的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南县木格滩沙漠化土地。在木格滩沙漠向东南延伸的最前沿,有一条绵延十多公里的流动沙丘,当地人形象地称为“黄沙头”。

        护林员周本加的屋后便是木格滩, “以前路过木格滩,你会看到柏油马路上的簌簌流沙,那种场面让人恐惧。”就在周本加和众多农牧民下决心植树时,贵南县政府陆续启动退耕还林和三北、天保等林业工程。当年,贵南县首创的杨树深栽造林技术,使33公顷扦插的杨树成活率达到80%以上。

        为进一步推进防治荒漠化进程,科学保护和治理沙化土地,2015年至2017年,贵南县申报批复黄沙头和鲁仓两个国家级沙漠公园、茫曲国家级湿地公园和两个国家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并建成世界上最高海拔的荒漠化研究监测定位站。经过多年的保护治理,一些抗旱抗寒原生态的冰草、高山蒿草、早熟禾、懒草等野生植物再次遍布沙地,较好地遏制了黄河流域贵南段的水土流失,局部生态环境明显好转,实现了由“沙逼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大扭转,为推进生态生产生活良性循环发展起到典范作用。

        如今走进木格滩,映入眼帘的是成片的绿带。风沙少了,草原恢复了,原先搬到山里居住的牧民陆续回到老家木格滩定居了。牧民豆本加感叹,昔日黄沙漫天的木格滩有了红火的小集市,越来越热闹了。

        贵南县取得的成效,只是全省防沙治沙的一个缩影。凭着战胜沙害的坚强信念和韧劲,一茬接一茬的人在不断奋斗,我省防沙治沙工作取得较好成效,总体上实现了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从扩展至缩减的历史性转变。2017年,我省在各大工程区内完成造林13万多公顷,建设完成贵南、茫崖2个国家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共和、贵南、都兰、格尔木和海晏县5 个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启动实施总投资1.75亿元的青海湖、扎陵湖、鄂陵湖湿地保护和恢复治理工程,增绿增水效果明显,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贵南实现由“沙逼人退”到“绿进沙退”大扭转
       贵南县创新高寒干旱地区的治沙模式,实现了由“沙逼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大扭转和重大历史性转变。近20多年来该县累计投资12多亿元,共治理沙漠化面积147万亩,全县森林覆盖率由1996年前的2.林业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