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侗族山村大学生再议与总理的对话
图为蒲洞村部分大学生展示与总理合影的相片。中新社发 贺俊怡 摄
图为蒲洞村民在观看相片。 中新社发 贺俊怡 摄
中新社黎平2月15日电 题:贵州侗族山村大学生再议与总理的对话
中新社记者 张伟
“没有想到能在家看见总理,太激动了!”24岁的大学毕业生吴振帮说,总理和他一家围坐在地火炉边,嘘寒问暖,对他准备回村创业表示赞赏,鼓励他要脚踏实地,拿出当代大学生的干劲和闯劲来。
春节前夕,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走进贵州省黎平县大山深处的侗寨——蒲洞村。访贫问苦后,总理与27名返乡过年大学生和毕业生在侗家鼓楼围坐交流,询问大家学业、就业有何困难。
蒲洞村唯一一位在读女研究生吴远霞回忆说,总理与在座的大学生一一握手问好。“当时好激动,特别是跟总理握手!”至今仍激动地吴远霞告诉中新社记者,“以前都是在电视上见到他,现在面对面地跟总理接触,感觉特别亲切。”
总理亲切的笑容让很多在座的大学生慢慢放松了下来,多名大学生一一回答了总理提的“大学生活怎么样?”、“家里经济条件怎么样?”等问题。
在上海读完本科,又回到贵州大学读研究生的吴远霞坐在总理身旁,当总理问起她打算时,“要回馈家乡!”吴远霞的答案斩钉截铁,这也引起了在座大学生的共鸣。
蒲洞村是国家一类贫困村,位于贵州省黎平县西南角,距县城有近一个小时的车程,四周被群山环绕。进村只有一条通道便是2012年才开通的一条水泥路,这条路一边是峭壁,一边是深崖,急转弯一个接一个,狭窄的道路只容车辆单向通行。
村支书杨昌发告诉中新社记者:“这是一个侗族村寨,寨子里现有2046人,全部都是侗族人,是国家级一类贫困村。”蒲洞村贫困人口比例超过43%,年人均纯收入只有2160元人民币。
虽是贫困村,但蒲洞村秉承了贵州省坚持的“再穷不能穷教育”的方针。据统计,蒲洞村已有毕业大学生、在读大学生90余人,其中不乏有名牌大学、出国留学的高材生。
吴远霞兄妹三人都是大学生,而这也是母亲林永和的骄傲。因长期在外打工,劳累过度的林永和,不到50岁已是双鬓已花白,“不后悔!”林永和告诉中新社记者:“我就想着靠子女来改造这个贫困村,所以让孩子坚持读书。”
杨昌发说:“我们都在向她学习,因为地方穷了需要文化带动,我们村的经济才会有发展。”
21岁在贵阳学院读书的林世通告诉记者:“我的梦想也是把我家乡建设好!”而他和小伙伴们都特别认可吴远霞与总理的对话。
吴远霞说总理谈话间多次提到教育公平和区域协同发展的问题。“总理说,国务院要研究为此专门出台新政策。”吴远霞眼里充满期待。(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