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物细无声——贵德县河西寄宿制学校美育教育新闻综述

15.12.2015  09:31

  青海新闻网讯

  贵德县河西寄宿制学校坐落于河西镇下马家村,始建于1957年9月。海南藏族自治州委、州政府着眼于地区教育的长远发展,2011年8月,在原河西中学基础上合并本地区18所中小学,改扩建成河西寄校。这些年,在贵德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学校教学资源得到了极大地优化。眼下,河西寄校在贵德县教育局的决策下,全面加强和改进美育工作,提高学生审美与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目前,河西寄校已成为贵德县三河地区普通学校中规模最大的九年一贯寄宿制学校。

  山清水秀,风光优美,柳暗花明,鸟语花香,温暖的校园,令人流连的地方。窗明几净,书籍芬芳,这里是雏鹰起飞的高地,这里是船儿启航的码头,这里是梦想起飞的舞台。这就是发展中的贵德县河西寄宿制学校。

  当我们走进河西寄校,感受到的是浓浓的文化氛围,看到的是孩子们天真烂漫的笑容,听到的是学生们自信的笑声。他们在这所美丽的校园中快乐学习,健康成长,综合素质全面提升发展。

  未来社会需要精神健全、个性丰富具有开拓进取精神的创造性人才。美育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河西寄校在以学校党总支书记、校长思希廷深知这一工作的重要性。

  在这一工作思路下,河西寄校校委会,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的要求,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美育全过程,根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厚土壤,汲取人类文明优秀成果,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育深厚的民族情感、激发想象力和创新意识、拥有开阔的眼光和宽广的胸怀,培养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宗旨,现已形成“一校多品”的局面。

  【潜能开发美育课程丰富多彩】

  学校根据学生学习兴趣和个人爱好,花费大量人力和物力。除正常开足开齐的音乐、舞蹈、美术、书法、欣赏课外,根据学校自身优势和特点,开发了具有民族、地域特色的藏语口语和藏语语言兴趣班。注重潜能发展,为学生融入社会、创业就业和健康快乐生活而奠定基础,开设了钢琴、小提琴、二胡、手风琴、笛子、竖笛、电子琴、长号、小号、圆号、大号、萨克斯、黑管、合唱等学习兴趣小组,并组建了师生管乐队。

  每天中午时刻,校园中你可以看到不同的兴趣小组,同学之间用音乐和歌声架起了沟通的桥梁,其乐融融。

  【每周一歌经典歌曲铭记历史】

  在本学期,学校为了让全校师生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奋斗实现“中国梦”、珍爱和平、开创未来,学校安排布置音乐老师和各年级班主任选定20首红色经典歌曲,在每天下午上课前集体齐唱每周固定选唱的歌曲。“每周一歌”,让学生充满了学习的激情和动力,从小就在内心深处埋下了为祖国奉献的种子。这个种子会慢慢发芽,长成参天大树。

  【一笔好字传承经典健康成长】

  为了让学生从小培养“爱祖国、爱家乡、爱学校”教育。本学期学校从三年级开始,给三、四、五年级同学购买了描红、临帖等,在每周二、四的课外活动时间,在古典音乐古筝的伴奏音中,在当日值班教师或班主任的监督指导下进行硬笔书法练习。用他们自己的方式去发现美、创造美,使学生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读书活动努力打造书香校园】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秉承这种教育思想,学校始终把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做事”作为素质教育的抓手。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前提下,以充分发挥学校图书资料的优势,不断改善学生的课余读书条件为突破口,努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余读书活动,不断扩充、汲取有用的知识,开拓视野,为未来发展奠基。学校在加强读书活动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提供良好的阅读平台的同时,高瞻远瞩,高屋建瓴地引领着学校读书活动向着学生未来发展方向挺进。经过近几年的不懈努力,全校的读书活动洋溢着浓浓的校园文化气氛。坚持每天一小时,积少成多,聚沙成塔。当前,全校师生利用午休、放学后、节假日等点滴时间读书的现象蔚然成风,“书香校园”已见雏形。

  【弘扬传统净化心灵礼貌诚信】

  以《弟子规》为主要内容,分年级、分层次的教育实践活动,用传统中国文化的精神,对校园、家庭、社会产生潜移默化,净化心灵、熏陶品质的作用。使师生初步形成文明行为习惯,提高师生的文明素养,成为具有一定修养的文明人。学生全面普及,从思想品质、行为规范、科学文化各方面,全面提升师生的综合素质。

  【一门乐器提升素养德艺双馨】

  学校充分调动体音美组教师工作积极性,鼓励教师参与美育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支持教师合作开发开设美育课程,倡导跨学科合作,坚持德艺双馨,着力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努力造就具有文化底蕴,专业扎实的未来艺术人才。

  【结对子、种文化提升学生专业水平】

  学校重视文化艺术人才的培养,每学年邀请省上文化馆艺术专业教师和县上关工委社会艺术教育专业人才,到学校担任兼职艺术教师,进行指导和合作。实施“一对一、面对面”辅导,大大提升了学生专业水平。对于孩子们来说,这将让他们受益终身。

  【文化基因润物细无声】

  平常,学校充分利用广播、交互式白板、教室、走廊、宣传栏、雕像、广场地皮等,营造了格调高雅、富有美感、充满朝气的校园文化环境,以美感人,以景育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弟子规、百家姓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通过校园文化环境融入学生心田,引导学生发现自然之美、生活之美、心灵之美。

  【民族团结手拉手、一家亲】

  河西寄校是由汉、藏、回、蒙等不同民族学生组成的一个大家庭。通过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校创建活动,进一步促进民族团结,实现共同进步。广泛开展民族政策的宣传教育,以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宗教观和有关法律法规为主要内容,积极开展宣传教育活动,不断提高广大教职工对新时期、新阶段民族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切实把民族团结教育月各项活动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结合起来,学校另外结合课外活动大课间兴趣班开设了三、四、五年级藏语口语班和六、七、八年级藏语语言班,把维护民族团结的思想渗透到每位教师和学生心中,努力营造和谐育人的氛围。

  【美育考评助推学校全面发展】

  学校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和全体师生的努力下,教育教学质量稳步上升,多次受到了上级政府部门的表彰奖励。目前,河西寄校有州、县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共37人,其中省级骨干教师2人,县级学科带头人2人,县级骨干教师33人。先后获得国家级“科普基地示范学校”、省级“防震减灾科普教育示范学校”、省级“中小学生群舞优秀组织奖”、州级青藏高原“工人先锋号”、县级“优秀家长学校”、县级工会工作“先进集体”、全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暨平安建设工作“先进集体”、全县“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县级“文明交通安全学校”等团体荣誉称号。

  河西寄校将美育贯穿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各方面,渗透在各个学科之中。挖掘不同学科所蕴涵的丰富美育资源,充分发挥语文、历史等人文学科的美育功能,深入挖掘数学、物理等自然学科中的美育价值。发挥各个学科教师的优势,围绕美育目标,形成课堂教学、课外活动、校园文化的育人合力。

  学校党总支书记、校长思希廷说:“从今年起,将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后期不断将美育资源配置逐步优化,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最终,初步形成大中小幼美育相互衔接、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相互结合、普及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促进、学校美育和社会家庭美育相互联系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美育体系。”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是河西寄校美育教育的发展思路。德育,要精心设计,精心施工,德育要做精品。任何事情做到精品的程度,它的教育性就显示出来了。教育虽无痕,却有着惊人的力量;润物虽无声,但能“于无声处听惊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