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收益是精准脱贫的春风

22.04.2016  04:06

  据报道,根据“八个一批”贫困户调查核准结果,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乌兰县共有131户296名贫困户需要以资产收益的方式脱贫。针对这一现状,乌兰县积极探索资产收益脱贫的新路子。依托县投资公司,整合资金,投入设施农牧业、特色养殖、乡村旅游、光伏建设等项目;将扶贫资金通过量化折股的方式配置给贫困户,入股参加农林牧业龙头企业、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牧场或互助资金组织等,带动贫困户增收;通过产业扶贫项目,在县域和中心城镇异地购买或者建设商铺店面,以房租等方式增加贫困户收益,为没有劳动力和产业脱贫能力的贫困户提供一份稳定收入。

  可以看出,乌兰县探索以产业为平台,将扶贫资金、贫困群众自有资源等资产化,由经济实体以市场化的方式经营,有效整合财政资金以及村集体和农户手中分散的土地、资金、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促使各类资本要素流动起来,值得肯定。

  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探索资产收益脱贫,改变过去点对点的扶贫模式,将贫困户从狭隘的生产空间、生存空间和发展空间中解放出来,不仅能“兜”稳群众的收入,还能“兜”稳民心。

  我们可探索结合发展特色扶贫产业,在不改变用途的情况下,将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和其他涉农资金投入设施农牧业、特色养殖、乡村旅游、光伏建设等项目形成的资产,具备条件的可折股量化给贫困村和贫困户,尤其是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可探索将扶贫资金通过量化折股的方式配置给贫困户,入股生产经营组织;支持农牧民合作社和其他经营主体通过土地草场等托管、牲畜托养和吸收农牧民土地、草场经营权入股等方式带动贫困户增收;贫困地区水电、矿产资源开发,赋予土地被占用的村集体股权,让贫困人口分享资源开发收益。

  资产收益脱贫,对农户而言,可以从传统生产方式中解放出来,既能按照持有股份获得稳定的股份收益,由旁观者变为参与者,增强主人翁意识,又可以通过从事务工经营获得工资收入;对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而言,可以在不增加成本的情况下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实现利润最大化,进而实现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