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助学公益活动 好心人资助11名贫困学生

15.05.2014  14:37

  青海新闻网讯 5月13日,西海都市报“爱心助学”公益活动第二站启动,湟中县23名贫困学生受到众多爱心市民关注。当日,记者接到30多个电话,咨询和关心贫困学生近况,其中大部分为普通市民,目前已确定资助11名贫困学生。如您愿意加入本报“爱心助学”公益活动的行列中,请拨打本报96369新闻热线或18609711695,与我们联系。

  “我想资助一个孩子,该如何申请呢?”“资助一个孩子,一个月要花多少钱呢?”打来电话的市民表示,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关心和帮助贫困学生。

  “我的女儿和李家山学校六年级的李鹏同岁,我想资助他。”在电话中,爱心市民晁女士告诉记者,看到本报刊登的资助贫困学生的消息后,她立马想到了她的女儿。“我的女儿生活在温室中太幸福了,我想带着女儿去看望李鹏,一方面资助李鹏,一方面教育女儿,让他们成为好朋友,互相帮助,互相学习。”晁女士说。

  “我想资助杨启娟。”第五人民医院医生邱女士在电话中明确表示。芦女士则一口气资助了两名贫困学生。长期资助贫困学生的杨先生又多了一位资助对象——多巴中学的李启福。来自福建的林先生刚到西宁,去朋友家做客看到了本报报道后,打来电话说,他也想资助一名贫困学生,如果将来孩子能去福建上大学,他愿意继续资助下去。

  除爱心市民外,也有爱心企业与本报联系,表示愿意与本报合作,支持本报接下来的其他公益活动,携手献力公益事业。目前,已有11名贫困学生找到了资助人,他们分别为1号宋发萍、2号杨启娟、4号高国菊、5号李鹏、10号严曾平、11号白燕、17号陈文辉、18号曾浩青、19号李启福、21号阿延惠和22号何生丹。

  这是一项长期资助,不仅需要爱心,还需要耐心,具体资助内容则根据贫困学生家庭情况,具体需要双方商议而定。一旦资助人确定资助对象后,本报将与资助人签订资助协议,确立资助关系。协议由湟中县教育局保管,接受其监管,以便日后跟踪和回访资助情况,实实在在地帮助贫困学生安心完成学业,让爱持续下去。

  如您也愿意加入本报“爱心助学”公益活动的行列中,在贫困学生就读期间给予他们学习上(含学习用品、学费、生活费用等)的资助,请拨打本报96369新闻热线或18609711695,与我们联系。(作者:彭娜)

  ◇相关新闻

  草根公益团队为贫困生捐资9900元

  5月13日,本报“爱心助学”公益活动第二站启动,《湟中23名贫困学生等您资助》一文刊登后,一民间草根公益团队为贫困学生捐资9900元,帮助孩子们完成学业。捐助仪式在湟中县多巴镇拉沙学校举行,助学金分为400元至800元五个档,按学生家庭贫困情况分配。贫困学生中两名是寄宿制学生、一名是留守儿童,助学金交由班主任管理,其他孩子的助学金都交给了家长。“感谢都市报,感谢这些爱心人士,我们一定会让孩子用好成绩报答你们。”一位姓常的学生家长拿着助学金,激动得不知说什么好。这笔爱心款项是青海爱心公益团队的129名成员和团队通过QQ群等方式联系爱心企业自愿捐款所得。“之前,就关注过湟中县乡村教育,正好通过西海都市报的这次助学公益活动,我们自发组织了这次捐赠。我们的公益团队正在不断壮大,将来我们还希望和都市报一起承担起社会责任,为贫困学生架起希望的桥梁。”青海爱心公益团队管理员那兰说。 (作者:莫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