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一条海东特色城市发展的路子
6月21日,2016青海·海东城市发展论坛举行。此次论坛正值青洽会举办期间,海东审时度势,借助洽谈会重大影响力,通过构筑开放平台,宣传海东城市及园区规划建设经验,展示发展成就,推介开发项目,凝聚发展共识,形成新常态下的城市发展思路。
海东是青海省开发较早、文化历史悠久的城市。近几年来,海东各级政府和各族人民不断开拓创新、奋力前行,城市面貌和发展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在昔日荒滩之上,迅速崛起了一座座充满生机活力新城。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海东的城市发展,无论是规模还是质量,都落后于其他省内外地区,与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和海东人民的期望还有很大差距。因此,转变城市发展方式,完善城市治理体系,提高城市治理能力,着力解决城市病等问题,已成为当务之急。
此次论坛带着问题导向,为海东城市建设搭建顶层设计,针对发展中的“城市病”对症下药,开出各类“药方”。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汇集各方参与海东发展的智慧和行动,探索出一条具有海东特色的城市发展道路。
海东市委书记于丛乐提出,海东城市发展要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提高全市上下对海东建设创新城市、绿色城市、智慧城市、生态城市、森林城市、海绵城市重要性的认识,推动海东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快海东特色新型城镇化建设步伐。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海东城市建设应坚持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用高起点规划、高水平设计、高标准建设的理念,建设新海东,确保建设成果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同时,还应在城镇、农村大力扶持光伏发电应用,将城市的新能源应用和绿色、生态建设与新型城镇化相结合。
基础设施是城镇化建设中的重要支撑。海东在加大中心城区建设的同时,应全力推进旧城区、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对基础设施配套相对齐全的老旧小区实行更新改造,对城中村及基础设施相对落后的地段结合城市棚户区改造和商业开发进行分类指导、有序推进,实施老旧道路、地下管廊改造等工作,进一步提升城镇综合承载能力。
海东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还应摒弃以往“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模式,秉承“产城融合、产城一体”的发展思路,积极推进交通清洁化、城乡绿色化、主要污染物减量化、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利用规模化等节能减排“四大工程”。
目前,海东已成功入选全国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城市、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城市、全国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城市。
海东的实践经验表明,城市低碳化的发展模式是一个崭新的未来,能够为城市的发展带来新的经济增长动力、更高能源利用效率、更多就业岗位等多重红利。
除此之外,在城市发展进程中,海东应从人的需求出发,把解决人的问题放在城市发展的首位,以城市化建设的实效来满足人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做到一张蓝图绘到底,使城市竞争力不断提升,让海东这座城市变得更加宜居更有活力,让人民群众的生活更加满意更加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