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杨永磊 走近"青海高原工匠"
青海新闻网讯(本网记者 樊永涛 摄影报道)这是一个关于“青海高原工匠”的故事。
……
青海油田格尔木炼油厂有这样一个殊荣——青藏高原的能源供给站。
2015年,格尔木炼油厂原油加工量首次突破150万吨,为青藏地区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2018年5月,格尔木炼油厂年15万吨航煤加氢装置一次投产成功,生产出合格产品,结束青藏高原无航煤生产的历史;
2018年9月,格尔木炼油厂生产的原油均达国IV(‘国六’)标准,填补了青藏高原生产“国六”原油的空白。
作为国内目前唯一的高原炼油厂,这一项项的喜人消息,离不开依靠科技创效益,也离不开找准差距补短板,更离不开像杨永磊这样的高原“工匠”的坚守和点滴付出。
杨永磊是格尔木炼油厂一名焊工。这个焊工可有诸多头衔,全国“五一”劳动奖章,青海省优秀专家,中国石油集团公司技能专家,青海省劳模职工工作室领衔人,2018年12月,杨永磊更是获得“青海高原工匠”这一殊荣,这都是他工作27年来,无悔奉献脚踏实地干出来的。
杨永磊
回忆起那次焊接经历,那种“夹缝求生”般的感觉杨永磊依然历历在目。
故事要从2018年9月5日说起,那天杨永磊临“危”受命,要对一开裂管道进行焊接修复,为了保证下一周期安稳长满优连续运行,同时正好是格尔木炼油厂装置大检修进入尾声的关键时刻,这次焊接无疑是最佳机会。
“过去两年的运行周期里,部分管道发生泄漏都和那条裂纹有关。焊接地点又是一个极狭窄而又刁钻的位置,就是我在这头,而透过缝隙,却看不到你在那头。”杨永磊介绍。
此前,面临焊接质量要求高、位置刁钻、作业空间很小、操作难度极大、时间紧张等诸多挑战,负责催化裂化装置检修任务的施工队伍曾先后三次进行处理,均无功而返。熟悉的地方,杨永磊来到这里,眼前是排列紧密的管束内管,完全没有操作的点滴空间,而要想高效完成焊接作业必须靠近管束缝隙。
一次、两次、三次……七次,杨永磊一次一次的尝试,缝隙太小无法保持稳定的焊接姿势,连站立在里面都难以左右晃动,蹲、坐更是无法办到。 “这样绝对不行!”杨永磊的作业一时陷入困境,一年前12小时苦战,处理这个棘手漏点的场景,在杨永磊的记忆里挥之不去,“不能放弃,这次一定要解决这个问题!”杨永磊不停地研究、探讨、琢磨,最终决定寻找空间较大的缝隙进行再次尝试,对他而言这无疑又是一次“冒险”之旅。
杨永磊穿戴好安全防护用品,上身紧贴中心管和背后两管,双腿盘与中心管,放在中心管与邻管之间的缝隙,然后抱着中心管向下滑,最终坐到视线好、焊接角度合适的位置。这里,焊接飞溅的火花会掉落腿部;这里,冰凉管道的温度在与肢体亲密接触;这里,管束间的缝隙让呼吸也变得艰难起来……但尽管如此,40分钟后,第一道裂缝修复顺利完成。紧接着,开始挑战第二道裂缝,这个位置更狭窄、视线更差,经过再次研究与尝试,最终功夫不负有心人,成功完成了焊接。
3天的坚守与奋战,虽筋疲力尽,看着完美的焊缝,杨永磊欣慰的笑了。历经40余天设备“体检”后,炼化装置以新的姿态迎接下一周期的运行,而杨永磊完成的焊接作业,更像是一剂“疫苗”,让催化装置拥有了更强健的“体魄”。
杨永磊深知一人强,不是强,抱团取暖,合作共赢的道理。2012年4月“杨永磊职工技术创新工作室”成立,这为杨永磊更好的开展技术创新搭建了更加广阔的平台,也为一线生产工争相学习的前沿阵地,参观浏览的明星示范点,借助这一平台杨永磊不断创新的同时,还琢磨“带动创新”的方法和技巧。
工作中的杨永磊
“你来看看,这个特种材的焊接工艺是不是完美?”“这个沉降器属于特殊部位,质量管控要严上加严……”在工作室,杨永磊和团队总是在为检修的工艺技改、质量监督、焊接程序奔波、思考、改进。为了带动创新,他与各岗位员工都能打成一片,每次干活之余总不忘和他们说说创新,谈谈项目,听听他们的心声,探讨创新思路和方法,去寻找带动的难点。
不仅如此,工作室还与生产运行车间签订合作协议,以带动广大职工加强技术学习,解决更多的生产难题。杨永磊说:“之前与一线生产工人合作完成的‘压力表安全操作构件’和‘过滤器(阻火器)在线清理装置’两个项目,已成功投入应用,目前来看很好的解决了压力表冻坏、过滤器(阻火器)人工清理劳动强度大的实际问题,成效非常明显。”
的确,一线生产工人作为与装置设备“亲密接触”机会最多的人,往往特别了解它们的脾气秉性,哪些设备在寒冬容易“生病”,哪些设施需要特殊护理,他们心里一清二楚。但在将这些日常细节进行整理、分析,进而孕育成技术项目的“雏形”方面,存在理论和实践上的一些困难。如何在看透问题的同时,通过技术创新解决问题,成为许多岗位职工技术创新路上的“绊脚石”。
而“杨永磊工作室”作为炼油厂技术创新的前沿阵地,近年来也在带动创新方面狠下功夫,从自主研发的《操作岗位创新作用、思路与方法》课件到工作室逐年吸收新生力量,工作室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队伍不断壮大,技术项目不断增多,越来越多的一线生产工人了解创新、参与创新。
“这些还远远不够,我们要主动作为,在带动创新上让越来越多的岗位职工参与进来,引导更多职工踏上创新之路。”杨永磊说。从2018年1月,工作室就积极行动起来,与生产车间“合作签约”。活动得到了各单位的广泛支持,更得到了一线生产工人积极响应。于是,从技师、技术管理人员到岗位员工,结合日常工作节能降耗、装置运行等方面,提想法,想点子,所以才有了“压力表安全操作构件”和“过滤器(阻火器)在线清理装置”等的成功推广。
以“工匠”精神引导更多职工踏上创新之路,这是“杨永磊工作室”不变的梦想与初衷。而工作室也逐渐成为传承劳模精神、创新精神的“好平台”。
杨永磊职工技术创新工作室成员
丰硕的创新成果包含有多少辛勤耕耘。杨永磊热爱焊接,喜欢创新,敢于实践,也非常了解炼油化工装置各类材质,遇到焊接难题细心翻阅相关资料,根据情况选择合理的焊接工艺,尽最大能力攻克各种难题。从业以来,杨永磊编写的《劳模创新工作室创建与运作范例》书籍由中国工人出版社出版,市场销售量3600册;研发的23项技术取得国家专利证书(包括5项发明型专利),9项创新成果不断推广应用,且获得很好的实际效果;撰写的20篇技术论文发表于国家期刊;针对航煤等装置建设、检修焊接质量问题,提供了专项质量管控方案,使焊接一次性合格率达到97.5%左右;先后参加省部各类活动及技能培训班,带领的劳模(职工)工作室研发成果投用以后获得经济效益1000万元以上……
“作为一名党员,要充分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作为操作岗位技术创新带头人,要想尽一切办法带动创新。”这是杨永磊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每次工作之余,他都忘不了和同事们说说创新,谈谈项目,探讨创新思路和方法,寻找带动的难点。“其实,并不是大家没有创新能力,更不是大家没有创新项目,而是,很多人只干不去总结;也有的是有想法却不知道从何下手。”
说到做到,杨永磊结合炼化装置检维修的生产特点,总结几年来技术创新的做法和技巧,编写《操作岗位技术创新作用、思路与方法》,这一课件共计两万三千多字。编写的时候没有找到任何参考资料,全靠自己一个字一个字的写,一个词一个词的往上填,一句话一句话的衔接组织,对我来说难度极大,多次放弃又拿起。白天上班工作忙,只有晚上才能静下心来写,几乎每天熬到大半夜,就这样经过十个多月的努力终于完成初稿。
“格木炼油厂现在共有19套炼化装置,可以说,这19套装置,上到60米高的塔顶,下至3米深的污水井,都留下我辛勤劳动过的足迹。”杨永磊说。一滴水中见人生,他觉得自己的价值取向是正确的,自己的职业是崇高的。虽然经常劳累过度,但能为自己所热爱和追求的事业默默奉献,再苦再累他也心甘情愿。
或许这就是“工匠”精神,虽然默默无闻,但只要能把对事业的情、对岗位的爱、奉献给党的事业,只要能够使自己事业蒸蒸日上,充满活力,就是他们最大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