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两千公里的医疗救助

28.04.2016  19:21

  青海新闻网讯  康卓永吉、才培、才乍卓尕、才保……这些孩子都是玉树藏族自治州治多县和青海省人民医院医疗精准扶贫项目中,转到南京鼓楼医院得以治愈的。回到故乡,孩子们依旧留恋在南京的种种,治疗虽是痛苦的,但是留下的回忆无比美好。孩子们的坚强和乐观感染着全体医务人员,跨越两千公里的距离,治多县和南京市鼓楼医院搭起了友谊的桥梁。

  在南京鼓楼医院,12岁的公保东周充当着翻译和宣传员的工作,他早已忘记自己也是个小病号,要接受多项治疗。“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和其他同学一样打篮球。”在病房中,公保和他同龄的成松已经成了好朋友,他们俩约定等病看好了,一起去打篮球。

  两个孩子都是重度脊柱畸形患者。考虑到本省医疗条件有限,省人民医院经过多方努力邀请到南京鼓楼医院骨科的两位专家来西宁会诊,会诊结束后,钱邦平教授说:“我的心情很沉重,但幸运的是,首批患者将入住南京鼓楼医院脊柱外科,邱勇教授团队将为他们量身定制最优方案,重塑康巴汉子的粗狂豪迈,还原能歌善舞的风情,使他们享受美好生活。 ”

  4月初,国际脊柱学会中国区主席、南京鼓楼医院骨科行政主任邱勇教授来到省人民医院传经送宝,并为两名重度脊柱侧弯的患者成功实施手术,手术的成功实施也填补了我省脊柱专业的一项空白。

  诊治期间,每名患者可由1名家人陪护,患者及陪护的交通费、食宿费由县财政拨付专款,患者医疗费用采取新型合作医疗+医疗保险+民政大病救助+县财政全部兜底的模式。同时,面向全县招募10名志愿者,承担医患间的沟通翻译工作,由县政府财政按最低工资标准发放补助。

  首批孩子在南京得到了无微不至的关怀,两个月的治疗,孩子们和南京鼓楼医院的医护人员建立起了深厚感情,病愈康复后即将离别,孩子们依依不舍拥抱,医院叔叔阿姨的礼物,还有不断叮咛和嘱咐都定格在这难能可贵的两千公里的路程之中。